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葛云飞修建定海防御措施,英勇对抗英军,最终英勇牺牲

作者:葛云飞

 

葛云飞为加强定海防务,修建了土城和炮台,但是受到裕谦节制
自道光帝于正月初,发布对英宣战诏令后,曾命伊里布进兵,“收复定海”,但伊里布畏缩不前,一再要求对敌妥协,被道光帝严斥,改派江苏巡抚裕谦为钦差大臣代替伊里布主持浙江军务,负责浙江前线指挥。二月二十五日英军退出定海。闰三月,裕谦被任命两江总督。 葛云飞经裕谦同意从小竹山至城东青垒头,修筑土城,长达一千四百三十余丈,又在城东南关山,修建镇远城,周边一百三十丈,即关山炮台。为增强定海防务,他请求在晓峰岭上筑炮台,小竹山下塞江路,以便杜绝偷越,并在五奎山增筑炮台,吉祥门、大渠门、毛港、虎头颈诸岛,各置防守,互为犄角,裕谦因为费用太高不许。葛云飞请借三年薪俸,自费修筑,裕谦怒斥:“是挟我也!”坚决拒绝。后来,葛云飞又请求塞竹山门狭港,使这里不能通船,也没有结果。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七月,当英军侵扰厦门时,认为土城守兵单薄,晓峰岭背负海,且有间道,他又上书要求增炮和营船,以备水战,仍未引起裕谦重视,反而禁议水战,并下令将定海营船押过镇海。葛云飞苦于掣肘,心知只守不攻必败,于是起誓竭力杀敌,以身殉国。

葛云飞据守土城,多次击退英军,但是弹药不足,最终英勇殉国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八月间,英舰二十九艘,结集舟山群岛黄牛礁一带,侦察定海洋面。三镇总兵原先皆守城,事急便申军约,激重赏,分守要地。寿春镇总兵王锡朋出守晓峰岭,处州镇总兵郑国鸿守卫竹山门,而定海镇总兵葛云飞则率部踞守土城,当敌要冲。
九月二十六日,敌军进攻定海竹山门,葛云飞下令开炮,击断敌船桅,敌军仓皇退去。二十七日,英军向土城开炮,葛云飞指挥各营开炮猛烈还击,敌人慌忙败退。二十八日至三十日,侵略军向定海竹山门、五奎山进攻,企图登陆,被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击退。于是敌人调集兵力,集中进攻定海,定海守军一共只有四千多人,且武器弹药不足,处境危急,因此,三总兵联名飞书向镇海大营告急。但大营怀疑是夸大敌情,拒绝发救兵。十月一日,英军从小路攻上定海北面的晓峰岭。王锡朋壮烈牺牲。接着英军进攻竹山门,郑国鸿率军誓死抵抗,也英勇牺牲。王、郑牺牲后,英军向土城进逼,葛云飞捧抱四千斤炮回击。葛云飞率二百多名士兵,大呼杀入敌阵,劈死敌军多人。葛云飞全身受伤四十余处。最后,一颗炮弹击中他的胸部,英勇殉难,二百多名士兵也全部壮烈牺牲。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这个女人我爱定了╰”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葛云飞(1789年-1841年10月1日),字鹏起,又字凌召,号雨田,汉族,清代山阴天乐乡(今属杭州萧山)人,是中国统率一军、镇守一方的武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抗英民族英雄。
葛云飞出生在下级军官家庭,七岁进私塾,同时习武。嘉庆十九年(1814)应试,补本学武生。嘉庆二十四年(1819)考中武举人。道光三年(1823),中武进士。历任千总、守备、游击、参将、副将、总兵。先后在宁波、黄岩、温州、乍浦、瑞安、定海、以及福建烽火门等地水师营任职,镇守东南海疆16年。官至定海总兵。清道光二十一年八月十七(1841年10月1日),在著名的定海保卫中壮烈牺牲。殉国后,谥“壮节”,诰授振威将军,追赠太子少保。同治十年(1871),加赠提督、建威将军。

中文名
葛云飞
别    名
字鹏起,号雨田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山阴天乐乡
出生日期
1789年
逝世日期
1841年8月17日
职    业
镇海总兵
主要成就
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抗英民族英雄
牺牲战役
定海保卫战
谥    号
壮节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