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大纲
关于罗大纲战死于何时何地,记载不尽相同,一说死于清咸丰五年四月十七日己酉三山战役
至于罗大纲在乙荣五年何月何日何地战死,则记载参差。据江宁府志说罗大纲战死于清咸丰五年四月十七日己酉三山战役(案向荣奏报三山战役在四月十六日,江宁府志作四月十七日误)。考向荣清咸丰五年四月二十九日水陆会剿尽扫三山贼垒贼船摺在叙述攻陷三山防地后事说:「现据水陆各镇来禀,报得杨逆令罗大纲纠集上游两岸之贼,希图夹攻我营,并多备柴草船簰,意图袭我舟师。臣已批德安、吴全美等严加防备,切忌因胜而骄,稍涉疏虞」(见向荣奏稿卷九)。
又考佚名广陵史稿清咸丰五年四月记事说:「初旬外,向提台信云逆匪罗大纲造一百五、六十号大战船,皆仿艇船样式,驻扎下关、观音门一带,意欲接济瓜洲、镇江,势极凶勇,江北诸营,宜严加防御等因。托帅惊骇,调集艇船、拖■船数十艘,屯青山以上,阑截匪徒」。六月记事又说:「中旬外,南京逆匪罗大纲改木牌为艇船六百余号,急欲接济瓜、镇。吉抚台每日飞文请托将军出队进攻瓜洲。将军惟举钜觥破愁闷而已。雷以諴藉端生事,因向托明阿、陈金■切商,另捐银三十万两,造小艇船若干,以御罗逆」。据向荣奏报,罗大纲是在四月十六日三山防地失陷后,杨秀清才调他从上游带兵回来企图夹击敌人。据广陵史稿记载,罗大纲在清咸丰五年四、五、六月间,正在制造战船,筹备接济瓜洲、镇江守军。案向荣这件奏报据自水陆各镇的情报,是可信的。广陵史稿是一部被认为具有稽考当时当地事件的有价值的记载。据此看来,可知江宁府志记罗大纲战死于清咸丰五年四月十六日三山战役是错误的,甕牖余谈记罗大纲战死于同年五月江北战役也是未能置信的。
另一说罗大纲是在清咸丰五年芜湖、太平、宁国一带失守后,杨秀清调他带兵回救芜湖、太平时战死
据粤匪起手根由说罗大纲是在清咸丰五年芜湖、太平、宁国(据向荣、何桂清会奏宁国为休宁之误)一带失守后,杨秀清调他带兵回救芜湖、太平战死。考太平军退出休宁在太平天国乙荣五年五月二十二日,即清咸丰五年五月十五日(据向荣、何桂清会奏再克休宁县城摺,见向荣奏稿卷九)。退出太平在同年六月上旬(据清咸丰五年六月辛亥清帝奕詝军谕军机大臣等,见王先谦咸丰东华录卷四十九,清咸丰五年七月己巳向荣奏,见同书卷五十)。退出芜湖在六月二十五日,即夏历六月十九日(据清咸丰五年七月己巳向荣奏)。
据这一说,罗大纲于乙荣五年五月下旬休宁失守、六月上旬太平失守、下旬芜湖失守之后,奉命带兵回救芜湖、太平战死,则他战死的日期当在这一年的七月或秋天。案粤匪起手根由,是一份叛徒的供词,叙事从天王去广州应试得赞美天书(劝世良言)起,直到太平天国癸开十三年冬苏州失陷后止。原件存英国不列颠博物院,当是戈登带回英国的。这份供词,记事面很广,虽很简略,却还扼要,对稽考太平天国史事有它的作用。其所记罗大纲战死年份与他书合,又不与向荣奏报、广陵史稿冲突,故本书暂据其说以待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