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中国历代帝王
中国历代帝王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漫长帝制社会里,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专制统治的象征与代表。据统计,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称皇帝始,到1912年“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在不足2132年中,中国共有皇帝495人(其中包括死后被追封为皇帝的73人)。其中固然皇帝一手掌握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等全部大权,独断乾坤,决定着国家的命运与臣民的生死荣辱。不乏一些英才明主,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社会进步发展与人民生活安定做了一些好事,但存在专制政治的独裁制、终身制、世袭制、嫡长继承制、等级特权制。

司马德宗

司马德宗

朝代:东晋

晋安帝司马德宗(382年―419年1月28日),字安德,晋孝武帝司马曜长子,晋恭帝司马德文同母兄。东晋的第十位皇帝,397年―419年在位。司马德宗即位后,内乱频发,国势日衰,419年驾崩。时年37岁。中文名司马德宗外 查看原文

司马德文

司马德文

朝代:东晋

司马德文(386年421年),字德文,即晋恭帝,东晋最后一位皇帝。晋孝武帝司马曜次子,晋安帝司马德宗之弟,母为淑媛陈归女。司马德文初封琅邪王,之后历任中军将军、散骑常侍、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司徒 查看原文

桓玄

桓玄

朝代:东晋

桓玄(369年-404年),字敬道,一名灵宝,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人,大司马桓温之子。东晋将领、权臣,桓楚武悼帝,谯国桓氏代表人物。历任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录尚书事、扬州牧、徐州刺史、相国、大将军等 查看原文

李特

李特

朝代:十六国

李特(?―303年),字玄休,巴族,巴西宕渠(今四川营山)人,东羌猎将李慕之子,十六国时期成汉政权建立者李雄之父,亦是成汉政权的奠基人。李特性格雄武沉毅,与兄弟李庠、李流率流民徙居巴蜀。301年因益州刺史罗尚的 查看原文

李流

李流

朝代:十六国

李流(248年303年),字玄通,西晋末年巴氐人,十六国时期成汉政权奠基人李特四弟,成汉建立者李雄的叔父。李特、李流及其兄弟都精于骑射,以武略闻名,乡里纷纷归附。元康八年(298年),因齐万年之乱使得关中发生饥 查看原文

李雄

李雄

朝代:十六国

李雄(274年―334年),字仲俊,李特第三子,母罗氏,十六国时期成汉开国皇帝,306年―334年在位。李特在四川起兵时,被封为前将军。303年李特丧身沙场,秦文王李流收拾残兵败将,接管其部,自称大将军、大都督、益州 查看原文

李班

李班

朝代:十六国

李班(288年334年),字世文,成汉武帝李雄的侄子,李雄之兄李荡第四子,十六国时期成汉国君主。334年在位。李班深得李雄的信任,并被立为太子。李雄死后,李班即位。不久,在殡宫被李雄之子李越所杀,时年四十七岁, 查看原文

李期

李期

朝代:十六国

李期(313年―338年),字世运,成汉武帝李雄第四子,母任氏,十六国时期成汉皇帝。公元334年,李雄病死,太子李班即位。李期与兄长李越杀死李班。李期于是即皇帝位,改元玉恒,封李越为建宁王。李期称帝后,只重用尚 查看原文

李寿

李寿

朝代:十六国

李寿(300年-343年),字武考,李特之弟李骧的儿子,十六国时期成汉皇帝,338年―343年在位。李寿聪敏好学,雅量大度,从小崇尚礼仪容止,异于李氏诸子。其堂兄李雄认为他才能不凡,足以担重任,拜前将军、督巴西军事、 查看原文

李势

李势

朝代:十六国

李势(?―361年),字子仁,成汉昭文帝李寿长子,母李氏,十六国时期成汉最后一位皇帝,343年―347年在位。公元343年,李寿去世,李势即位,改元太和。李势在位时,骄狂吝啬,贪财好色,杀人夺妻,不理国事,残害大臣,滥用刑法,当 查看原文

刘渊

刘渊

朝代:十六国

刘渊(249年至253年之间-310年),字元海,新兴(今山西忻州北)人,匈奴族,匈奴首领冒顿单于之后,南匈奴单于于夫罗之孙,左贤王刘豹之子,母呼延氏,十六国时期前赵政权开国皇帝,304年-310年在位。刘渊在父亲死后接掌其 查看原文

