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中国历代帝王
中国历代帝王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漫长帝制社会里,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专制统治的象征与代表。据统计,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称皇帝始,到1912年“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在不足2132年中,中国共有皇帝495人(其中包括死后被追封为皇帝的73人)。其中固然皇帝一手掌握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等全部大权,独断乾坤,决定着国家的命运与臣民的生死荣辱。不乏一些英才明主,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社会进步发展与人民生活安定做了一些好事,但存在专制政治的独裁制、终身制、世袭制、嫡长继承制、等级特权制。

赵惇

赵惇

朝代:南宋

赵惇(1147年9月30日-1200年9月17日),宋朝第十二位皇帝,宋孝宗赵昚第三子,母成穆皇后郭氏。绍兴二十年(1150年)赐名赵惇,授右监门卫率府副率,转荣州刺史。孝宗即位后,拜镇洮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封恭王。 查看原文

赵扩

赵扩

朝代:南宋

宋宁宗赵扩(1168年11月18日-1224年9月18日),宋朝的第十三位皇帝,宋光宗赵惇与慈懿皇后李凤娘的次子。乾道四年十月十九日(1168年11月19日),生于恭王府,次年赐名赵扩,淳熙五年(1178年)十月授予明州观察使,封英 查看原文

赵昀

赵昀

朝代:南宋

赵昀(1205年1月26日―1264年11月16日),南宋第五位皇帝,宋太祖赵匡胤之子赵德昭九世孙。原名赵与莒,嘉定十五年(1222年)被立为宋宁宗弟沂王嗣子,赐名贵诚,嘉定十七年(1224年)立为宁宗皇子,赐名昀。宋宁宗死后, 查看原文

赵禥

赵禥

朝代:南宋

赵禥(1240年-1274年8月12日),南宋第六位皇帝,宋理宗赵昀之侄,荣王赵与芮之子,初名孟启,又名孜、长源。宋理宗无子,收其为养子,先后封为建安王、永嘉王、忠王。景定元年(1260年),被立为太子。景定五年(1264年)继 查看原文

赵显

赵显

朝代:南宋

赵显(宋恭帝)一般指赵㬎(xiǎn)(1271年7月2日1323年5月),又称宋恭宗、宋恭帝,南宋第七位皇帝(1274年8月12日-1276年2月4日在位),宋度宗之次子。他是全皇后所生,是宋端宗赵昰的弟弟,宋怀宗赵昺的哥哥,即位前曾 查看原文

赵昰

赵昰

朝代:南宋

宋端宗赵昰(1269年7月10日-1278年5月8日),宋朝第十七位皇帝(1276年6月14日1278年5月8日在位),南宋第八位皇帝,宋末三帝之一,在位2年,得年9岁,庙号端宗,谥号裕文昭武愍孝皇帝或孝恭仁裕慈圣睿文英武勤政皇帝,又 查看原文

赵昺

赵昺

朝代:南宋

赵昺(1272年-1279年),南宋第九位皇帝(1278年-1279年在位),宋朝最后一位皇帝,宋末三帝之一。赵昺是宋度宗第三子,宋恭帝、宋端宗的弟弟,曾被封为信国公、广王、卫王等爵位,生母为俞修容。1278年4月在冈州即皇 查看原文

李继迁

李继迁

朝代:西夏

李继迁(963年-1004年1月26日),银州(今陕西榆林米脂县)人,党项族平夏部人,银州防御使李光俨之子,李继捧族弟,出生地被称为李继迁寨。史书载其幼年时即以勇敢果断,以“擅骑射,饶智数”而闻名乡里。975年,定难军 查看原文

李德明

李德明

朝代:西夏

西夏太宗李德明(981年-1032年),小字阿移,《辽史》记为李德昭,夏太祖李继迁长子,夏景宗李元昊的父亲。为人深沉有器度,多权谋。其管治最大特色是“依辽和宋”,同时向辽、宋称臣,接受两国封号,并伺机向西发展 查看原文

李元昊

李元昊

朝代:西夏

李元昊(1003.5.261048.1.19),拓跋氏,后改称嵬名曩霄,小字嵬理,党项族,西夏开国皇帝。祖籍银州(今陕西榆林米脂县)。李元昊是北魏皇室鲜卑拓跋氏之后,远祖拓跋思恭,在唐朝时因功再次被赐李姓。李元昊继西平王 查看原文

