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中国历代帝王
中国历代帝王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漫长帝制社会里,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专制统治的象征与代表。据统计,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称皇帝始,到1912年“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在不足2132年中,中国共有皇帝495人(其中包括死后被追封为皇帝的73人)。其中固然皇帝一手掌握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等全部大权,独断乾坤,决定着国家的命运与臣民的生死荣辱。不乏一些英才明主,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社会进步发展与人民生活安定做了一些好事,但存在专制政治的独裁制、终身制、世袭制、嫡长继承制、等级特权制。

王审知

王审知

朝代:五代

王审知(862年925年),字信通,又字详卿,唐淮南道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人,威武军节度使王潮之弟,五代十国时期闽国建立者。王审知初与兄王潮跟随王绪,后王潮废杀王绪,诸将便拥戴他为首领。公元897年(乾宁四年)王 查看原文

王延翰

王延翰

朝代:五代

王延翰(?―927年),字子逸,唐淮南道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人,闽太祖王审知长子,五代十国时期闽国第二任君主,926年927年在位。王延翰初任节度副使。王审知病重时,命其暂管军府事务。925年,王审知去世,王延翰即 查看原文

王延钧

王延钧

朝代:五代

王延钧(?935年),又名王鏻,光州固始(今属河南)人,五代十国时期闽国君主。王审知次子,王延翰之弟,原任泉州刺史。公元927年,杀兄王延翰自立。公元933年,王延钧称帝,改年号为龙启,国号“大闽”。公元935年,被其子王 查看原文

王继鹏

王继鹏

朝代:五代

王继鹏朝代:五代王继鹏(?―939年8月29日),后改名王昶,闽太宗王延钧长子,母南汉清远公主刘德秀,五代十国时期闽国君主。原封福王。宠妾李春燕本为王延钧的宫女,王继鹏与之私通,因此向继母陈金凤求助,说服王延钧将其赐给王继鹏。闽永和元年(935年),与李仿政变,杀王延钧,继位称帝,封李春燕为贤妃。次 查看原文

王延羲

王延羲

朝代:五代

王延羲(?―944年),本名王延义,后改名王延羲、王曦(又作王羲),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人,闽太祖王审知少子,闽嗣主王延翰和闽太宗王延钧之弟,闽康宗王继鹏的叔叔,五代十国时期闽国君主,939年944年在位。王延羲于王 查看原文

王延政

王延政

朝代:五代

王延政(?―951年),人称十三郎,原籍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闽太祖王审知之子,闽嗣主王延翰、闽太宗王延钧、闽康宗王延羲的弟弟,五代十国时期闽国末代君主。在位三年称恭懿王,国亡被俘,后事不明。中文名王延政 查看原文

高季兴

高季兴

朝代:五代

高季兴(858年-929年),原名高季昌,字贻孙,陕州硖石(今河南三门峡东南)人,五代十国时期南平(又称荆南)开国君主。高季兴早年曾为朱温义子朱友让的家奴,后被朱友让收为义子,成为朱温的亲随牙将。后因破凤翔救唐 查看原文

高从诲

高从诲

朝代:五代

高从诲(891年948年),字遵圣,南平武信王高季兴长子,五代十国时期南平国第二任君主。高从诲初仕后梁。高季兴建立南平国后,任命其为马步军都指挥使、行军司马等。天成三年(929年),高季兴去世,高从诲继位。乾 查看原文

高保融

高保融

朝代:五代

高保融(920年―960年),字德长,南平文献王高从诲第三子,五代十国时期南平国第三任君主,948年―960年在位。乾祐元年(948年),高从诲去世,高保融继位。高保融性情迂腐缓慢,无才智能力,因此事无大小,皆委任其弟高 查看原文

高保勖

高保勖

朝代:五代

高保勖(924年962年12月19日),亦作高保勗,字省躬,文献王高从诲第十子,贞懿王高保融同母弟,五代十国时期南平国君主,960年9月20日―962年12月19日在位。建隆元年(960年),高保融因病去世,其子高继冲年纪尚小,因 查看原文

高继冲

高继冲

朝代:五代

高继冲(公元943973年12月11日),字成和(一作字赞平),五代十国末期南平国君主。为高保融之长子,高保勗之侄。高保勗病死后继位(其叔高保勗于公元962年11月病死,他于同月继位)。建隆四年(963年),宋军假道南平,趁机 查看原文

