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刘步蟾对日军极其警惕,立下誓言与日寇斗争到底,终自杀殉国

作者:刘步蟾

 

中日宣战,刘步蟾决心血战到底,立下“苟丧舰,将自裁”之誓言

1894年7月25日,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在朝鲜西海岸中部的丰岛附近海面偷袭中国运兵船队。8月1日,中日两国政府正式向对方宣战。刘步蟾郑重立下了“苟丧舰,将自裁”的誓言,决心与日军在海上战场血战到底。其实,刘步蟾对来自日本的侵略,始终就有充分的警觉。早在跨出福州船政学堂大门后不久的1874年,年轻的刘步蟾就在发生了日本侵犯台湾事件之后,奉命驾舰赴台湾勘测港口及航道;圆满完成任务后就被任命为舰长。此后,刘步蟾始终对日本的军备扩张持有高度的戒备之心。1891年,北洋舰队访问日本。日本方面邀请丁汝昌、刘步蟾等北洋舰队高级将领上岸赴宴,惟独刘步蟾婉言谢绝上岸,他对丁汝昌说:“日人奸宄无信,胆敢妄为,深恐假宴会,乘我不备,偷袭我舰,我必留舰预防不测。”

刘步蟾英勇善战,率兵顽强抵抗日军攻击,定远号沉没以身殉国

1895年2月10日,山东省威海湾内外,炮声隆隆,硝烟弥漫。侵华日军不仅从刘公岛以外的海中以舰队布阵,完全控制了威海湾内残存的北洋海军的出路,而且以陆军占领了威海卫陆上的全部中国炮台。这样,海岸、海上,内外夹击,使北洋海军只能固守在刘公岛上和傍岛的威海湾内。
这时,只见威海海面上有一艘中国巨舰,仍顽强地抗击海上、陆上的敌人,不时发射出愤怒的炮弹。原来这就是具有6000匹马力、7500吨的北洋海军旗舰“定远”号。这艘铁甲舰的吨位和巨炮口径都超过当时日军的所有舰只,它的管带(舰长)又是我国第一批官费留英的学生刘步蟾。他不光熟悉海战技术,而且英勇善战。定远舰上的海军士兵多是沿海劳动人民的子弟,不但平时训练刻苦,而且热爱祖国,战时非常勇敢。就在四、五个月以前的中日黄海大战中,刘步蟾在海军提督受伤后,代替了丁汝昌督战,成为整个黄海大战中中国海军的主要指挥者,重创了敌人。
然而,就是这位刘步蟾,却在这一天不得已亲自下令“沉船”。原来“定远”舰已受重伤,舰上的弹药也已经用尽。为了不使舰只落入敌人手中,刘步蟾才毅然决定沉船。
就在定远舰沉入祖国海湾内的当晚,刘步蟾也在刘公岛自杀殉国了。
1895年2月4日,日军鱼雷艇偷袭威海卫,以鱼雷击中定远左舷。清军将定远舰移至浅滩搁浅,当作炮台使用。2月9日,陆上之日军占领威海卫附近的清军炮台,以岸炮击伤定远。10日,管带刘步蟾下令炸毁定远号以免资敌。定远号沉没后刘步蟾亦自杀。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潜藏德爱慕里面都是伱”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刘步蟾(1852-1895),字子香,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州市)。清末海军将领。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1875年被送往英国学习枪炮、水雷等技。回国后,由李鸿章推荐,升游击,会办北洋草房,协助制定海军军制、营规。1882年赴德国购领船舰,任北洋水师右翼总兵。1894年中日战起,黄海战役中丁汝昌受伤,他代为督战指挥,鏖战三时许,多次击中敌舰。次年,为威海卫海战中英勇抗敌,以身殉国。

中文名
刘步蟾
别    名
刘子香
国    籍
大清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福建侯官
出生日期
1852年(壬子年)
逝世日期
1895年(乙未年)2月10日或1895年(乙未年)2月8日
职    业
北洋水师右翼总兵
毕业院校
福建船政学堂
主要成就
会办北洋草房 
协助制定晚清海军军制、营归
封    号
强勇巴图鲁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