李谅祚

李谅祚

朝代:西夏

李谅祚(1047年-1067年),即西夏毅宗,党项族。夏景宗李元昊之子,生母宣穆惠文皇后没藏氏。西夏第二位皇帝,天授礼法延祚十一年(1048年)至拱化五年(1067年)在位。李谅祚即位时才一岁,由其母没藏氏掌握朝政。毅 查看原文

李秉常

李秉常

朝代:西夏

李秉常(1061年1086年),即西夏惠宗,西夏第三位皇帝。西夏毅宗李谅祚之子,母亲大梁太后为汉族。拱化五年(1067年),毅宗突然病死,李秉常继位,年7岁,由其母梁太后执政,梁乙埋为国相。大安二年(1076年),李秉常16岁,开 查看原文

李乾顺

李乾顺

朝代:西夏

李乾顺(1083年1139年),即西夏崇宗,西夏第四位皇帝,夏惠宗李秉常长子,母亲昭简文穆皇后梁氏和祖母毅宗皇后梁氏都为汉族。1086年到1139年在位。西夏杰出的君主、政治家。天安礼定元年(1086年)李秉常去世 查看原文

李仁孝

李仁孝

朝代:西夏

李仁孝(1124年1193年),即西夏仁宗,西夏第五位皇帝。夏崇宗之子。母曹贤妃。大德五年(1139年)夏崇宗李乾顺去世,李仁孝即位,时年十六岁。仁宗继位之后,尊其母曹氏为“国母”,并指定罔氏为皇后。在位期间结好 查看原文

李纯佑

李纯佑

朝代:西夏

夏桓宗李纯佑(1177年-1206年3月),夏仁宗子。性温和厚实。1193年10月16日,夏仁宗李仁孝去世,李纯佑即位,时年十七,改元天庆。桓宗基本上还能奉行仁宗时期的政治方针和外交政策,对内安国养民,对外附金和宋。 查看原文

李安全

李安全

朝代:西夏

西夏襄宗李安全(1170年-1211年9月13日),西夏崇宗李乾顺之孙,西夏仁宗李仁孝之侄,越王李仁友之子,1196年,仁友逝,安全上书要求袭越王爵位,桓宗不许,安全被降封为镇夷郡王,他极为不满,于是萌生了篡夺皇位之心。1 查看原文

李遵顼

李遵顼

朝代:西夏

西夏神宗李遵顼(1163年-1226年),西夏宗室齐国忠武王李彦宗之子。史书记载:“端重明粹,少力学,长博通群书,工隶篆”。1203年,廷试进士第一名,1211年8月12日废襄宗自立,改元光定,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状元皇帝 查看原文

李德旺

李德旺

朝代:西夏

西夏献宗李德旺(1181年-1226年),夏神宗之次子。力挽面临灭亡的西夏,但西夏经过襄宗、神宗两朝的亡国政策,人民早已生活于水深火热之困境中,经济疲弊,他根本没有回天之力。他一改前朝政策,决心与金国修好,于 查看原文

李睍

李睍

朝代:西夏

李睍[xian](?―1227年),西夏神宗李遵顼之孙,西夏献宗李德旺之侄,清平郡王之子,西夏最后一位皇帝。公元1227年春,蒙古军进围都城中兴府,李睨坚守半年后,因城中粮食用尽,军民大批得病,又遭强烈地震,城中宫室都 查看原文

耶律大石

耶律大石

朝代:金朝

耶律大石(1087-1143,一说1094-1143),字重德,契丹族,西辽德宗,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八世孙。通晓契丹、汉文字,擅长骑射,中亚史书中记为大石林牙,为西辽的创立者。1115年中进士,提升为翰林应奉,不久升任承旨。辽以 查看原文

萧塔不烟

萧塔不烟

朝代:金朝

感天皇后萧塔不烟,生卒年不详,西辽德宗耶律大石的皇后,西辽仁宗耶律夷列的母亲。本 名萧塔不烟别 称感天后,感天皇后所处时代西辽民族族群契丹族主要成就斩杀金使丈 夫耶律大石儿 子耶律 查看原文

耶律夷列

耶律夷列

朝代:金朝

西辽仁宗耶律夷列,是辽德宗耶律大石的儿子,契丹族,为西辽第三任君主。德宗死时年幼,遵照父亲遗命,由感天皇后萧塔不烟权理国事,改元咸清。七年之后(1151年)感天皇后退位,耶律夷列亲政,改元绍兴。耶律夷列在 查看原文