马殷

马殷

朝代:五代

马殷(852年-930年),字霸图,许州鄢陵(今河南鄢陵县)人,五代十国时期南楚开国君主。马殷早年以木匠为业,后投入秦宗权军中,隶属于孙儒部下。孙儒战死后,马殷作为刘建锋的先锋,南下湖南,攻占潭州等地,成为马步军 查看原文

马希声

马希声

朝代:五代

马希声(898―932年8月15日),字若讷,许州鄢陵(今河南鄢陵)人,楚武穆王马殷次子,五代十国时期南楚第二任君主,930年―932年在位。马殷在位时任武安节度副使。后唐长兴元年(930年),马殷去世,马希声继立,不称王,只 查看原文

马希范

马希范

朝代:五代

马希范(899年947年),字宝规,许州鄢陵(今河南鄢陵)人,楚武穆王马殷第四子,衡阳王马希声异母弟,母陈氏,五代十国时期南楚君主,在位16年(932-947年)。马希范初任镇南节度使。长兴三年(932年),马希声去世,马希范继位 查看原文

马希广

马希广

朝代:五代

马希广,字德丕,五代十国时期南楚君主,楚王马殷之子,马希范一母同胞之弟,个性谨慎温顺,马希范对他疼爱有加。本 名马希广字 号德丕所处时代五代十国主要成就五代十国时期南楚君主 查看原文

马希萼

马希萼

朝代:五代

马希萼(900953年)五代十国时期南楚君主,楚王马殷之子,马希声、马希范之弟,马希广之兄。马希范在位时任武贞(武平)节度使,镇守朗州(今湖南常德)。中文名马希萼国 籍中国五代十国时期出生日期900逝世日期9 查看原文

马希崇

马希崇

朝代:五代

马希崇,生卒年不详,五代十国时期南楚君主,楚王马殷之子,马希声、马希范、马希萼、马希广之弟。马希广在位时于天策上将府任天策左司马之职。本 名马希崇出生地不详出生时间生卒年不详 查看原文

杨行密

杨行密

朝代:五代

杨行密(852年―905年),字化源,原名行愍,庐州合肥(今安徽长丰)人,唐末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五代十国时期吴国奠基人。唐乾宁二年(895年),封弘农郡王。天复二年(902年),进封吴王。杨行密于江淮举起割据大旗,遏止朱温 查看原文

杨渥

杨渥

朝代:五代

杨渥(886年908年6月9日),字奉天,南吴太祖杨行密长子,五代十国时期南吴君主,905年908年在位。杨行密在位时任牙内诸军使,杨行密晚年,被任命为宣州观察使。905年,杨行密去世时,虽对他不满意,但因其他的儿子年 查看原文

杨隆演

杨隆演

朝代:五代

杨隆演(897年920年6月17日),字鸿源,初名杨瀛,又名杨渭,南吴太祖杨行密次子,南吴烈祖杨渥同母弟,母夫人史氏,五代十国时期南吴君主。908年,徐温、张颢弑杀杨渥,拥立杨隆演继位。919年,杨隆演即吴王位,改元武义 查看原文

杨溥

杨溥

朝代:五代

杨溥(900年938年12月23日),南吴太祖杨行密四子,南吴烈祖杨渥、南吴高祖杨隆演之弟,五代十国时期南吴君主。920年(武义二年)杨隆演去世,杨溥为徐温所迎继吴王位,921年,改元顺义。927年(顺义七年),即皇帝位,改元 查看原文

李茂贞

李茂贞

朝代:五代

李茂贞(856年-924年),原名宋文通,字正臣,深州博野(今河北蠡县)人。唐末至五代时期藩镇、军阀,官至凤翔、陇右节度使,封岐王。初入镇州博野军,以军功升任队长,之后所属军队击败了黄巢的部将尚让,宋文通以军功迁 查看原文

刘仁恭

刘仁恭

朝代:五代

刘仁恭(?―914年),深州(今河北深州)人,唐末曾任卢龙节度使。本为原卢龙节度使李可举旗下将领,唐僖宗光启元年(885年)在卢龙攻易州的一场战役中,以挖地道进城的方法攻陷城池,因此军中号曰“刘窟头”。后遭其子 查看原文

