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先轸追随重耳在“骊姬之乱”之后逃往狄国,开始了19的流亡生活,后在秦等国的帮助下回国即位,先轸在“箕之战”中冲进狄营战死,也以此来讨伐自己冒犯襄公的罪过

作者:先轸

 

先轸在“骊姬之乱”之后追随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狄国
晋国公子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他从小就喜欢结交士人,十七岁(公元前673年)时就有五位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朋友。先轸就是其中一个。
前656年,晋国发生骊姬之乱,公子重耳的五位朋友追随他逃到了狄国。


前636年,在宋国、楚国、秦国等多方帮助下,流亡在外十九年的晋公子重耳回国即位,是为晋文公。晋文公即位后重用先轸与狐毛、狐偃、赵衰等人,一时之间晋国国势强盛,贤臣良将蔚然于晋室。
这个时候,齐已无力争霸,秦又偏处西隅,只有楚国和晋国有力量争取中间地带从而称霸。所以,晋楚城濮之战是决定春秋中期局势的关键性战役。
先轸在“箕之战”之中冲进狄军战死,也以此讨伐自己冒犯襄公的罪过
同一年,狄人攻打晋国,晋国出兵抗击。八月,晋军在箕(今山西蒲县东北)击败狄军,俘获一名狄军首领,史称“箕之战”。战后,先轸脱下头盔铠甲,冲进狄军中战死,以此讨伐自己冒犯襄公的罪过。狄人将先轸的首级送还给了晋国,其面色如同活人一般。
先轸以死明志,这是坚守清白的古人的作风,是他高尚精神的体现。
先轸死后,其子先且居继任中军将,成为晋国主帅。
前596年,也即先轸死后不到三十年,先氏子孙先榖因惧罪而逃奔狄国,并且阴谋伐晋,最终被灭族。先氏家族从此退出了晋国政坛。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浪”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先轸简介

先轸(?—前627年),曲沃(今山西闻喜)人,春秋时期晋国名将、军事家。因采邑在原(今河南济源西北),故又称原轸。先轸曾辅佐晋文公、晋襄公两位霸主,屡出奇策,并以中军主将的身份指挥城濮之战、崤之战,打败强大的楚国和秦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同时拥有元帅头衔和元帅战绩的军事统帅。

本    名
先轸
别    称
原轸
所处时代
春秋时期
民族族群
晋国
出生地
曲沃(今山西闻喜)
去世时间
公元前627年
主要成就
指挥城濮之战、崤之战
职    业
军事家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