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葛云飞
葛云飞很有远见,早就看出英军图谋不轨,执法铁面无私
道光十九年(1839年)因父亲逝世,葛云飞便丁忧回籍。临行之前,他曾上书筹海八十七条,认为广东查禁鸦片,外夷阴险,恐有兵事,波及浙洋,应当事先定谋。道光二十年(1840年)六月七日,英军侵占定海。
道光二十年(1840)七月,葛云飞奉谕来镇海主持浙江防务。当时一个姓哈的浙江巡抚乌尔恭额的卫兵强取百姓财物,葛云飞下令逮捕了他。乌尔恭额遣人来说情,葛云飞对来人说:“葛某奉大人钧谕统军守边,理当尽心办事,如果对破坏军纪者徇以私情,不唯有负乌大人重托,而且今后难以节制部下。请转告乌大人见谅!”事后,乌尔恭额对卫兵们说:“葛总兵铁面无私,执法如山,你们要谨慎办事。”
葛云飞提出先守后战的策略,要出兵收复定海但被拒绝
道光二十年(1840)7月派遣四十多艘船舰侵犯和侵占定海,浙江巡抚乌尔恭额与浙江提督祝廷彪商讨守御之计,从中乌尔恭额得知葛云飞“谋略可任”,并以其“曾官定海,熟悉洋岛情形,驰书邀之。”七月,葛云飞抵镇海,乌尔恭额前来问计,葛云飞对他说:“今日所急,当先守后战”,积极备防,并呈上《灭夷十二策》。于是,乌尔恭额便委任他主持镇海军事。葛云飞提出“先言守,后言战”的战略方针,以劲兵扼守招宝、金鸡两山,关内安设巨炮,江岸筑土城,而江心及隘巷,则树木桩、排筏,以阻遏英军来犯。“三天过后,防守工作做好了,人心定了下来,密上《十二策》,多次施行。”不久,伊里布奉命出使浙江,葛云飞请准阅兵海上,大振军势。同年八月,王锡朋从吴淞调赴宁波,任镇海诸军翼长,葛云飞与他曾请求迅速出兵收复定海,但被一意妥协求和的钦差大臣伊里布所拒绝。伊里布甚至还打算邀请英国全权代表义律来镇海谈判,要求葛云飞也参加,葛云飞断然拒绝。直到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一月,琦善与义律议订《穿鼻草约》,英军强占香港之后,表示愿意归还定海,伊里布便派人前往与英将胞诅联系。二月,由葛云飞和寿春镇总兵王锡朋、处州镇总兵郑国鸿,带兵三千人,渡海接收。接收期间,葛云飞坚持先退城,后释俘,否则施以兵威,逼令英军撤出定海。
在捕盗中,他总是身先士卒。道光二十一年(1841)六月二十九日,定海花鸟洋面发现海盗船只,云飞率部出海,并且亲自掌舵,从上风逼近盗船。当两船相距两丈左右时,云飞手握佩刀,纵身跃上盗船。这次捕盗战绩辉煌,云飞“亲擒大盗邱亲等十一名,斩取首级十二颗,又拿获盗船三只,烧毁盗船一只。”云飞与群盗在船上短兵相接,奋力搏斗,显示了他的无畏精神和高超的武艺,鼓舞了士兵的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