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何成浚在加入同盟会后秘密参加推翻清政府的革命活动,并且开始加入讨袁斗争

作者:何成浚

 

何成浚时清末秀才,在废除科举制后入两湖大学并加入革命党

何成濬的父亲何星三,小时穷无立锥之地。后通过经商致富。何成濬排行第三,两个兄长均考取秀才。何成濬本人也为清末秀才。1896年,何成浚14岁时报考湖北武备学堂,因年龄身体均不合格而未获录取。19岁时以第一名补博士弟子员,由学使蒋式棻保送经心书院肄业。因废科举,兴学校,1903年原有之两湖书院,经心书院合并为两湖大学(湖北文高等学堂)。何于是入两湖大学,从而与黄兴接为好友,并加入革命党。
1904年何经张之洞选派赴日本留学,入东京振武学堂。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结识孙中山。从振武学堂毕业后,何在名古屋军队中实习,接李书城转黄兴嘱咐,望其于军事上更求深造,故而于1907年实习期满,考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五期步兵科。1909年何回国,供职于湖北督练公所。次年受吴禄贞邀请,拟任吴属下第二十三标标统。未获军政当局批准,改去北京,任陆军部军制司蒐健科科员,秘密参加推翻清政府的革命活动。
何成濬在北京期间,与湖北随县同乡彭介石过从甚密。彭介石是清末拔贡,当时在直隶省咨议局当议员。直隶省咨议局议长孙洪伊(字伯兰),原系康有为梁启超维新派人物,政治上动摇不定。何成濬通过彭介石的关系,拉孙洪伊投向同盟会。孙洪伊在北方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人,他投入同盟会后,罗致一部分人,形成一派力量,称为“小孙派”(指孙中山为大孙派)。何成濬因此在同盟会内名声大噪,颇受黄兴等之信任。

 

何成浚不仅拒绝与袁世凯同谋,而且还加入了讨袁运动
武昌起义爆发后,清廷派兵南下镇压革命,何成濬被任命为一等参谋,带两标兵(第一镇第一标及第六镇第二十四标)赴汉口,驻扎于黄陂祁家湾。其间何暗助起义军,用计阻止清军过江攻击武昌。武昌起义后,何被吴禄贞任命为参谋长。然尚未赴任,吴便以被人刺杀。故而转赴上海,投奔黄兴,旋去南京参与筹建临时政府工作。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出任陆军部副官长。期间在黄兴送孙中山赴沪时,何成濬主持平定了南京城内赣军的哗变。4月临时政府北迁,任南京留守府总务厅长。其后,南京政府与北京政府发生冲突,黄兴解职回湘,何也卸任回到湖北。
不久,作为黄兴的驻北京代表,何成濬赴北京见袁世凯。 民国二年,宋教仁在上海被刺身亡。之后,何成濬拒绝了袁世凯的挽留回到上海,参加讨袁。返回上海后,何往返南京上海数十次,游说了驻南京的第八师独立。汪精卫数次与其同行。二次革命中何任江苏讨袁军总司令部总参议。讨袁失败后与1913年9月份逃亡日本。
1914年6月,何成濬受黄兴委托,以“驻沪军事特派员”的身份回到上海,负责联络上海的革命同志继续反袁斗争。期间,何成濬加入欧事研究会。在黄兴去世后,何加入中华革命党。不久,陈其美也回到上海。何与陈其美其间交往甚密,共同进行讨袁斗争。当时湖北人参加辛亥革命的国民党人,有居正、何成濬、田桐、蒋作宾、邓玉麟等住在上海,何成濬也住在法租界内。何成濬家经常住有闲人,他不仅招待食宿,有时还给点零用钱或帮助介绍工作,人称有“孟尝君之风”。他与黄兴及其夫人徐宗汉,也一直保持密切关系。在上海时,何成濬曾与蒋介石、陈其美在一起搞过证券交易所买卖,从而与蒋介石熟识。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任总统,邀请黄兴入京。何受黄兴之托,赴京查看情形,被黎元洪任命为北京政府内务次长兼警察总监。何目睹大权操于军阀掌权,约法等于废纸,国事不可为,迅即离京。不久黄兴病逝,他转而追随孙中山。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浮生若梦"ゝ”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何成浚一般指何成濬(1882—1961),字雪竹,湖北随州人,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湖北省省长,人称小孟尝和湖北大家长,被誉为天才的说客和杂牌军的领袖。 早年追随黄兴,黄兴去世后随孙中山和蒋介石,在北伐和中原大战中活跃一时。因西安事变棋错一步而受到冷遇。抗战开始后却被任命为执法总监。抗日战争胜利后以后任湖北省议长,1961年5月7日在台湾病逝。生平著有《八十回忆》。

中文名
何成濬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湖北随州
出生日期
1882年
逝世日期
1961年
毕业院校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信    仰
三民主义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