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朱执信于6月再次被派遣赴漳州,敦促驻扎该地的粤军西进讨桂,但不幸于9月份牺牲

作者:朱执信

 

朱执信被派遣赴漳州,敦促驻扎该地的粤军西进讨桂

1920年夏,孙中山决心驱逐桂系军阀,“统一南方”。为此,朱执信于6月下旬再次被派赴漳洲,敦促驻扎该地的粤军西进讨桂。旋又不避艰险前往广州,联络国民党旧部和民军响应讨伐桂系军阀的行动。1920年8月间,朱执信受孙中山派遣,参与“粤军回粤”之役,对付占据广东的桂系军阀。8月下旬,粤军攻抵东江一带,桂系军阀莫荣新将其主力全部调至前线增援。粤军由于连续作战,十分疲劳,加上兵力还不及桂军,“忽遇强敌,全线为之一阻”。于是双方在东江流域的惠阳、河源、龙门一线呈胶着状态,谁胜谁负,难见分晓。这时,朱执信旧部、虎门要塞的肇军表示愿意脱离桂军,要求他到虎门主持一切。为使粤军摆脱困境,朱执信冒险进入虎门。在他的策动和民军纷起的压力下,虎门要塞司令丘渭南宣布独立。


不幸牺牲朱执信被桂系军阀杀害,孙出席执信学校成立会,亲临致词

1920年9月21日,朱执信到虎门调停驻军与东莞民军冲突时被桂系军阀杀害。朱执信牺牲的消息传来,孙中山悲痛地说:“执信是革命的圣人”。“执信忽然殉折,使我如失左右手”。1920年12月15日,朱执信烈士灵柩由宝璧兵舰运回广州。1921年1月16日葬于广州东郊东沙马路驷马岗(即今先烈路),孙中山亲自步行执绋,他的墓建于一九二二年。一九三六年,因墓地有白蚁,将遗骸迁到墓南的执信中学,原墓则为衣冠冢。军政府公祭大会,孙中山与唐绍仪、伍廷芳、唐继尧联名致祭文,并亲自出席追悼大会。大会决定建立执信学校以为纪念,孙出席执信学校(今广州执信中学)成立会,亲临致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留不住的沙┗”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朱执信(1885—1920年),原名大符,字执信,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汉族,祖籍浙江萧山,1885年10月12日生于广东番禺(现广州市越秀区豪贤街)。父启连,是当地有名学者,精通琴律,人称“琴王”,曾任张之洞幕僚。
1904年官费留学日本,结识孙中山、廖仲恺等革命党人。1905年8 月,他被选为中国同盟会评议部议员兼书记。先后担任过《民报》、《建设》等刊物的编辑,从事资产阶级革命理论宣传工作。1920年9月21日,他在虎门被桂系军阀杀害。

中文名
朱执信
别    名
大符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广东番禺(现广州越秀)
出生日期
1885年10月12日
逝世日期
1920年9月21日
职    业
政治家、革命家、思想家
毕业院校
京师大学堂、日本法政大学
信    仰
三民主义
主要成就
担任《民报》等刊物编辑 
从事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宣传工作 
参加著名的黄花岗起义
代表作品
《朱执信集》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