刘守光

刘守光

朝代:五代

刘守光(?―914年),深州乐寿(今属河北)人,卢龙节度使刘仁恭之子,五代时期桀燕政权建立者。因与庶母罗氏通奸被刘仁恭棍打后,断绝父子关系。唐朝天祐四年,宣武军节度使李思安攻打幽州。刘仁恭驻军大安山享乐, 查看原文

李昪

李昪

朝代:五代

李昪(889年1月7日-943年3月30日),字正伦,小字彭奴,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建立者。李昪原名徐知诰,是南吴大将徐温养子,曾任升州刺史、润州团练使,后掌握南吴朝政,累加至太师、大元帅,封齐王 查看原文

李璟

李璟

朝代:五代

李璟(916-961年8月12日),初名景通,曾更名为瑶,字伯玉。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第二位皇帝,943年嗣位。后因受到后周威胁,削去帝号,改称国主,史称南唐中主。李璟即位后开始大规模对外用兵,消灭楚、闽二国。他在位时,南唐疆土最大。不过李璟奢侈无度,导致政治腐败,国力下降。李璟好读书,多才艺。常与宠臣 查看原文

李煜

李煜

朝代:五代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 查看原文

刘隐

刘隐

朝代:五代

刘隐(873年―911年),上蔡(今河南上蔡)人,封州(今广东新兴县)刺史刘谦长子,唐末、五代十国时期岭南藩镇,南汉政权奠基人。刘谦死后代任封州刺史。天祐元年(904年),授任清海节度使,据有田林(今广西田林)、彬县(今湖 查看原文

刘?

刘?

朝代:五代

刘䶮(889年―942年),又名刘纻,初名刘岩、刘陟,封州刺史刘谦第三子,清海、靖海节度使、南海王刘隐之弟,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建立者。原籍上蔡(今属河南),一说彭城(今江苏徐州)。其祖因经商南海,迁居泉州(今属福建)。 查看原文

刘玢

刘玢

朝代:五代

刘玢(920年943年),原名刘洪度,一作刘弘度,南汉高祖刘龑第三子,母昭仪赵氏,五代十国时期南汉第二位皇帝,942年943年在位。刘玢初封宾王,后改封秦王。刘玢继位后,骄傲奢侈,荒淫无度、政事废弛。使得其弟晋王 查看原文

刘晟

刘晟

朝代:五代

刘晟(920年958年9月18日),原名刘洪熙,五代十国时期南汉皇帝,南汉高祖刘龑第四子,南汉殇帝刘玢之弟。光天二年(943年),刘晟杀兄刘玢自立,改元应乾。刘晟继位后,诛杀大臣、兄弟,数年之间,刘家被他诛杀殆尽。又任 查看原文

刘鋹

刘鋹

朝代:五代

南汉后主刘鋹(942年-980年),原名刘继兴,南汉中宗刘晟长子,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君主。初封卫王。南汉乾和十六年(958年),刘晟去世,刘继兴继位,改名刘鋹,改元大宝。刘鋹在位期间,荒淫无度、统治昏庸,国力大衰,朝政糜 查看原文

王建

王建

朝代:五代

王建(847年918年),字光图,许州舞阳(今河南舞阳)人,五代时期前蜀开国皇帝。王建于唐末加入忠武军,成为忠武八都的都将之一。因救护唐僖宗有功,成为神策军将领。后被排挤出朝,任利州刺史,此后不断发展势力,逐渐 查看原文

王衍

王衍

朝代:五代

王衍(899-926年5月2日),初名王宗衍,字化源,许州舞阳(今河南舞阳县)人。五代十国时期前蜀最后一位皇帝,前蜀高祖王建第十一子,母为徐贤妃。王衍即位后,荒淫无道,委政于宦官、狎客,好微服出游民间,日夜饮酒,爱好 查看原文

孟知祥

孟知祥

朝代:五代

孟知祥(874年-934年),字保胤,邢州龙冈(今河北邢台西南)人,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开国皇帝。孟知祥是晋王李克用的侄婿,在后唐深受重用,历任中门使、马步军都虞候、北京留守等职,后出任西川节度使。后唐明宗年间, 查看原文

孟昶

孟昶

朝代:五代

孟昶(chǎng)(919年―965年7月12日),初名孟仁赞,字保元,祖籍邢州龙岗(今河北邢台沙河孟石岗),生于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后蜀高祖孟知祥第三子,五代十国时期后蜀末代皇帝(934年965年)。明德元年(934年),孟知祥去世 查看原文

