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李秀成加入太平军参加起义,先后跟随胡以晃、杨秀清、石达开做事,又攻破江北、江南两大营,因功受封为后军主将

作者:李秀成

 

李秀成加入太平军,成为一名圣兵,曾随春官丞相胡以晃理事,又受杨秀清提拔为右四军帅,随石达开赴安庆抚民
清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日(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宣布起义。这年二月,太平天国在广西武宣东乡建立,是为太平天国辛开元年(1851年)。这年八月,太平军在桂平突破清军围困,经平南、藤县向永安州进军,路经李秀成的家乡,沿途召集拜上帝会人马,李秀成就在这时加入了太平军,当了一名圣兵。太平天国二年(1852年)五月,太平军出湖南、攻武昌,下江南,于太平天国癸开三年(1853年)二月十四日,建都南京,称为天京。那时候李秀成已随春官丞相胡以晃理事。
定都天京后,杨秀清亲自提拔李秀成为右四军帅,把守太平门外新营,不久,又升为后四监军,把守仪凤门外高桥。同年11月,李秀成随石达开赴安庆抚民,他“勤劳学练,生性秉直,不辞劳苦”“逢轻重苦难不辞”,“修营作寨,无不尽心”。
1854年春,胡以晄攻占庐州府,李秀成被调往庐郡“守把安民”,并提拔为二十指挥。

李秀成随秦日纲解镇江之围,先后攻破江北、江南两大营,解天京之围,天王设五军主将,他被封为后军主将

1856年春李秀成已升任地官副丞相,随燕王秦日纲解镇江之围,大败吉尔杭阿,又攻破清军江北、江南大营,解天京之围。1856年9月,天京事变后,清军乘机从各个战场反攻。李秀成入守桐城,率残军六七千人把守孤城。1857年春,李秀成与从宁郭郡来救的陈玉成在枞阳商定出奇兵制敌的计策,大破清军,并北上六安、霍邱,招得捻军张乐行、龚德树等,进封合天侯。
1857年天王洪秀全任命李秀成为副掌率,与又正掌率陈玉成同提兵符之令。他上书请求洪秀全“择才而用,定制恤民,申严法令,肃正朝纲,明正赏罚,依古制而惠四方“”礼而恤下,宽刑以待万方,轻世人粮税,仍重用于翼王,不用于安、福王(洪秀全长、次兄)”遭到严斥并革除封爵,后经朝臣力谏得复。1858年,李秀成行文各镇守将,在枞阳召开军事会议“各誓一心,订约会战”,谋解京围。这时天王设五军主将,封李秀成为后军主将,进爵合天义。9月26日,李秀成与陈玉成在乌衣会师,大败德兴阿,再次攻破江北大营。11月与陈玉成在三河全歼湘军李续宾部,取得三河大捷。1859年秋天王封其为忠王,并亲书“万古忠义”四个大字赠与李秀成。但李秀成接到封王诏书后,悬印月余,不肯接受,他上本章说他的一些功劳,都出自捻军将领之力,恳请天王先加封捻军将领韩碧峰、韩肃峰、孙葵心、刘天祥等爵位,而后他方敢受任。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咎由自取”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李秀成(1823~1864年8月7日),初名李以文,广西客家人,出生于广西藤县大黎里新旺村。太平天国后期著名将领,近代中国著名农民起义军将领。出身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和父母一起“寻食度日”,生活十分艰难。参加太平军后,他作战机智勇敢,很快从一名普通的士兵晋升为青年将领。天京变乱后,他与陈玉成、李世贤等力撑危局,取得了二破江北大营、三河大捷、二破江南大营等军事上的胜利,并建立苏福省、天浙省,中兴了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封李秀成为忠王,称“万古忠义”。1864年,天京陷落后,李秀成被俘遇害。

中文名
李秀成
别    名
李以文,李寿成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广西藤县大黎里新旺村
出生日期
1823年
逝世日期
1864年8月7日
职    业
太平天国将领,太平天国忠王
信    仰
拜上帝教
主要成就
1856年解围镇江,败清江苏巡抚吉尔杭阿,一破江北江南大营 
1858年乌衣、浦口败清钦差大臣德兴阿,二破江北大营
主要成就
1858年三河大捷,全歼李续宾部湘军 
1860年二破江南大营,克常州、无锡、苏州、嘉兴,建立苏福省 
1861年克杭州、绍兴,建立天浙省
代表作品
李秀成自述,李秀成钧谕李昭寿,忠王李秀成给苏郡四乡谆谕,李秀成谆谕赵景贤等
爵    位
忠王荣千岁
职    位
殿前吏部又副天僚,开朝真忠军师
语    言
客家话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