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何成浚为我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申请退役后仍身兼多职

作者:何成浚

 

何成濬印在西安事变时拒绝前往西安谈判,而后受到蒋介石排挤

西安事变期间,何成濬回电张学良:“以委座之德威,竟被劫持。弟何人斯,能无顾虑?”而婉拒张学良的赴西安谈判的邀请,故而当蒋介石返回后受到排挤。社会上更有人借何成濬的电文,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何人斯”。
八一三战役爆发时,何正在南京。其后,何被任命为第四预备军总司令。武汉撤退时,何成濬与蒋介石和徐永昌最后撤离汉口。徐与何走湖南,适逢长沙大火,徐与何转往广西,自桂林搭乘机飞重庆。审判韩复榘时,何担任副审判长(审判长为鹿钟麟,副审判长为何成濬与何应钦)。1939年1月何被委任为军事委员会军法执行总监。何在任军法总监时期一方面襄助领袖,秉治乱世用重典之原则惩治军人犯罪;一方面又衡情度理,对于并非十恶不赦者与蒋介石力争免其一死,八年下来活人无数,例如当时的中央日报社长陶百川等。抗战期间,何成濬先后当选为国民党第三、四、五、六届中央执行委员。


何成濬申请退役后回到家乡湖北,并被选举为参议会议长

1946年何成濬因抗战全面胜利获青天白日勋章。7月26日何成濬退役,请辞本兼各职回湖北。同年,湖北省咨参议会成立。何成濬参加了选举。参加投票71人,何成濬以63票的多数当选为议长。1947年11月,第一届国民代表大会召开,何成濬当选为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第二年4月,何成濬在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主席团主席。1948年冬,何成濬不慎跌伤了腿,因治病赴上海。其间何听闻旧部黄百韬在徐蚌会战中战死,大为伤感。1949年初,何转赴香港。1951年春,从香港迁往台湾住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
病逝台湾
赴台湾后,何成濬担任过国策顾问及总统府资政,后又担任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中央纪律委员会委员等职务。1954年担任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二次会议主席团主席。1960年他又连任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三次会议主席。1954年陈诚连任副总统由其授予委任状。1961年5月7日,何成濬病逝于台湾,埋葬于阳明山第一公墓。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诱惑的小女人、”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何成浚一般指何成濬(1882—1961),字雪竹,湖北随州人,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湖北省省长,人称小孟尝和湖北大家长,被誉为天才的说客和杂牌军的领袖。 早年追随黄兴,黄兴去世后随孙中山和蒋介石,在北伐和中原大战中活跃一时。因西安事变棋错一步而受到冷遇。抗战开始后却被任命为执法总监。抗日战争胜利后以后任湖北省议长,1961年5月7日在台湾病逝。生平著有《八十回忆》。

中文名
何成濬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湖北随州
出生日期
1882年
逝世日期
1961年
毕业院校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信    仰
三民主义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