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胡汉民的轶事典故之二,被汪精卫捕杀,灵机一动避难汪宅

作者:胡汉民

 

孙中山病逝后汪精卫当选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忌惮胡汉民,借着廖仲恺被刺杀一事,捕杀胡汉民

1925年孙中山在北京病逝。1925年六月二十七日,代大元帅胡汉民发布政府改组令,本以为自己有望执牛耳,谁知却是汪精卫当选国民政府主席。升上宝座的汪精卫顾虑胡汉民的资望比自己高,一直找机会除掉胡汉民。1925年八月二十日早上8点,廖仲恺偕夫人何香凝乘车来到国民党中央党部(越秀南路89号)时,突遭枪手袭击,送医院后终告不治。廖的死轰动全国,政府成立了一个由汪精卫、许崇智和蒋介石组成的特别委员会。据查,廖案最大的嫌疑人是胡汉民的族弟胡毅生等人,时机来了,汪、蒋二人密谋藉口胡汉民是廖案的主谋,加以捕杀。

当夜胡汉民从后门逃出,一时性起直奔汪精卫家,汪精卫妻子陈璧君知道事情经过后怒不可遏,让胡汉民住了下来

1925年八月二十五日晚上,由汪、蒋派遣的五十多个黄埔军校学生军直扑胡汉民家,并指示若“逃捕”即可就地处决。是夜胡汉民刚刚就寝,听到门外嘈杂的声音,赶紧下床,穿上衣服匆忙从后门逃出。因事出突然,跑到街上不知到哪里是好,稍加思索,推测此事极有可能是与汪精卫有关,一时性起,直奔西华二巷的汪精卫家!汪精卫妻子陈璧君见胡汉民急装而来,喘息未定,非常诧异。听了胡汉民的一番诉说后,陈璧君怒不可遏,立即打电话给汪精卫,质问道:“胡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你要派人深夜前去缉捕?”汪精卫正等待军队的消息,以为胡汉民不是束手就擒便是被就地正法,振振有词:“反动派就要捉,捉了就要杀!这样做是大快人心!”陈璧君回望胡汉民一眼,低声告诉说:“胡先生现在我们家里。”汪精卫气得掷下话筒。是夜,陈璧君怕生意外,让胡汉民住了下来。

抓捕胡汉民的消息不胫而走,广州城被闹得沸沸扬扬。汪精卫、蒋介石恐怕引起事端,暂将此事搁下。以后胡汉民在古应芬等人的保护下入住黄埔军校,苏联,离开了这块差点掉了性命的是非之地。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用沉默来诠释你的毫不挽留”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胡汉民(1879年12月9日—1936年5月12日),幼名胡衍鹳,后改名胡衍鸿,字展堂,晚号不匮室主,汉民是他在《民报》上发表文章时所用的笔名。出生于广东番禺,祖籍江西吉安。资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国民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也是中国国民党前期右派代表人物之一。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中举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赴日本留学,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9月加入中国同盟会,任《民报》主编,从此成为孙中山主要助手之一。孙中山逝世后主持编写了《总理全集》。曾先后在南京临时政府、中华革命党、广东非常大总统府及国民党政府中担任要职。曾任国民政府主席。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5月12日突发脑溢血病逝,享年57岁。为纪念胡汉民的贡献,国民政府于广州市设立汉民路(今北京路);在台湾,高雄市及新北市中和区亦有汉民路。

中文名
胡汉民
别    名
原名衍鸿,字展堂,号不匮室主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广东番禺
出生日期
1879年12月9日
逝世日期
1936年5月12日
职    业
中国国民党主席
毕业院校
日本法政大学
信    仰
三民主义
主要成就
国民党元老和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 
国民党前期右派代表人物之一 
加入中国同盟会 
任中央政治会议主席 
参加了黄冈、镇南关起义展开
代表作品
《三民主义月刊》,《告非难民生主义者》、《驳新民丛报之谬妄》等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