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顺帝南下肃清江淮引发军阀混战,朱元璋自称皇帝,国号大明,明军攻占大都,顺帝北逃,扩廓帖木儿与明军战,胜,又被明军偷袭

作者:妥欢帖睦尔

 

顺帝南下肃清江淮引发军阀混战,命皇太子讨伐扩廓帖木儿,秘密在高丽济州岛建造宫殿以逃难,朱元璋自称皇帝,国号大明,明军高歌猛进攻占大都,元朝在中原统治结束,北元开始
而后,顺帝又封扩廓帖木儿为河南王,南下肃清江淮,不料却引发了扩廓帖木儿与李思齐、张良弼等诸多军阀在河南、山西、陕西等地混战的局面。顺帝怀疑扩廓帖木儿有异志,命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总领天下兵马,开大抚军院,讨伐扩廓帖木儿。这场军阀混战一直持续到大都失守前夕,极大损耗了元朝的有生力量。顺帝虽昏庸,亦知国难当头,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秘密在高丽济州岛建造宫殿,以备将来逃难之用。 在元朝内乱的期间内,朱元璋坐大于南方,将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群雄次第削平,并在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发动“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北伐战争。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自称皇帝,国号大明,建元洪武。明军高歌猛进,势不可挡,到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闰七月时,元顺帝才与扩廓帖木儿和解,但为时已晚。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闰七月二十三日,明军抵达直沽,二十六日,知枢密院事卜颜帖木儿出大都迎战明军,被擒杀,太庙牌位也被收集好,在逃难时一起带走。二十七日,顺帝命淮王帖木儿不花监国,庆童为中书左丞相,自己则做好逃难的准备。二十八日,顺帝驾临大都清宁殿,召见众臣及三宫后妃与皇太子,正式宣布将逃往上都。知枢密院事哈剌章(脱脱之子)力谏不可,顺帝说:“也速已败,扩廓帖木儿远在太原,何援兵之可待也?”宦官赵伯颜不花跪地痛哭进谏说:“天下者,世祖之天下,陛下当以死守,奈何弃之!臣等愿率军民及诸怯薛歹出城拒战,愿陛下固守京城!”顺帝叹息说:“今日岂可复作徽、钦!”到了这天夜里,大都健德门开,顺帝与皇太子、后妃及一百多名大臣出奔上都。顺帝一路上如惊弓之鸟,连山峰塌方都以为是明军到来。八月十五日,顺帝一行终于抵达上都,此前大都已经在八月二日被明军攻占,监国淮王帖木儿不花等殉国。元朝在中原统治结束,北元开始。

 

顺帝北逃,到上都后颇有重新振作的姿态,扩廓帖木儿不负众望,与明军打了一个漂亮的胜仗,被封为齐王,明军趁机偷袭,大败之,顺帝因痢疾驾崩,明太祖朱元璋给予其“顺帝”的尊号
顺帝在北逃时感慨道:“朕不出京师,安知外事如此!”到上都后又“昼夜焦劳,召见省臣或至夜分”“召见群臣,询恢复之计”,颇有重新振作的姿态。当时,哈剌章请求顺帝命扩廓帖木儿入援,得到顺帝同意。扩廓帖木儿不负顺帝希望,于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十月初,在韩店与明军打了一个漂亮的胜仗。 顺帝被这一胜利冲昏头脑,封扩廓帖木儿为齐王,并命令他挥师收复大都,明军趁机偷袭,扩廓帖木儿大败,仅以十八骑逃走。 此后顺帝再度消沉,身体每况愈下,至正二十九年(1369年)元旦朝贺时,他就托病不出,此后经常因病缀朝。当时元军连战连败,至正二十九年(1369年)六月十三日,顺帝又弃上都奔应昌,其间许多大臣进谏速奔和林,但由于阿鲁辉帖木儿事件的阴影,顺帝都没采纳。至正三十年(1370年),顺帝病重,由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总军国诸事。同年四月二十八日,顺帝因痢疾驾崩于应昌,享年五十一岁,太尉完者、院使观音奴奉梓宫北葬。死后庙号惠宗,明太祖朱元璋以其“知顺天命,退避而去”,给予了“顺帝”的尊号。蒙古汗号“乌哈笃汗”(Uqahatu,一作乌哈噶图汗,意为明智的)。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废墟上的繁华”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妥欢帖睦尔一般指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Toghon Temür,蒙古语意为“铁锅”,1320年—1370年),元朝第十一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十五位大汗。元明宗长子,元宁宗长兄。生母是圣裔迈来迪。延祐七年(1320年)四月十七日生于察合台汗国境内,天历二年(1329年)元明宗继位后回到元朝,不久后元文宗毒死了元明宗,将妥懽帖睦尔流放到高丽大青岛与广西静江(今桂林)。元文宗、元宁宗相继驾崩后,妥懽帖睦尔被太后卜答失里下令迎回,至顺四年(1333年)六月初八即位于上都。至元六年(1340年),妥懽帖睦尔扳倒权臣伯颜而亲政。亲政初期,他勤于政事,任用脱脱等人,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挽救元朝的统治危机,史称“至正新政”,包括颁行法典《至正条格》,以完善法制;颁布举荐守令法,以加强廉政;下令举荐逸隐之士,以选拔人才。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积弊已久的社会问题,在至正十一年(1351年)爆发了元末农民起义。后期逐渐怠政,沉湎享乐,元廷内斗不断,外部民变迭起,无法有效地控制政局。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闰七月,明军进攻大都,妥懽帖睦尔出逃,蒙古退出中原,元朝对全国的统治结束。至正三十年(1370年)四月二十八日,妥懽帖睦尔驾崩于应昌,享年五十一岁。庙号惠宗,蒙古汗号为“乌哈噶图汗”。明朝为其上尊号为“顺帝”,民间又称其为至正帝、庚申帝、庚申君等。

本    名
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
别    称
至正帝、庚申帝、庚申君
所处时代
元末明初
民族族群
蒙古族
出生地
金山(今阿尔泰山)
出生时间
1320年(庚申年)4月17日(阴历)
去世时间
1370年(庚戌年)4月28日(阴历)
主要作品
七律《答明主》(又名《赠吴王》)
主要成就
至正新政
年    号
元统、至元、至正
庙    号
惠宗
尊    号
顺皇帝(明太祖尊)
汗    号
乌哈笃可汗
陵    寝
起辇谷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