刘和

刘和

朝代:十六国

刘和(?―310年),字玄泰,匈奴族,新兴(今山西忻州)人,前赵光文帝刘渊长子,母皇后呼延氏(呼延皇后),十六国时期汉国(后改称前赵)君主。永嘉四年(309年)正月,刘和被立为太子。永嘉四年(310年)七月,刘渊去世,刘和即位。刘和 查看原文

刘聪

刘聪

朝代:十六国

刘聪(?-318年8月31日),一名刘载,字玄明,匈奴族,新兴(今山西忻州)人,汉赵(前赵)光文帝刘渊第四子,母张夫人,十六国时期汉赵君主,310年―318年在位。刘聪骁勇超人,博览经史典籍,善于写文章,在位期间,先后派兵攻破洛阳和 查看原文

刘粲

刘粲

朝代:十六国

刘粲(?-318年),字士光,匈奴族,新兴(今山西忻州)人,汉昭武帝刘聪之子,十六国时期汉国(后改称前赵)君主。刘粲初封河内王。建武元年(317年)被立为皇太子。太兴元年(318年)刘聪去世。刘粲即位,改年号为汉昌。刘粲即 查看原文

刘曜

刘曜

朝代:十六国

前赵昭文帝刘曜(?329年),匈奴人,字永明,前汉光文帝刘渊养子,前赵最后一位皇帝。善属文,工草书隶,新兴(今山西忻州市)人。刘曜由前赵建国开始就已经为国征战,参与覆灭西晋的战争,并于西晋亡后驻镇长安。后于靳 查看原文

石勒

石勒

朝代:十六国

石勒(274年―333年8月17日),字世龙,初名石勹背,小字匐勒,羯族,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人。部落小帅石周曷朱之子,十六国时期后赵建立者,史称后赵明帝。也是中国历史上的唯一一个奴隶皇帝。石勒发轫于第一次反 查看原文

石弘

石弘

朝代:十六国

石弘(314-335年),字大雅,上党郡武乡(今山西榆社北)人,羯族,后赵明帝石勒次子,五胡十六国时期后赵第二位皇帝。幼有孝行,以恭谨谦虚自守操节,随杜嘏学习经学,随续咸学诗赋律令,随刘征、任播学兵法,随王阳学刺杀之 查看原文

石虎

石虎

朝代:十六国

后赵武帝石虎(295年-349年),字季龙,羯族,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人,后赵明帝石勒堂侄,十六国时期后赵君主,334年-349年在位。337年,石虎自称天王,349年,称帝。石虎在位期间,生活十分荒淫奢侈,极为残暴,表现出种 查看原文

石世

石世

朝代:十六国

石世(339年349年),字符安,羯族,上党武乡(今属山西)人,后赵武帝石虎之子,母皇后刘氏,十六国时期后赵君主。石世的母亲刘氏本是前赵昭文帝刘曜幼女,受封安定公主,后赵太和二年(329年),前赵灭亡后赵,石虎将刘氏纳为 查看原文

石遵

石遵

朝代:十六国

石遵(?349年),字大祗,后赵武帝石虎第九子,石世异母兄,母郑樱桃,十六国时期后赵君主。石弘在位时封齐王。石虎继位,封彭城王。349年,石世继位,以石遵为左丞相,不久石遵废杀石世,自立为帝,改元青龙,在位一百八十三 查看原文

石鉴

石鉴

朝代:十六国

石鉴(?350年),字大郎,后赵武帝石虎第三子,石遵和石世的异母兄,十六国时期后赵君主。咸和八年(333年),后赵明帝石勒去世,石虎掌权,封石鉴为代王。咸康三年(337年),降封为义阳公。永和五年(349年)正月,石虎称帝,进封 查看原文

石祗

石祗

朝代:十六国

石祗(?351年),羯族,上党武乡(今属山西)人,后赵武帝石虎之子,十六国时期后赵皇帝。初封新兴王,太宁元年(349年),石鉴弑杀石遵,自立为帝。石祗在襄国,集结军队诛讨冉闵、李农,石鉴派石琨、张举等率军七万分兵几路讨 查看原文

冉闵

冉闵

朝代:十六国

冉闵(?-352年),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人,十六国时期冉魏政权建立者,350年-352年在位。以勇猛著称。350年称帝,国号大魏,史称冉魏。352年冉闵突围不遂,为前燕皇帝慕容儁所擒,斩于遏陉山,后被追 查看原文