耶律阿保机

耶律阿保机

朝代:辽朝

耶律阿保机(872年-926年9月6日),姓耶律,名亿,乳名啜里只,辽朝开国君主,契丹迭剌部霞濑益石烈乡耶律弥里人,辽德祖耶律撒剌的长子,生母为宣简皇后萧氏。耶律阿保机勇善射骑,明达世务。并契丹余七部。任用汉 查看原文

耶律德光

耶律德光

朝代:辽朝

耶律德光(902年―947年),字德谨,小字尧骨,契丹族,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次子,母淳钦皇后述律平,辽国第二位皇帝,927年―947年在位。922年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引兵掠蓟北。926年太祖病死,因应天后之助,于次年即位,仍以 查看原文

耶律阮

耶律阮

朝代:辽朝

辽世宗耶律阮(公元917年-公元951年),乳名兀欲,辽朝第三位皇帝。他是辽义宗(追谥,实际上未即位。又为辽东丹王)耶律倍的长子,辽太宗耶律德光的侄子,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长孙。母亲为柔贞皇后萧氏。耶律倍于 查看原文

耶律璟

耶律璟

朝代:辽朝

耶律璟(931969年),乳名述律,后周为了避庙讳(后周信祖郭璟)而称之为耶律明,是辽太宗耶律德光的长子,母为靖安皇后萧氏。即位前封寿安王。天禄五年(951年)九月,辽世宗耶律阮被耶律察割等人所杀,时耶律璟随征在 查看原文

耶律贤

耶律贤

朝代:辽朝

耶律贤(公元948~982年),辽世宗耶律阮次子,中国辽朝的第五代皇帝。969年,辽穆宗被侍从杀死,耶律贤被推举为帝,在位14年,庙号景宗。他即位后,建立嫡长继承制度,这是契丹社会封建化的标志。尊号天赞皇帝,改元为 查看原文

耶律隆绪

耶律隆绪

朝代:辽朝

耶律隆绪(公元972年1月16日~1031年6月25日),辽朝第六位皇帝(983年1031年),契丹名文殊奴。景宗耶律贤长子。乾亨四年(982年)嗣位为皇帝,改元统和,改国号契丹。母承天皇太后萧绰奉遗诏摄政。室昉、韩德让及耶 查看原文

耶律宗真

耶律宗真

朝代:辽朝

耶律宗真(1016年-1055年),契丹名只骨,字夷不堇,辽圣宗耶律隆绪长子,母钦哀皇后萧耨斤,辽国第七位皇帝,1031年-1055年在位。耶律宗真生于开泰五年(1016年)二月二十三日,由齐天皇后萧菩萨哥抚养长大,成年后通晓 查看原文

耶律洪基

耶律洪基

朝代:辽朝

辽道宗耶律洪基(1032年9月14日-1101年2月12日),字涅邻,小字查刺,辽兴宗耶律宗真长子,母为仁懿皇后萧挞里,辽朝第八位皇帝。重熙二十四年(1055年)继帝位,改元清宁。继位后奉兴宗弟耶律重元为皇太叔,加号天下兵 查看原文

耶律延禧

耶律延禧

朝代:辽朝

辽天祚帝耶律延禧(1075年6月5日―1128年),字延宁,小字阿果,辽道宗耶律洪基之孙,辽顺宗耶律浚之子,母贞顺皇后萧氏,辽朝最后一位皇帝,在位25年。耶律延禧生于太康元年(1075年)四月十九日,少年时曾险些被权臣 查看原文

耶律淳

耶律淳

朝代:辽朝

北辽宣宗耶律淳(1063年1122年),小字涅里,契丹族,辽兴宗耶律宗真之孙,南京留守、宋魏王耶律和鲁斡之子,辽天祚帝耶律延禧的堂叔,北辽第一任皇帝。耶律淳曾任彰圣军节度使、东京留守、南京留守、都元帅,封 查看原文

耶律雅里

耶律雅里

朝代:辽朝

耶律雅里(1094年-1123年),字撒鸾,契丹族,辽天祚帝耶律延禧次子,北辽第二位皇帝。耶律雅里七岁受封梁王。保大三年(1123年)四月,从金兵势力下投奔天祚帝,此时天祚帝西奔,耶律雅里被耶律敌烈与特母哥等人劫夺向 查看原文