耶律普速完

耶律普速完

朝代:金朝

西辽承天皇帝耶律普速完(?―1178年),乃西辽德宗耶律大石之女,西辽仁宗耶律夷列之妹,是西辽第四任皇帝。为了效仿辽圣宗的母亲萧绰,她自称承天后(承天皇后)。本 名耶律普速完别 称承天后、承天皇后所 查看原文

直鲁古

直鲁古

朝代:金朝

直鲁古(西辽皇帝)一般指耶律直鲁古(?―1213年),西辽末代皇帝,契丹族,西辽仁宗耶律夷列次子。1178年―1211年在位。天禧三十四年(1211年),耶律真鲁古外出游猎时,被蒙古降将、乃蛮王屈出律以伏兵八千擒之,被迫让 查看原文

屈出律

屈出律

朝代:金朝

屈出律(?--1218年),西辽乃蛮部太阳汗子。1208年到西辽投靠古儿汗(即耶律直鲁古,西辽末主),1211年趁古儿汗出征在后方发动了叛乱,联合花剌子模推翻古儿汗,夺取西辽政权。1218年,成吉思汗命哲别进攻西辽。屈出 查看原文

完颜阿骨打

完颜阿骨打

朝代:金朝

完颜阿骨打(1068年8月1日1123年9月19日),汉名旻,女真族,是完颜劾里钵和拿懒氏之子,金朝开国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对金朝灭亡辽朝、统一北方具有奠基意义。天庆四年(1114年),起兵反抗辽朝,收国元年(1115 查看原文

完颜晟

完颜晟

朝代:金朝

金太宗完颜晟(1075年11月25日1135年2月9日),女真名完颜吴乞买,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四弟,金朝第二代皇帝,1123年即位。天会三年(1125年)十月,令谙班勃极烈、完颜斜也为都元帅,统领金军,兵分东、西两路,逼进北宋 查看原文

完颜亶

完颜亶

朝代:金朝

金熙宗完颜亶(1119年2月28日-1150年1月9日),金朝第三位皇帝(1135年2月10日1150年1月9日在位)。女真名合剌,汉名亶,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嫡长孙,景宣皇帝完颜宗峻之子,母为蒲察氏。完颜亶自幼随辽代进士韩昉学 查看原文

完颜亮

完颜亮

朝代:金朝

完颜亮(1122年2月24日―1161年12月15日),字元功,女真名迪古乃,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庶长孙,太师完颜宗干次子,金朝第四位皇帝。生于天辅六年壬寅岁,母为完颜宗干妾大氏。完颜亮自幼天才英发,向深沉有大略,风仪 查看原文

完颜雍

完颜雍

朝代:金朝

金世宗完颜雍(1123年―1189年),原名完颜褎(yòu),字彦举,女真名乌禄,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之孙,金睿宗完颜宗辅之子,母贞懿皇后李氏,金朝第五位皇帝,1161年―1189年在位,对金朝中期占有相当的重要地位。海陵 查看原文

完颜璟

完颜璟

朝代:金朝

金章宗完颜璟(1168年-1208年),别名:麻达葛,金世宗完颜雍之孙,金显宗完颜允恭之子,金宣宗完颜珣之弟,金朝第六位皇帝。初封金源郡王,历任尚书右丞相等职,父完颜允恭去世后不久被立为皇太孙,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正月癸巳日,世宗驾崩,即位为帝。当时金朝立国已超过七十年,礼乐刑政因辽、宋旧制, 查看原文

完颜永济

完颜永济

朝代:金朝

颜永济(?―1213年9月11日),字兴胜,金世宗完颜雍第七子,金显宗完颜允恭异母弟,母李元妃。金朝第七位皇帝。在位五年。完颜永济本名允济,大定十一年(1171年)封薛王,历任刑部尚书、开府仪同三司、秘书监等职,侄 查看原文

完颜珣

完颜珣

朝代:金朝

金宣宗完颜珣(1163年-1224年1月14日),初名吾睹补,又名从嘉。金世宗完颜雍长孙,金显宗完颜允恭的庶长子,金章宗完颜璟异母兄,母为昭华刘氏。金朝第八代皇帝,在位十一年。完颜珣生于世宗大定三年(1163年),初封 查看原文

