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和
郑和下西洋震慑倭寇,牵制蒙元势力,减轻明朝北部的压力,维护国家安全,朱棣实施迁都、亲征漠北震慑倭寇,牵制蒙元势力,维护国家安全。
当时,威胁明朝安全的主要来自两个方向:东部海上的倭寇,北方的蒙元残余势力和西北的帖木儿帝国。倭寇最早出现在元朝末年,日本国内发生内战,部分武士和浪人为了生存便到中国沿海抢劫,到明初朱元璋时期,非常猖獗。当时明朝刚刚建立,国内还不稳定,所以集中精力安内,国防上采取被动的防御战略,在沿海省份设立卫所,在北方修长城和派兵屯边。
朱棣时期,陆海两方面对明朝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改变了被动防御战略,主动出机,陆上方向实施迁都、亲征漠北;海上方向组建了郑和舟师,震慑和打击倭寇和反明势力,并从海上实施战略包抄,对西北方向进行战略上的牵制,从而减轻明朝北部的压力。
明代《丝绸之路大地图》由当时的宫廷画家以吴门画派青绿山水技法绘制而成,《发心书写金字经》是已知目前存世的第二件郑和书法
丝绸之路大地图
丝绸之路历史上是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商业贸易、文化交流的路线通道,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此次亮相的明代《丝绸之路大地图》,描绘了从甘肃嘉峪关到中东麦加数千公里线路的主要城池和山川地貌,并用汉语标注了211个自九种语言音译而来的明代地名,涉及欧、亚、非三大洲1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由当时的宫廷画家以吴门画派青绿山水技法绘制而成,可称是古代千里江山图的典范。
发心书写金字经
海上丝绸之路密切相关的国宝级艺术珍品是郑和书法作品《发心书写金字经》。这是已知目前存世的第二件郑和书法。明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奉成祖和宣宗之命,先后七次下西洋,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