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杨荣受命同胡广、金幼孜扈从北征,明军大获全胜,后随朱棣、朱瞻基第二次北征,为朱瞻基讲说经史,并掌管皇帝的玉玺,充当朱棣的机要秘书

作者:杨荣

 

杨荣受命同胡广、金幼孜扈从北征,与何福一起主持接受脱脱不花投降,第一次北征明军大获全胜,回师途中,杨荣建议将御用储粮散发给将士,还京后加倍偿还

主词条:明成祖北伐
永乐六年(1408年),杨荣的父亲去世,朱棣让他乘驿车回乡安葬。父亲下葬后,杨荣即被召回任事。
永乐七年(1409年),杨荣的母亲去世,杨荣请求回乡办理丧事,朱棣因北征日期临近,没有批准,命他同胡广、金幼孜扈从北征。甘肃总兵官何福上奏说蒙古脱脱不花等人请求投降,要求在亦集乃受命。朱棣命杨荣前往甘肃,与何福一起主持受降,并持节在军中封何福为宁远侯。杨荣顺便到宁夏,与宁阳侯陈懋规划边防事务。回京后他上奏十项建议,朱棣予以赞许,并采纳他的建议。
永乐八年(1410年)二月初十日,朱棣率军开始即位后的第一次北征,杨荣随行。不久,明军进抵胪朐河,朱棣赐名为饮马河。由于侦知了鞑靼军队的行踪,朱棣亲选精锐进行长途奔袭,轻装前进,每人只带二十日粮,命杨荣率勇士三百人作为亲兵跟随。明军追至斡难河,与本雅失里率领的鞑靼主力相遇,经过激战,明军大获全胜,本雅失里只率少数轻骑逃走,朱棣下令班师回朝。由于轻装前进,在回师途中,明军的粮草供应紧张起来,士兵几乎断粮。杨荣建议朱棣将御用的储粮散发给将士,并且让军队中粮多与粮少者借贷互济,还京后加倍偿还。朱棣采纳了他的建议,使明军顺利地度过粮荒,胜利班师回朝。

 

杨荣请求回乡奔丧,宦官为他护行,后随朱棣、朱瞻基第二次北征,为朱瞻基讲说经史,并掌管皇帝的玉玺,充当朱棣的机要秘书。行军期间,提出一套实行军屯以解决粮草问题的计划
永乐九年(1411年),杨荣请求回乡奔丧,朱棣命宦官为他护行。回来后,朱棣询问他福建民情以及当年收成情况,杨荣都一一做了回答。不久命他侍候诸皇孙在文华殿读书。
永乐十二年(1414年),朱棣带着皇太孙朱瞻基,率领五十万大军开始了第二次北征,杨荣再次随行。杨荣承担了两项基本任务,其一,向朱瞻基讲说经史。其二,掌管皇帝的玉玺,充当朱棣的机要秘书。行军期间,有一天晚上,朱棣在自己的大帐中召见杨荣,同他讨论军队粮饷的问题,杨荣认为:“择将屯田,训练有方,耕耨有时,即兵食足矣。”提出一套实行军屯以解决粮草问题的计划,得到朱棣的首肯。
永乐十四年(1416年),杨荣和金幼孜一同进升为翰林学士,仍兼庶子,随从朱棣回到京师。 
永乐十五年(1417年),杨荣又随从朱棣北征。
永乐十六年(1418年),胡广去世,命杨荣掌管翰林院事务,杨荣因而更见亲任。大臣们多嫉妒杨荣,想让朱棣疏远他,便共同推举杨荣为祭酒。朱棣说:“朕当然知道他可以胜任,现在要找可以代替他的人。”大臣们才不敢再说话。
永乐十八年(1420年),杨荣进升文渊阁大学士,仍兼学士。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爱笑的眼睛ヽ”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杨荣简介

杨荣(1371年—1440年7月30日),原名道应、子荣,字勉仁,建安(今福建建瓯)人。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内阁首辅,与杨士奇、杨溥并称“三杨”,因居地所处,时人称为“东杨”。建文二年(1400年),杨荣进士及第,授翰林编修。明成祖朱棣即位后,杨荣受其赏识,得以入阁,累迁至文渊阁大学士、翰林侍读,任首辅。在朱棣去世后,帮助明仁宗朱高炽顺利即位,拜太子少傅、谨身殿大学士兼工部尚书。此后随从明宣宗朱瞻基平朱高煦叛乱。宣德十年(1435年),进升少傅。明英宗即位后,与杨士奇等同心辅佐。正统三年(1438年),杨荣升任少师。正统五年(1440年),杨荣病逝,年七十,赠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谥号文敏。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从祀历代帝王庙。
杨荣性警敏通达,善于察言观色,尤其是在明成祖时最为突出。在文渊阁治事三十八年,谋而能断,老成持重,尤其擅长谋划边防事务。史称其“挥斤游刃,遇事立断”,被比作唐代的姚崇。杨荣既以武略见重,又好诗文,他和杨士奇、杨溥等多有唱和,为“台阁体”文学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后北征记》、《杨文敏集》等。

本    名
杨荣
别    称
杨道应、杨子荣、杨文敏
字    号
字勉仁
所处时代
明朝
民族族群
明人(汉族)
出生地
建安(今福建建瓯)
出生时间
1371年
去世时间
1440年7月30日
主要作品
《后北征记》《杨文敏集》等
主要成就
历仕五朝,辅佐永乐盛世、仁宣之治;重修太祖实录,总裁太宗实录
官    职
少师、工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
追    赠
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
谥    号
文敏
地    位
“三杨”之“东杨”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