完颜守绪

完颜守绪

朝代:金朝

金哀宗完颜守绪(1198年-1234年2月9日),金国第九位皇帝(1224年1234年在位),原名守礼,女真名宁甲速,金宣宗完颜珣第三子。完颜守绪生于承安三年八月二十三日(1198年9月25日),金卫绍王泰和年间,授金紫光禄大夫。 查看原文

完颜承麟

完颜承麟

朝代:金朝

金末帝完颜承麟(?-1234年2月9日),金朝末代皇帝,女真名呼敦。金世祖完颜劾里钵的后代,原为金朝将领,天兴三年正月戊申(儒略历1234年2月8日),金哀宗不欲做亡国之君,遂将帝位传予他。于下旨传位翌日举行即位大典 查看原文

铁木真

铁木真

朝代:元朝

铁木真一般指孛儿只斤·铁木真。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蒙古帝国可汗,尊号“成吉思汗”(Genghis Khan),意为“拥有海洋四方“。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1162 查看原文

拖雷

拖雷

朝代:元朝

拖雷一般指孛儿只斤·拖雷(历史人物)(Tului,蒙古语意为镜子,11931232年),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第四子(幼子),尊号“也可那颜”(大官人)。成吉思汗生前分封诸子,拖雷留在父母身边,继承父亲在斡 查看原文

窝阔台

窝阔台

朝代:元朝

窝阔台一般指孛儿只斤·窝阔台(公元1186年公元1241年12月11日),蒙古帝国大汗,史称“窝阔台汗”。元太祖成吉思汗的第三子。公元1225年受封于也儿的石河(今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一带,建 查看原文

乃马真

乃马真

朝代:元朝

乃马真氏(?---1246年,西里尔字母书写:Дөргэнэ,拉丁字母转写:Töregene),史称乃马真后,名脱列哥那,窝阔台汗的皇妃。1241年窝阔台汗去世,其长子贵由远征尚未归来。于是,脱列哥那未与宗亲们商议,便狡 查看原文

贵由

贵由

朝代:元朝

贵由一般指孛儿只斤·贵由(1206年1248年),蒙古帝国第三任大汗,史称“贵由汗”。他是前任大汗孛儿只斤·窝阔台的长子,母为乃马真后。他早年参加征伐金朝,俘虏了其亲王。又曾经和拔都西征欧 查看原文

海迷失后

海迷失后

朝代:元朝

海迷失后(?-1252年),斡兀立氏,名海迷失,元定宗贵由的第三皇后。公元1248年贵由汗卒,海迷失在拔都等诸王拥立下垂帘听政,称制三年。在她统治期间,诸王争权,连遭天灾,国内一片混乱,1251年7月蒙哥(元宪宗)被推举为 查看原文

蒙哥

蒙哥

朝代:元朝

蒙哥(蒙古帝国大汗)一般指孛儿只斤·蒙哥(1209年1月10日1259年8月11日),蒙古帝国大汗,史称“蒙哥汗”。1251年7月1日至1259年8月11日在位。为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孙、拖雷长子,其四弟即元世祖忽必烈 查看原文

忽必烈

忽必烈

朝代:元朝

忽必烈(元朝创建者)一般指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监国托雷第四子,元宪宗蒙哥弟。大蒙古国的末代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蒙古尊号“薛禅汗”。 查看原文

铁穆耳

铁穆耳

朝代:元朝

铁穆耳一般指孛儿只斤·铁穆耳(1265年10月15日1307年2月10日),元朝的第二位皇帝。元世祖忽必烈之孙、皇太子真金第三子。母徽仁裕圣皇后弘吉烈氏。至元三十年(1293年)封皇太孙,总兵镇守漠北。至 查看原文

海山

海山

朝代:元朝

孛儿只斤·海山(1281年1311年),元朝第三任皇帝,蒙古帝国第七任大汗(1307年1311年在位)。他是元世祖忽必烈的曾孙、裕宗真金之孙、顺宗答剌麻八剌之子、成宗铁穆耳之侄。母亲是昭献元圣皇后答己,弟 查看原文

爱育黎拔力八达

爱育黎拔力八达

朝代:元朝

爱育黎拔力八达一般指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1285年4月9日1320年3月1日),元朝第四位皇帝,在位时间为1311年4月7日1320年3月1日。蒙古帝国大汗,是元武宗弟,元武宗封他为皇太子,相约兄终弟及,叔侄 查看原文

