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贤
锦衣卫指挥使门达弄权,李贤多次请求禁止,朱祁镇召门达告诫他,李贤被门达陷害,几至得罪
当时锦衣卫指挥使门达弄权,锦衣卫官校恣行残暴,造成严重的祸患。李贤多次请求禁止,朱祁镇召门达来告诫李贤。门达恃宠更加骄横,李贤找机会又向朱祁镇陈述门达之罪,朱祁镇又召门达来告诫他。门达恨之入骨,便借袁彬一案陷害李贤,李贤几乎无法幸免。
有人离间朱祁镇与朱见深,李贤使谗言未得逞,认为应将钱皇后、周贵妃并尊为太后
朱祁镇病危时,卧于文华殿。正好有人向朱祁镇离间太子朱见深(明宪宗),朱祁镇颇受迷惑,暗中告诉李贤。李贤叩头伏地说道:“这样的大事,愿陛下三思。”朱祁镇说:“那么一定要传位给太子吗?”李贤又叩头说:“这样则宗社幸甚。”朱祁镇起身,立即派人召朱见深来。李贤扶着朱见深令他向朱祁镇致谢,朱见深抱着朱祁镇的腿哭泣,朱祁镇也为之流泪,谗言因而没有得逞。
天顺八年(1464年)正月,朱见深即位。二月,李贤进升为少保、华盖殿大学士,掌讲经筵事务。
当时宪宗命廷臣议上两宫尊号。中官夏时承周贵妃旨意说,说英宗原配钱皇后久病,不当称太后,而贵妃是宪宗的生母,应该独上尊号。李贤说:“遗诏已经做了规定,何用多言?”彭时说:“李公的话很对。朝廷所以能够服天下,就在于正纲常。如果不这样,损害圣德不小。”过了一会儿,夏时又传出贵妃的旨意说:“子为皇帝,母应为皇太后,岂有没有儿子而称皇太后的?宣德年间有过惯例。”李贤脸色都变了,看着彭时。彭时说:“今日之事与宣德年间的不同。胡皇后上表让位,退居别宫,所以在正统初年没有给她加尊。现在名分固在,怎能相比?”夏时说:“如此你们何不起草让位的表文?”彭时说:“先帝在世时没有实行,现在谁敢起草?如果做人臣的曲意顺从,那将是万世罪人。”夏时厉声警告他们。彭时拱手向天说:“太祖、太宗神灵在上,谁敢有二心?钱皇后无子,臣能谋到什么利益而为她争?臣所以不忍沉默,不过是想保全皇上圣德而已。如果皇上推大孝之心,则两宫并尊为太后为宜。”李贤也极言之,意见才定了下来。
同年春,太阳暗黑无光,李贤与同僚一起上书说:“太阳,是君主之象。君德明,则日光盛。望陛下敬以修身,正以驭下,刚以断事,明以察微,持之以恒,这样天变自然消弓耳,和气自然来临。”次日,李贤又说:“天时未和,是因为阴气太盛。从宣德到天顺年间,选进的宫人太多,浣衣局中被没官的宫女愁怨尤甚,应将她们放回家。”朱见深听从,中外都非常高兴。五月,下大冰雹,大风刮走瓦片,吹倒郊坛的树木。李贤说:“天威可畏,陛下应当凛然醒悟,不要亲近左右近幸之臣。要推崇信任老成之臣,共图国是。”有关官员请造皇帝仪仗法驾。李贤说:“内库中还有没用过的,现在恩诏刚刚颁下,正要节财俭用,为什么又要干这些事?”朱见深即日压下了这一建议。每逢遇到灾变,李贤一定与同官极力陈言,毫不隐瞒,对于朱见深即位之初的政事,李贤劝诫尤为恳切。
同年八月,朱见深下诏修撰《英宗睿皇帝实录》,由太保、会昌候孙继宗任监修,李贤与陈文、彭时为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