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石申对天文学有杰出的贡献,其与甘德测定并记录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恒星表,月球的一座环形山也因此以他的名字命名

作者:石申

 

石申观察研究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动,测定121颗恒星方位,著《天文》8卷,因其对文学的杰出贡献,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座月球环形山
石申曾系统地观察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发现其出没的规律,记录名字,测定一百二十一颗恒星方位,数据被后世天文学家所用。经过长期观测,详细考核,测出恒星138座,810个。
原著《天文》8卷,早佚。后人拾遗补阙,把它与甘德的《星占》8卷,合称《甘石星经》,又名《星经》,曾收入北宋政和年间刊印的《道藏》一书,题名为《通占大象历呈经》 。今存的《甘石星经》为2卷,其中虽有一些后人增添润色之辞,仍不失原书面貌,是一部对天文研究有很高科学价值的文献。
石申、甘德的研究成果为历代天文星相家所重视,在正史的天文志类中,引用了他们大量的研究成果。月球背面的环形山,都是用已故的世界著名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其中选用了五位中国人的名字(其他四位分别是祖冲之、张衡、郭守敬、万户),因为石申对天文学研究作出了杰出贡献,所以他的名字也登上了月宫。以石申命名的环形山,位于月球背面西北隅,离北极不远,月面坐标为东105°、北76°,面积350平方公里。

石申与甘德测定并记录下的黄道附近恒星位置及其与北极的距离是世界上最古的恒星表
石申在天文学方面的贡献,是他与楚人甘德所测定并精密记录下的黄道附近恒星位置及其与北极的距离,是世界上最古的恒星表。相传他所测定的恒星,有138座,共810颗。从唐代《开元占经》中保存下来的石申著作的部分内容看,其中最重要的是标有“石氏曰”的121颗恒星的坐标位置(今本《开元占经》中佚失6个星官的记载)。现代天文学家根据对不同时代天象的计算来验证,表明其中一部分坐标值(如石氏中、外星官的去极度和黄道内、外度等)可能是汉代所测;另一部分(如二十八宿距度等)则确与公元前4世纪,即石中的时代相合。
中国是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由于农业生产和制定历法的需要,中国的祖先很早开始观测天象,并用以定方位、定时间、定季节了。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那些青葱岁月、略带伤感”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石申简介

石申,生卒年待考。一名石申夫或石申甫,战国中期魏国天文学、占星学家,开封人,是名字在月球背面的环形山被命名的中国人之一。著有《天文》八卷(西汉以后此书被尊为《石氏星经》)、《浑天图》等。《甘石星经》在中国和世界天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本    名
石申
别    称
石申夫,石申甫
所处时代
魏国(战国中期)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开封
主要作品
《天文》八卷、《浑天图》
主要成就
观察五大行星的运行,发现出没的规律
性    别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