硕德八剌

硕德八剌

朝代:元朝

硕德八剌一般指元英宗孛儿只斤·硕德八剌(1303年2月22日1323年9月4日),蒙古族,元朝第五位皇帝,蒙古帝国第九位大汗。元仁宗嫡子。大德七年(1303年)出生,延祐三年(1316年)立为皇太子,延祐七年(1320年)三 查看原文

也孙铁木儿

也孙铁木儿

朝代:元朝

也孙铁木儿一般指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Yesün-Temür,蒙古语意为“九铁”,1293年1328年),元朝第六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十位大汗(1323年1328年在位)。他是元世祖忽必烈的曾孙、元裕宗真金之 查看原文

阿速吉八

阿速吉八

朝代:元朝

阿速吉八一般指孛儿只斤·阿速吉八(一作阿里吉八,Ragibagh/Arigabag,1320年1328年),元朝第7代皇帝,蒙古帝国第11代大汗(1328年在位)。他是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与八不罕皇后所生之长子,1324年获册封为 查看原文

图帖睦尔

图帖睦尔

朝代:元朝

孛儿只斤·图帖睦尔(1304年2月16日1332年9月2日),即元文宗,蒙古帝国大汗、元朝第八位皇帝(两次在位,第一次在位时间为1328年10月16日1329年2月27日,第二次在位时间为1329年9月8日1332年9月2日,在位 查看原文

和世?

和世?

朝代:元朝

和世㻋一般指元明宗孛儿只斤·和世㻋(西里尔字母:Хүслэн хаан;藏文:ཀུ་ཤ་ལ།,威利:ku sha la;1300年12月22日1329年8月30日),是元朝第九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十三位大汗,1329年2月27日13 查看原文

懿璘质班

懿璘质班

朝代:元朝

孛儿只斤·懿璘质班(1326年5月1日1332年12月14日),元朝第十位皇帝,元明宗次子。天历三年(1330年)二月乙巳日,被封为鄜王。至顺三年十月初四(1332年10月23日),卜答失里皇后奉文宗遗诏拥立年仅7岁的懿 查看原文

妥懽帖睦尔

妥懽帖睦尔

朝代:元朝

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Toghon Temür,蒙古语意为“铁锅”,1320年1370年),元朝第十一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十五位大汗。元明宗长子,元宁宗长兄。生母是圣裔迈来迪。延祐七年(1320年)四月十七日生于 查看原文

爱猷识理达腊

爱猷识理达腊

朝代:元朝

爱猷识理达腊一般指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Ayurširidara,梵语“寿吉度”之意,1339年1378年),北元第二位皇帝,蒙古帝国第16代大汗(1370年1378年在位),元惠宗(顺帝)长子,母为高丽贡女奇皇后。早 查看原文

脱古思帖木儿

脱古思帖木儿

朝代:明朝

脱古思帖木儿一般指孛儿只斤·脱古思帖木儿(西里尔蒙古文:ТөгсТөмөр,1342年?-1388年),北元第三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十七位大汗(1378年1388年在位)。因为他的年号为天元,又称为天元帝。《蒙古源 查看原文

明玉珍

明玉珍

朝代:元朝

明玉珍(1329年10月2日―1366年3月17日),原名瑞,字玉珍,湖广随州随县(今湖北省随县)人,元末义军领袖。至正十一年(1351年),元末农民战争爆发,明玉珍集乡兵千余人屯青山,结栅自固。至正十三年冬(一说为至正十二年 查看原文

陈友谅

陈友谅

朝代:元朝

陈友谅(1320年-1363年10月3日),湖北沔阳人;元朝末年群雄之一。农民起义领袖,中国元末大汉政权建立者。1351年,徐寿辉起兵,建立天完政权,友谅投效其将领倪文俊麾下。1357年九月袭杀反徐寿辉的倪文俊,自称勤 查看原文

朱元璋

朱元璋

朝代:明朝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入皇觉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1356 查看原文

朱允炆

朱允炆

朝代:明朝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明朝第二位皇帝,汉族,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号建文,故后世称建文帝,又作朱允文、朱允汶。明洪武十年(1377年)12月5日,朱允炆出生于应天府(今南京),为懿文太子朱标次子,明太祖 查看原文

朱棣

朱棣

朝代:明朝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汉族,明太祖第四子,大明第三位皇帝,1402年登基,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永乐皇帝等。朱棣生于应天府(今南京),明朝建立后被封为燕王。在老家凤阳时 查看原文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