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中国历代帝王
中国历代帝王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漫长帝制社会里,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专制统治的象征与代表。据统计,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称皇帝始,到1912年“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在不足2132年中,中国共有皇帝495人(其中包括死后被追封为皇帝的73人)。其中固然皇帝一手掌握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等全部大权,独断乾坤,决定着国家的命运与臣民的生死荣辱。不乏一些英才明主,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社会进步发展与人民生活安定做了一些好事,但存在专制政治的独裁制、终身制、世袭制、嫡长继承制、等级特权制。

刘恒

刘恒

朝代:西汉

汉文帝刘恒(前202年前157年),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母薄姬,汉惠帝刘盈之弟,西汉第五位皇帝。前196年,汉高祖镇压了陈豨叛乱后,封刘恒为代王,其为人宽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调。汉高祖死后,吕后专权,诸吕掌握朝廷军政大权。前180年,吕后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大臣把诸吕一网打尽,迎立代王刘恒入京 查看原文

刘启

刘启

朝代:西汉

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年腊月初五-公元前141年正月),汉文帝刘恒第五子,母孝文皇后窦氏(即窦太后),西汉第六位皇帝。刘启在位期间,推行削藩策,削诸侯封地,平定七国之乱,巩固中央集权,勤俭治国,继续奉行与民休息政策,发展生产、减轻赋税。刘启在位16年,汉景帝后元三年(前141年),刘启驾崩,谥号孝 查看原文

刘彻

刘彻

朝代:西汉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西汉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刘彻十六岁时登基,为巩固皇权,汉武帝设置中朝,在地方设置刺史,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解决王国势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文化上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 查看原文

刘弗陵

刘弗陵

朝代:西汉

汉昭帝刘弗陵(前94年-前74年),汉武帝刘彻少子,母亲是赵婕妤(钩弋夫人),西汉第八位皇帝。汉昭帝继位时年仅八岁,在霍光、金日磾、桑弘羊等辅政下,沿袭武帝后期政策,与民休息,加强北方戍防。始元六年(前81年),召开 查看原文

刘贺

刘贺

朝代:西汉

刘贺(公元前93/92年前59年),汉武帝刘彻之孙,昌邑哀王刘髆之子,生于昌邑(山东菏泽市巨野县),西汉第九位皇帝,也是西汉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后元元年(前88/87年),其父昌邑哀王刘髆去世。始元元年(前86年),刘 查看原文

刘询

刘询

朝代:西汉

汉宣帝刘询(前91年―前49年),原名刘病已,汉武帝刘彻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西汉第十位皇帝,前74年前49年在位。巫蛊之祸发生时,襁褓中的刘病已也被收系郡邸狱。后元二年(前87年)遭赦,被祖母史家 查看原文

刘奭

刘奭

朝代:西汉

汉元帝刘奭(shì)(前74年前33年),汉宣帝刘询与嫡妻许平君所生之子,西汉第十一位皇帝。刘奭出生几个月后,汉宣帝即位为帝。两年后,其母许平君被霍光妻子霍显毒死。地节三年(前67年)四月,刘奭被立为太子 查看原文

刘骜

刘骜

朝代:西汉

汉成帝刘骜(前51年前7年),西汉第十二位皇帝,汉元帝刘奭与孝元皇后王政君所生的嫡子。汉成帝即位后,荒于酒色,外戚擅政,大政几乎全部为太后一族王氏掌握,为王莽篡汉埋下了祸根,各地相继爆发农民起义和铁官 查看原文

刘欣

刘欣

朝代:西汉

汉哀帝刘欣(前25年-前1年8月15日),字和,汉元帝刘奭之孙,汉成帝刘骜之侄,定陶恭王刘康之子,母丁姬,西汉第十三位皇帝,在位7年。阳朔二年(前23年)八月二十二日,其父定陶恭王刘康去世,刘欣袭封定陶王爵位,刘欣年长 查看原文

刘衎

刘衎

朝代:西汉

汉平帝刘衎(公元前9年-公元6年2月4日),原名刘箕子,汉元帝刘奭之孙,中山孝王刘兴之子,母卫姬,西汉第十四位皇帝,公元前1年―公元6年在位。汉哀帝于公元前1年8月15日病死后,王莽为便于弄权,不肯立年岁较长的 查看原文

刘婴

刘婴

朝代:西汉

汉孺子刘婴(公元5年―公元25年),于公元6年至公元8年十一月在西汉皇太子位,没有当上皇帝,王莽呼之为“孺子”。刘婴是汉宣帝的玄孙、楚孝王刘嚣的曾孙、广戚侯刘显的儿子。刘婴一生仅仅是做了三年皇太 查看原文

王莽

王莽

朝代:西汉

王莽(公元前46年12月12日-公元23年10月6日):字巨君,新都显王王曼长子、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侄。新朝建立者,是为新太祖,公元8年-公元23年在皇帝位。他是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员,其人谦恭礼让、朝野 查看原文

