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葛云飞
葛云飞故居、葛云飞纪念亭、葛云飞墓、葛云飞纪念馆等介绍
葛云飞故居宫保第在进化山头埠村。村西有故里表,建于民国27年(1938),基层阴刻四面均有“民族英雄”四字,表高4.18米,下端宽大而逐渐向上微收。东面刻“清壮节公故里表”。旁有葛云飞纪念亭,亦建于民国31年(1942),后毁于文革期间。现于1983年重建。
葛云飞墓位于石板山的南麓,向南偏东五十度,用石块砌。筑围墙,石板压顶,并雕出筒板瓦。面阔五间,中部三间向内凹进,明间立碑,上刻“诰授振威将军追赠太子少保葛壮节公之墓”,正脊刻“忠荩可风”,系清咸丰帝亲笔。[12] 前设祭桌,石板铺地。两梢间向外凸出,与明、次间前室的前沿齐,封以栏板。碑两侧有鹿、鹤、麒麟、鸾等石雕,望柱镌石狮,墓顶堆土,远处丛山迭起,近处果树葱郁,环境肃穆幽静。清王端履撰联:“视死竟如归,遇大节不可夺志,临难无苟免,惟杀身乃得成仁。”
葛云飞纪念馆建于所前山前王村黄湾寺内,于2009年12月30日举行开馆仪式。第一进为葛云飞坐像。第二进为葛云飞、汤金钊、朱凤标和蔡东藩史迹陈列馆。展厅中有葛云飞练功用的石桩、儿时戴过的帽子、画像等与葛云飞有关的古物,获得舟山鸦片战争纪念馆、萧山博物馆、区历史学会等单位专家大力支持。
为纪念三总兵抗英的英雄事迹修建了三忠祠,炮台遗址供奉三人的神像
三忠祠是清光绪年间的建筑物。三忠祠碑,高2.17米,宽1.65米,共镌碑文1044字,记述当年三总兵抗英的英雄事迹。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6月7日攻陷定海,知县姚怀祥等殉职。1841年3月,定海总兵葛云飞,寿春总兵王锡朋,处州总兵郑国鸿率兵3000进驻定海,英军退出。8月12日,英兵2万余人大举进犯定海,攻打竹山门,偷袭东港浦,进逼土城,均被守军打退。后来英军从这里和土城登陆,三总兵率众英勇搏斗,浴血奋战六昼夜,毙敌1000多人。但终因城内弹尽,援兵不到,三总兵相继在竹山门和这里殉难。定海这一仗,是鸦片战争中我国军民抵抗最壮烈的战役之一。在晓峰岭山岗上,还可以见到古炮台遗址。旁边供着三尊神像,就是当年战死沙场的民族英雄葛云飞、王锡朋和郑国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