刘豫

刘豫

朝代:金朝

刘豫(1073年1143年或1146年),字彦游,永静军阜城(今属河北)人,金朝扶植的傀儡政权伪齐皇帝。元符时进士及第。北宋末任河北西路提点刑狱,金兵南下即弃职逃走。建炎二年(1128年),任知济南府,他见北方大乱,请改派 查看原文

赵匡胤

赵匡胤

朝代:北宋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宋朝开国皇帝。后唐明宗天成年间(927年3月21日)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涿郡,父亲赵弘殷,母亲杜氏。赵匡胤于后汉隐帝时投奔郭威,其后郭威废汉建周,得任东西班行首,始入宦途。后从征南唐,多有功绩。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荣于北 查看原文

赵匡义

赵匡义

朝代:北宋

赵匡义一般指赵光义(939年-997年),字廷宜,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又改名赵炅。开宝九年(976年),宋太祖驾崩后,赵光义登基为帝。即位后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王 查看原文

赵恒

赵恒

朝代:北宋

宋真宗赵恒(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初名赵德昌,后改赵元休、赵元侃。历封韩王、襄王和寿王,曾任开封府尹。至道元年(995年),被立为太子,改名恒。至道 查看原文

赵祯

赵祯

朝代:北宋

宋仁宗赵祯(1010年5月12日-1063年4月30日),初名赵受益。宋朝第四位皇帝(1022年3月23日-1063年4月30日在位),宋真宗赵恒第六子,母为李宸妃。早年历封庆国公、寿春郡王、升王,官中书令。天禧二年(1018年),被立为 查看原文

赵曙

赵曙

朝代:北宋

宋英宗赵曙(1032年2月16日-1067年1月25日),原名赵宗实,后改名赵曙,宋太宗赵光义曾孙,商王赵元份之孙,濮王赵允让第十三子,宋仁宗赵祯养子。宋朝第五位皇帝。赵曙幼年时被无子的仁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为赵 查看原文

赵顼

赵顼

朝代:北宋

宋神宗赵顼[xū](公元1048年5月25日―公元1085年4月1日),初名仲针,宋英宗赵曙长子,生母高皇后,北宋第六位皇帝。1064年(治平元年)。赵顼受封光国公,后进封淮阳郡王、颍王。1066年(治平三年)被立为皇太子。10 查看原文

赵煦

赵煦

朝代:北宋

宋哲宗赵煦(1077年1月4日-1100年2月23日),原名赵佣,宋朝第七位皇帝(1085年4月1日1100年2月23日在位),宋神宗第六子,母为钦成皇后朱氏。赵煦早年历封均国公、延安郡王。元丰八年(1085年),神宗病危,立赵煦为太 查看原文

赵佶

赵佶

朝代:北宋

宋徽宗,名赵佶(公元1082年5月初5~1135年6月4日),神宗11子,哲宗弟,是宋朝第八位皇帝。赵佶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宋徽宗即位之后启用新法,在位初期颇有明君之气,后经蔡京等大臣的诱导,政治情形一落千丈,后来 查看原文

赵桓

赵桓

朝代:北宋

宋钦宗赵桓(1100年―1156年),宋朝第九位皇帝,北宋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长子,宋高宗赵构异母兄,母显恭皇后王氏。在位1年零2个月。生于元符三年(1100年),初名赵亶,封韩国公,次年六月晋爵京兆郡王,大观二年(1108年 查看原文

赵构

赵构

朝代:南宋

赵构(1107.6.211187.11.9),宋朝第十位皇帝,即宋高宗,字德基,在位35年,南宋开国皇帝,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异母弟,母显仁皇后韦氏。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禅位于皇太子赵眘,被尊为光尧寿圣宪天体道性仁诚 查看原文

赵旉

赵旉

朝代:南宋

宋简宗赵旉(1127.6-1129)本名赵旉,又名赵敷,即南宋正安帝、魏国公,在位26天。宋高宗赵构之子,母亲为潘贤妃,宋高宗对他格外疼爱。建炎元年(1127年)六月,生于南京(今河南省商丘市),初拜为检校少保、集庆军节度 查看原文

赵昚

赵昚

朝代:南宋

宋孝宗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伯琮,后改名瑗,赐名玮,字元永,宋太祖七世孙,宋高宗养子。南宋第二位皇帝,宋朝第十一位皇帝。绍兴二年(1132年),被高宗选中育于宫中,绍兴三十年(1 查看原文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