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导
王导位极人臣,以贬低自己的功绩来引咎辞职,与司马睿之交密得如布衣之交一样
咸和六年(331年)冬,举行冬祭,司马衍下诏将祭品送给王导,并说“不必下拜。”王导连连推辞不敢承受。
当初,司马衍年幼,每次见到王导,都要下拜。又曾在给王导的诏书上写着“惶恐地说”这样的话,中书省起草的诏书,则称“敬问”,这以后就成了定规。后来正月初一,王导入朝,司马衍还亲自起来迎接,并以家人礼拜见他的妻子曹淑。
当时天下大旱,王导上疏请求退职。诏书说:“圣明的君主管理天下,行动都要合乎天道,举止不能偏离了规则,这才能使人伦肃整,万物生长顺利。我肩负祖宗基业的重任,受着王公的推举辅佐,但不能继承仰接古圣王的遗风,使宇宙万物平安,造成天旱日久,万民忧愁怨胥,国家的不幸,责任在我一人。您贤明通慧,精于道博于理,才志弘大深远,功盖四海,辅助朝政已有三代,国家之典则没有废亡,都是由于您像仲山甫那样辅佐的结果。而现在贬低自己的功绩,引咎自责。现在把元首的过失,移给宰辅大臣来承担,这更会增加我的过错。国家治理的万千事机,不可一日不理,您应该放下谦虚礼让的个人品节,而承担起治世经国的大任。门下省速遣侍中以传达我的诚意。”王导坚决地推让,朝廷数次下诏恳请,然后才继续执掌朝政。
王导平素俭朴寡欲,仓中没有积蓄的粮米,穿衣不同时穿两件帛衣。成帝知道后,送给他布万匹,以供他私人开支。王导体弱患病,出席不了朝会,成帝就亲自到他府中,置酒设乐,然后用舆车将他接到殿里,成帝就是这样敬重尊崇他。
咸康元年(335年),历阳太守袁耽上报,称石虎的军队侵掠历阳郡,王导请求出征讨伐。朝廷加大司马职,授黄钺节杖,领中外诸军事,设置左右长史及司马,供给布万匹。不久才发现是错误情报,于是解除大司马职。
咸康四年(338年),又转任中外大都督,进升太傅,又拜丞相,依照汉朝制度,罢去司徒之设,以职权归于丞相。同年,其妻曹氏去世,朝廷追赠以金章紫绶。
自汉魏以来,群臣不拜皇帝的陵墓,王导因和司马睿亲密得如同布衣之交一样,不仅仅只是君臣关系,每一次提拔封赏,都到陵前拜祭,不胜悲哀。由此下诏百官拜帝王之陵,这是由王导开始的。
王导一生极尽哀荣,死后追谥“文献”,以太牢记祭祀
咸康五年(339年),王导病逝,终年六十四岁。成帝于朝举哀三日,遣大鸿胪持节监护丧事,仪式赠物的礼仪,比照汉代的霍光及安平献王司马孚之例。
下葬时,成帝赐九游辒辌车、黄屋左纛、前后羽葆鼓吹、武贲班剑百人,自东晋中兴以来,没有可以同他相比的臣子。成帝又派使持节、谒者仆射任瞻追谥“文献”,以太牢礼祭祀。
永初元年六月十四日(420年7月10日),刘裕代晋称帝,建立刘宋,当时前朝东晋的封爵中只有王导、谢安、温峤、谢玄与陶侃子孙的爵位未被废除,王导爵位始兴郡公被降封为始兴县公,食邑一千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