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元化
孙元化入天主教,“南京教案”爆发时保护教士,并在家乡传播天主教
孙元化在恩师、明代早期的基督徒徐光启的影响下,爱教爱西学,与教士结下深厚情谊。万历四十四年(1616)“南京教案”发生,驱逐教士。孙元化像徐光启一样保护教士,让教士毕方济、费奇规到他嘉定家中避难。1621年,孙元化41岁,在北京入教。《利玛窦中国札记》赞扬这是徐光启努力的结果,说徐使孙成为“虔诚”的教徒。徐光启第12世裔徐宗泽神父《中国天主教传教史概论》记:“嘉定孙元化是徐文定公(即徐光启)的门人,由徐公被化。”对入教时的孙元化,教会著作或说“尚未中举”(《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孙元化》,或说“嘉定进士孙元化”信教(费赖之《入华耶稣会士列传·郭居静》),均误。前者所据《明史》本传,失实,后说是臆断。据1992年《嘉定县志》卷35,孙中举在万历四十年(1612)。后来,孙三考进士未中。同书卷25《明清进士题名录》也无孙名。
孙元化信教后,即赴杭州教友杨廷筠家中,邀请洋教士到家乡嘉定传教,于是有教士曾德昭、郭居静赴嘉定开教之事。关于嘉定开教的时间,诸书记载不一,有四说。
1992年《嘉定县志·总述·大事记》:“天启元年(1621),本县举人孙元化邀意籍传教士曾德昭、郭居静来嘉传教,并捐资在城区拱四图建教堂。嘉定始有天主教。”方豪《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记同。
徐宗泽《中国天主教传教史概论》作1622年。不过,又记1621年嘉定有教友60人,1622年又增加70人,1623年400人,与1622年开教说抵牾。
费赖之《入华耶稣会士列传·罗如望》:“(如望)被派往江苏嘉定,曾在此城建筑第一教堂,其后不久被迫避难杭州杨廷筠家中。”据此,嘉定开教应在1616年南京教案发生之前。费同书郭居静传记:“1620年,(居静)又辟教区于嘉定。”又有1620年之说。
孙元化效法恩师,入教后邀请教士到家乡嘉定传播天主教
费氏同书记同事,前后矛盾,又误孙为进士,记载的准确性大有疑问。方豪、徐宗泽书均记孙入教后“即赴杭州”或“不久南归”。嘉定开教应在孙信教当年或次年。徐书记1621、1622、1623年嘉定信徒数,言之凿凿,嘉定开教应在1621年。
当时信教的名宦邀请教士到家乡开教,始于徐光启。1603年,徐光启在南京受洗。1608年,即邀郭居静到上海开教。李之藻1611年入教,同年即邀郭居静到他家乡杭州开教。孙元化效法师长,入教后即邀教士到家乡开教。在他之后,瞿式耜、叶向高也邀请教士到家乡常熟、福建开教。嘉定是我国最早一批设立教堂的府县。
孙元化为在家乡传教,出资在嘉定城区拱四图建一教堂,名小圣堂,堂址即在孙宅中。孙又在堂侧建房舍十余椽,供曾德昭、郭居静作居处。(民国《嘉定县续志·教会》)
由于孙元化的努力,嘉定开教顺利,三年后入教人数达400人。曾司铎寄往西洋的报告书赞美说,嘉定教友男女老幼,无不热诚,同与弥撒,勤领圣事,乐听讲道,足与欧洲虔诚堂区媲美。(《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孙元化》)《利玛窦中国札记》记,“虔诚”的“依纳爵”(孙教名)“把很多别的人领入教门,虽然他自己忙于做其他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