冉智

冉智

朝代:十六国

冉智(334年12月3日354年),冉魏武悼天王冉闵幼子,冉魏太子,母亲皇后董氏。公元350年,冉闵称帝,立冉智为太子。在其父领兵征战时坐镇邺城。廉台之战后,前燕攻破邺城,冉智与其母董太后都被俘,被前燕封为海宾侯 查看原文

张轨

张轨

朝代:十六国

张轨(255年-314年),字士彦,安定乌氏人。西汉常山王张耳的十七世孙。晋朝时任凉州牧,是前凉政权实质上建立者,张寔、张茂皆为其子。314年去世,晋谥曰武公。至其曾孙张祚时,被追谥为武王,庙号太祖。中文名张 查看原文

张寔

张寔

朝代:十六国

张寔(271年320年),一作张实,字安逊,安定(今甘肃泾川)人,十六国时期前凉政权的建立者。西汉常山王张耳的十八世孙,他是前凉武王张轨之子,张轨死后继任凉州刺史。公元316年十一月,西晋灭亡后,张寔于公元317年建 查看原文

张茂

张茂

朝代:十六国

前凉成王张茂(278年―325年6月22日),字成逊,晋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西北)人,西汉常山王张耳的十八世孙,前凉武王张轨之子,前凉明王张寔同母弟,十六国时期前凉君主。初任平西将军、秦州刺史。太兴三年(320年),其 查看原文

张骏

张骏

朝代:十六国

前凉文王张骏(307年346年),字公庭,西汉常山王张耳的十九世孙,前凉明王张寔之子,前凉成王张茂之侄,五胡十六国时期前凉君主,在位二十二年。幼而奇伟。建兴四年,封霸城侯。324年,张茂病死,张寔之子张骏在前凉 查看原文

张重华

张重华

朝代:十六国

张重华(327年―353年),字泰临,一作字太林,安定乌氏(今甘肃泾川)人,前凉文王张骏第二子,十六国时期前凉政权的君主。永和二年(346年),张骏去世,张重华继位,自称持节大都督、太尉、护羌校尉、凉州牧、西平公,假凉 查看原文

张耀灵

张耀灵

朝代:十六国

张耀灵(344年―355年),一作张曜灵、张灵曜,字元舒,安定乌氏(今甘肃泾川)人,前凉桓公张重华之子,十六国时期前凉政权君主,353年十一月―353年十二月在位。建兴十一年(353年)十月,张重华患病,将张耀灵立为太子。 查看原文

张祚

张祚

朝代:十六国

张祚(?―355年),字太伯,小字螽斯,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西北)人,前凉文王张骏庶长子,十六国时期前凉君主。353年,废哀公张曜灵,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凉州牧、凉公。354年,张祚称王,废弃晋愍帝年号,改建兴四十二年 查看原文

张玄靓

张玄靓

朝代:十六国

张玄靓(350年363年),一作张玄靖,字元安,前凉桓王张重华之子,前凉哀公张耀灵之弟,十六国时期前凉君主。永和十年(354年),被封为凉武侯。永和十一年(355年),张玄靓即位,自称大都督、大将军、校尉、凉州牧、西平公 查看原文

张天锡

张天锡

朝代:十六国

前凉悼公张天锡(338年398年),小名独活,初字公纯嘏,后改字纯嘏,前凉文王张骏少子,前凉桓王张重华和前凉威王张祚的弟弟,十六国时期前凉政权最后一位君主。东晋安定乌氏(今宁夏固原东南)人。升平五年(公元361 查看原文

张大豫

张大豫

朝代:十六国

张大豫(?-386),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人,前凉世子,在淝水战前秦瓦解后在河西地区的独立势力里具有一定的政治威望,但最终没有像慕容垂、拓跋珪一样完成复“国”(前凉没有建国国号,沿用十六国说法而已) 查看原文

吕婆楼

吕婆楼

朝代:十六国

吕婆楼,略阳(今甘肃天水)人,氐族,十六国时期前秦官员,后凉政权建立者吕光的父亲,官至司隶校尉、尚书、太尉。辅助苻坚杀苻生夺位。后向苻坚推荐王猛,并邀其出山。在王猛的辅佐下,前秦统一了北方。淝水之战 查看原文

吕光

吕光

朝代:十六国

吕光(337年―399年),字世明,氐族,略阳(今甘肃天水)人,前秦太尉吕婆楼之子,十六国时期后凉(在今甘肃武威)建立者,386年-399年在位。原为前秦将领,战功赫赫。淝水之战前夕,受命征讨西域,降焉耆、破龟兹,威震西域,诸国 查看原文

