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杨荣曾对朱棣说“殿下是先拜谒太祖陵呢,还是先即位?”由是得到任用,朱棣即位,曾有报宁夏被围,杨荣认为宁夏之围已解,朱棣与大臣们议事无法决断时,杨荣一到,事情就解决

作者:杨荣

 

杨荣讲解《孟子》中的养气章,得到夏元吉的赏识,朱棣取得“靖难之役”胜利时,杨荣谒其说“殿下是先拜谒太祖陵呢,还是先即位?”由是得到任用
杨荣生于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出生时名道应,当时杨荣的祖父杨达卿听到他的啼声,说:“雄壮啊!这个孩子一定会让我家荣华显贵。”便改其名为子荣。杨荣十七岁被选入郡庠。
建文元年(1399年),杨荣为诸生,讲解《孟子》中的养气章,得到了当时视学福建的侍郎夏元吉的赏识。同年,杨荣参与福建乡试,中第一。
建文二年(1400年),杨荣于礼部会试中第三,殿试中二甲第二,赐进士出身,授翰林编修。
入直文渊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即明成祖)取得“靖难之役”胜利,他进入南京时,杨荣迎谒在朱棣马前说:“殿下是先拜谒太祖(朱元璋)陵呢,还是先即位?”朱棣便马上驱驾拜谒太祖陵。杨荣从此受到朱棣任用。

朱棣即位,杨荣入选文渊阁,曾有报宁夏被围,杨荣认为宁夏城坚固,人民习战,宁夏之围已解,朱棣与大臣们议事无法决断时,杨荣一到,事情就能决定,朱棣曾亲自切瓜给他
同年,朱棣即位,把杨荣选入文渊阁,为他改名为荣。一同当值的七人中,杨荣年龄最小,也非常警敏。有天晚上,宁夏来报告说被围,当时内阁正是杨荣当值,朱棣将奏报给他看。杨荣说:“宁夏城很坚固,人民又都习战,从发出奏报到现在已过了十几天了,宁夏之围应该已经解了。”到夜半时,果然有奏报来说围已解。朱棣对杨荣说:“你怎么预测得这么准?”江西有盗贼起事,朱棣派使者去招抚,而令韩观率兵随后出发。贼人接受招抚的奏报传到,朱棣想赐敕慰劳韩观。杨荣说:“推算奏报发出时,韩观还没到达,不应给他论功。”朱棣更加敬重他,再升他为侍讲。
永乐二年(1404年),朱高炽被立为太子后,杨荣升任太子右谕德,仍兼前职,与在内阁当值的诸臣同被赐给二品官服。杨荣评议各部门事宜,都能符合朱棣的意旨,又受朱棣赏赐衣服及钱币。朱棣非常威严,与大臣们议事无法决断时,常常发怒,大臣们战战兢兢,无所适从。但杨荣一到,朱棣脸色便转好,而事情也就决定。
永乐五年(1407年),杨荣受命前往甘肃经营筹划军务,杨荣观察了所过之处的山川形势,了解军民情况,检查城堡。回来后他在武英殿向朱棣汇报,朱棣非常高兴。当时正值盛暑,朱棣亲自切瓜给他吃。不久,杨荣升任右庶子,仍兼前职。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单手护膝,一个人在角落里”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杨荣简介

杨荣(1371年—1440年7月30日),原名道应、子荣,字勉仁,建安(今福建建瓯)人。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内阁首辅,与杨士奇、杨溥并称“三杨”,因居地所处,时人称为“东杨”。建文二年(1400年),杨荣进士及第,授翰林编修。明成祖朱棣即位后,杨荣受其赏识,得以入阁,累迁至文渊阁大学士、翰林侍读,任首辅。在朱棣去世后,帮助明仁宗朱高炽顺利即位,拜太子少傅、谨身殿大学士兼工部尚书。此后随从明宣宗朱瞻基平朱高煦叛乱。宣德十年(1435年),进升少傅。明英宗即位后,与杨士奇等同心辅佐。正统三年(1438年),杨荣升任少师。正统五年(1440年),杨荣病逝,年七十,赠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谥号文敏。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从祀历代帝王庙。
杨荣性警敏通达,善于察言观色,尤其是在明成祖时最为突出。在文渊阁治事三十八年,谋而能断,老成持重,尤其擅长谋划边防事务。史称其“挥斤游刃,遇事立断”,被比作唐代的姚崇。杨荣既以武略见重,又好诗文,他和杨士奇、杨溥等多有唱和,为“台阁体”文学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后北征记》、《杨文敏集》等。

本    名
杨荣
别    称
杨道应、杨子荣、杨文敏
字    号
字勉仁
所处时代
明朝
民族族群
明人(汉族)
出生地
建安(今福建建瓯)
出生时间
1371年
去世时间
1440年7月30日
主要作品
《后北征记》《杨文敏集》等
主要成就
历仕五朝,辅佐永乐盛世、仁宣之治;重修太祖实录,总裁太宗实录
官    职
少师、工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
追    赠
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
谥    号
文敏
地    位
“三杨”之“东杨”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