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奉孙中山之命策动王永泉独立成功,并借得五十万发子弹,并借机调和王永泉与许崇智不睦之事

作者:何成浚

 

奉组军政府之命留沪连络孙洪伊,想要投靠孙中山却没有川资
翌年中山再至广州,组军政府嘱本人与廖仲恺两人留沪连络各方。孙洪伊至上海,本人奉命设法与之连系,因洪伊在国会中尚有相当势力也。留沪约半年,闻陈炯明叛,本人有意南下佐中山而苦无川资,后赖洪伊赠予五百金,始乘广达轮赴穗。


奉孙中山之命入闽策动王永泉,联络困难不易成功
本人抵广州,向来借宿西濠酒店,此次入酒店,竟无一熟人。寻问中山下落,店主遥指江中三兵船,始悉中山困居永丰舰上。翌日雇一小筏渡江,舰上戒备森严,通报姓名后,小筏始得靠近兵舰。登船遇陈群,经其引介,入大餐厅,谒见中山。中山大喜,因其正拟派人赴闽,策动王永泉独立。本人深虑连络困难,不易成功,中山谓余曰:“且大胆闯去再说”,又交予大笔款项,本人未接受。
赴闽舟中识一张君干柯,为福建革命党人,与之同舱,但未敢暴露身份,仅告以拟往访王永泉。登岸时张嘱本人可往王之驻省办事处接洽,或能见到永泉。在办事处与一刘姓军官(亦湖北讲武学堂出身)交涉,刘盘诘本人身份。本人仅谓永泉主持讲武学堂时,曾任学堂教习。今欲赴延平,拜谒镇守使。但刘不能辨认。本人虽告彼担任教习为时极短,刘某终不肯相信。本人不得已愿自资借打电报给永泉,当晚即有回电。次日有两军人来旅馆寻何先生,本人因曾被北洋政府通缉,未敢出面。两军人寻往卧室坐等。本人无奈,只得入室相见。原来彼等系奉永泉令来迎余赴延平者。旅馆房钱亦已代付。至办事处,与永泉通一电话,永泉责本人当初即应以真姓名相告,可省却如许麻烦。翌日即动身赴延平。当时李厚基为督军,竟毫不知悉。
当时道途崎岖,陆行三日,换搭小舟,溯闽江至延平,与永泉把晤。永泉已知余来意,是晚即邀集参谋长及二团长(均余同学)偕余共餐,本人即席说永泉等起事,李厚基旦夕欲赶走永泉,何不起兵逐李。王等恐无把握,本人告彼等许崇智领兵数万,可以相助。并转达中山意旨:事成后福建归永泉统辖,粤兵但求暂驻一时,终须返粤收复广州。永泉顾忌李厚基兵力雄厚,达五、六旅之众。本人告以兵事成败,难以逆料,何不大胆一试。商定后,又以粤兵缺弹药,请永泉先拨借子弹五十万发,将来本人回沪后可请中山汇款偿付。永泉兄弟永彝旋即免费送来。许崇智来电邀本人前往建宁,未应,在永泉处小游数日,迳返上海。
福建起事后,许崇智与王永泉不睦,中山又遣本人前往调停,两人旋相安无事。此时闽南尚有汀州、漳州等数县未下,许命本人为东路讨贼军前敌总指挥(时蒋中正为许部参谋长)。一鼓作气,攻下泉州及邻近数县,许遂任本人为兴、泉、永地区总指挥兼闽南善后督办,本人遂不能脱身。就在当地整顿军队,清理闽南之民军土匪,前后约两年之久。后中山命本人筹款,来源无著,不得已乃就泉州一带所种植之鸦片,抽收税款充裕饷源。
徐树铮来福建,中山事先并未同意。徐拟争取王永泉,发展势力。因永泉原属皖系也。我等竭力说服永泉,卒驱走树铮。
广东方面攻穗不下,中山命本人率部入粤图潮梅。当时本人指挥二十余旅,但枪械奇缺,有全旅无一枝枪者。本人原拟安置部队于潮州一带后回闽设法。本人方返闽,孙传芳已命周荫人率兵入福建。王永泉与本人相继战败,永泉欲返浙,本人欲入粤,但均走厦门、泉州一线。军行近汀州,孙系旅长刘某为李厚基留闽残余势力之一部分,引兵来截。本人率部击溃之,进驻汀州,刘某弃城而走。王永泉亦来会合。
从汀州走广东,跋涉二十八日,天寒难行,艰辛异常。过武岭,正逢大雪,景色却美丽,至今记忆犹鲜。雪地中盛开阔叶红茶花,间杂以大楠木树。越武岭,至翁源,打电报通知中山。中山即派人送冬衣万套,洋钱五千,大包香烟数千条来稿赏。许崇智已先回广东,军队旋改称鄂军,驻扎广东北江诸县凡一年余。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記憶是一座橋°”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何成浚一般指何成濬(1882—1961),字雪竹,湖北随州人,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湖北省省长,人称小孟尝和湖北大家长,被誉为天才的说客和杂牌军的领袖。 早年追随黄兴,黄兴去世后随孙中山和蒋介石,在北伐和中原大战中活跃一时。因西安事变棋错一步而受到冷遇。抗战开始后却被任命为执法总监。抗日战争胜利后以后任湖北省议长,1961年5月7日在台湾病逝。生平著有《八十回忆》。

中文名
何成濬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湖北随州
出生日期
1882年
逝世日期
1961年
毕业院校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信    仰
三民主义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