吕绍

吕绍

朝代:十六国

吕绍(?399年),略阳(今甘肃天水)人,氐族,后凉武懿帝吕光之子,十六国时期后凉第二位君主。龙飞元年(396年),吕光即天王位,建立后凉政权,立吕绍为太子。龙飞四年(399年)五月,吕绍与兄太原公吕纂率军讨伐北凉,北凉按兵 查看原文

吕纂

吕纂

朝代:十六国

吕纂(?-401年),字永绪,氐族,略阳(今甘肃天水)人,后凉武懿帝吕光庶长子,后凉隐王吕绍异母兄,母淑媛赵氏(赵淑媛),十六国时期后凉君主。隆安三年(399年),其父吕光病重,以吕纂为太尉、统率六军来辅佐吕绍。吕绍继位不久 查看原文

吕隆

吕隆

朝代:十六国

吕隆(?416年),字永基,略阳(今甘肃天水)人,后凉武懿帝吕光之弟吕宝的儿子,十六国时期后凉国君主。公元401年,吕隆的弟弟吕超杀天王吕纂,拥立吕隆,改元神鼎。吕隆即位后,诛杀豪族,树名立威,内外扰攘不宁,人人不能自 查看原文

李暠

李暠

朝代:十六国

李暠[hào](351年417年),字玄盛,小字长生,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自称西汉将领李广十六世孙,十六国时期西凉政权建立者。隆安元年(397年),段业自称凉州牧,以李暠为效谷县令,后升为敦煌太守。隆安四年(400 查看原文

李歆

李歆

朝代:十六国

西凉后主李歆(?-420年),字士业,小字桐椎,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人,西凉武昭王李暠第二子,十六国时期西凉君主,公元417年―420年在位。公元417年(嘉兴元年),李暠去世,李歆继位,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凉州牧等,改 查看原文

李恂

李恂

朝代:十六国

李恂(?421年),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西凉武昭王李暠之子,西凉后主李歆之弟,十六国时期西凉政权君主,420年―421年在位。李歆在位时任敦煌太守。永初元年(420年),北凉击败西凉,杀死李歆,随即攻占西凉都城酒泉, 查看原文

秃发乌孤

秃发乌孤

朝代:十六国

秃发乌孤(?399年),河西鲜卑人,十六国时期南凉国建立者,397年―399年在位。后凉龙飞元年(396年)后凉王吕光遣使署征南大将军、益州牧、左贤王,乌孤不受。龙飞五年(397年)正月叛后凉,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 查看原文

秃发利鹿孤

秃发利鹿孤

朝代:十六国

秃发利鹿孤(?402年),河西鲜卑人,十六国时期南凉国君主,秃发乌孤之弟,399年-402年在位。太初三年(399年),秃发乌孤迁都乐都(今青海乐都),并署利鹿孤为骠骑大将军、西平公,驻镇安夷(今青海平安县)。同年,后凉吕绍及 查看原文

秃发傉檀

秃发傉檀

朝代:十六国

秃发傉檀(365年415年),河西鲜卑人,鲜卑秃发部首领秃发思复鞬之子,南凉武王秃发乌孤、南凉康王秃发利鹿孤的弟弟,十六国时期南凉国君主,402年―414年在位。秃发傉檀年少机警,有才干胆略。秃发乌孤在位时,任 查看原文

段业

段业

朝代:十六国

段业(?401年),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十六国时期北凉建立者(一说北凉建立者为沮渠蒙逊)。段业初为后凉建康太守。公元397年,段业被沮渠男成等人推举为主,改元神玺,建立北凉。公元399年,段业自称凉王,改元天玺。公 查看原文

沮渠蒙逊

沮渠蒙逊

朝代:十六国

沮渠蒙逊(366年433年),临松卢水(今甘肃张掖)人,匈奴族,十六国时期北凉的建立者,公元401年433年在位。其祖先,为匈奴左沮渠(官名),后来便以沮渠为姓。沮渠蒙逊虽为北方蛮族,却博览史书,颇晓天文。史书上称赞他“ 查看原文

沮渠牧犍

沮渠牧犍

朝代:十六国

沮渠牧犍(?447年),一名沮渠茂虔,匈奴支系卢水胡人,北凉武宣王沮渠蒙逊第三子,十六国时期北凉君主,433年―439年在位。北凉义和三年(433年),沮渠蒙逊去世,沮渠牧犍即河西王位,改元永和。当时北魏一统华北已势不 查看原文

沮渠无讳

沮渠无讳

朝代:十六国

沮渠无讳(?―444年),亦作沮渠景环,临松卢水(今甘肃张掖)人,匈奴族,北凉武宣王沮渠蒙逊之子,北凉哀王沮渠牧犍的弟弟,高昌北凉政权建立者,442年444年在位。沮渠无讳初封安弥县侯,历任征西将军、沙州刺史、酒泉 查看原文

沮渠安周

沮渠安周

朝代:十六国

沮渠安周(?460年),临松卢水(今甘肃张掖)人,匈奴族,北凉武宣王沮渠蒙逊之子,北凉哀王沮渠牧犍(沮渠茂虔)、河西王沮渠无讳的弟弟,高昌北凉政权君主,444年460年在位。沮渠安周早年曾在北魏当人质,初任乐都太守。 查看原文

慕容廆

慕容廆

朝代:十六国

慕容廆(269年―333年),字奕落瑰,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鲜卑族,慕容部首领慕容涉归之子,前燕建立者慕容皝之父,吐谷浑第一代首领慕容吐谷浑是其庶兄。五胡乱始时期,慕容廆遂于西晋永嘉元年(307年),自称鲜卑大 查看原文

慕容皝

慕容皝

朝代:十六国

慕容皝(公元297年―公元348年),字元真,小字万年,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鲜卑族,西晋辽东公慕容廆第三子,十六国时期前燕的建立者。333年慕容皝以平东将军继其父慕容廆之位,统领辽东。337年,自称燕王,建立前燕 查看原文

慕容儁

慕容儁

朝代:十六国

慕容儁(319年-360年),一名慕容俊,字宣英,小字贺赖跋,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鲜卑族,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第二子,十六国时期前燕第二位皇帝。慕容儁即位时名义上仍为东晋的燕王,然而于352年正式称帝独立。慕容儁 查看原文

慕容暐

慕容暐

朝代:十六国

慕容暐(wěi,350年-384年),字景茂,鲜卑族,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前燕景昭帝慕容俊第三子,母皇后可足浑氏,十六国时期前燕末代皇帝,360年―370年在位。慕容暐初封中山王,后被立为太子。光寿四年(360年),慕 查看原文

慕容垂

慕容垂

朝代:十六国

慕容垂(326年11月4日396年6月2日),即后燕成武帝,字道明,原名霸,字道业,一说字叔仁,鲜卑名阿六敦,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鲜卑族人。十六国后燕开国君主。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的第五子。前燕时期,慕容垂屡立战功却 查看原文

慕容宝

慕容宝

朝代:十六国

慕容宝(355年398年),字道佑,小字库勾,后燕武成帝慕容垂第四子,母成昭皇后段氏(段皇后),十六国时期后燕第二位皇帝。慕容宝年少时无大志,曾为前秦太子洗马。394年,慕容垂建立后燕,慕容宝被立为太子。慕容垂死 查看原文

慕容详

慕容详

朝代:十六国

慕容详(?397年8月),十六国时期后燕宗室、皇帝,397年6月397年8月在位,在位时间仅两个月。慕容详初任上谷太守,封开封公。隆安元年(397年),后燕因不敌北魏进攻,后燕皇帝慕容宝撤离都城中山,城内大乱,慕容详未来 查看原文

慕容麟

慕容麟

朝代:十六国

慕容麟(?398年),一作慕容驎,字贺麟(贺驎),十六国时期后燕宗室、将领。后燕成武帝慕容垂的庶子,惠愍帝慕容宝、昭文帝慕容熙的异母兄弟。自小不为慕容垂所喜,慕容垂叛前燕奔前秦时,慕容麟曾逃回前燕告发,后又 查看原文

慕容盛

慕容盛

朝代:十六国

慕容盛(373年―401年),字道运,后燕惠愍帝慕容宝长子,五胡十六国时期后燕皇帝。少年时沉着聪慧,富有谋略。苻坚诛杀慕容氏时,潜逃投靠慕容冲。后来慕容宝死后,慕容盛得以不死,被兰汗封为侍中,慕容盛乘机离间 查看原文

慕容熙

慕容熙

朝代:十六国

慕容熙(385年407年),字道文,小字长生,鲜卑族,成武帝慕容垂少子,惠愍帝慕容宝之弟,五胡十六国时期后燕国君主。初封河间王,兰汗之乱时曾被封为辽东公,慕容盛即位后,封河间公。后燕长乐三年(401年),慕容盛被乱军 查看原文

 572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