刘玄

刘玄

朝代:西汉

刘玄(?25年10月),南阳舂陵人,自称是“西汉皇裔,汉景帝刘启之子长沙定王刘发之后,东汉光武帝刘秀的族兄”。公元23年,刘玄被绿林军在淯水(今南阳白河)之滨拥立为皇帝,年号更始,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更始帝。同年新 查看原文

刘盆子

刘盆子

朝代:西汉

刘盆子,太山郡式县人,汉太祖高皇帝(汉高祖)刘邦之孙城阳景王刘章之后。更始三年(公元25年)六月,赤眉军领袖樊崇等拥立汉朝皇族后裔刘盆子为皇帝,建元建世(公元25年―公元27年),史称刘盆子为建世皇帝。中文名 查看原文

公孙述

公孙述

朝代:西汉

公孙述(?―36年),字子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新莽末年、东汉初年割据势力。初以父官荫为郎,补任清水县长。公孙述熟练吏事,治下奸盗绝迹,由是闻名。王莽篡汉,公孙述受任为导江卒正(蜀郡太守)。王莽末年,天下 查看原文

刘秀

刘秀

朝代:东汉

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人,出生于陈留郡济阳县,东汉王朝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新朝王莽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却有前朝血统的刘秀在家乡乘势起兵。公元25年,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于河北鄗南千秋亭登基称帝,为表 查看原文

刘庄

刘庄

朝代:东汉

汉明帝刘庄(公元28年-公元75年9月5日),初名刘阳,光武帝刘秀第四子,母光烈皇后阴丽华,东汉第二位皇帝,公元57年―公元75年在位。刘庄初封东海公,后进封东海王。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立为皇太子。建武中元二 查看原文

刘炟

刘炟

朝代:东汉

汉章帝刘炟(57年-88年4月9日),汉明帝刘庄第五子,母贾贵人,东汉第三位皇帝(75年9月5日-88年4月9日在位)。永平三年(60年)被立为皇太子。永平十八年(75年)继位。章和二年(88年),刘炟去世,时年三十一岁,谥号孝章皇帝,庙 查看原文

刘肇

刘肇

朝代:东汉

汉和帝刘肇(79年―105年2月3日),东汉第四位皇帝,建初四年(79年)出生,他是汉章帝刘炟的第四子,生母为梁贵人,过继给皇后窦氏为继子。建初七年(82年),汉章帝废太子刘庆,立刘肇为皇太子。章和二年(88年),汉章帝逝世, 查看原文

刘隆

刘隆

朝代:东汉

汉殇帝刘隆(105年106年9月21日),字盛,生于元兴元年(105年),是汉和帝刘肇的小儿子,养于民间,东汉第五位皇帝,登基时离出生刚满百天,是中国历史上继位年龄最小的皇帝,一岁时夭折,也是中国历史上是寿命最短的皇帝 查看原文

刘祜

刘祜

朝代:东汉

刘祜(94年-125年4月30日),汉章帝刘炟之孙,清河孝王刘庆之子,母左小娥,东汉第六位皇帝(106年125年在位),在位19年,享年32岁,葬于恭陵(汉安帝陵)。谥号孝安皇帝,庙号恭宗。本 名刘祜别 称汉安帝所处时代东 查看原文

刘懿

刘懿

朝代:东汉

刘懿(?―125年),东汉第七位皇帝(125年三月125年十一月在位)。东汉前少帝,济北惠王刘寿之子,东汉第七任皇帝(正史不单独为其列传,故一般不认为他是正统皇帝),125年5月18日―125年12月10日在位。济北惠王刘寿的 查看原文

刘保

刘保

朝代:东汉

汉顺帝刘保(115年144年9月20日),汉安帝刘祜之子,母宫人李氏,东汉第七位皇帝,125年144年在位。144年去世,时年三十岁,死后庙号敬宗(后除庙号),谥号孝顺皇帝,葬于宪陵(汉顺帝陵)。本 名刘保别 称汉顺帝所处 查看原文

刘炳

刘炳

朝代:东汉

汉冲帝刘炳(143年145年2月15日),字明,汉顺帝刘保之子,母虞贵人,东汉第八位皇帝,144年八月145年正月在位。建康元年(144年)四月,刘炳被立为皇太子。八月,汉顺帝去世,年仅两岁的刘炳继位,是为汉冲帝,尊汉顺帝皇后 查看原文

刘缵

刘缵

朝代:东汉

汉质帝刘缵(138年146年7月26日),一名刘续,汉章帝刘炟玄孙,渤海孝王刘鸿之子,东汉第九位皇帝。145年即位,年号本初,在位时间1年,便被梁冀毒死,谥号孝质皇帝,葬于静陵。本 名刘缵别 称刘续、汉质帝所处 查看原文

刘志

刘志

朝代:东汉

汉桓帝刘志(132年167年),字意汉章帝刘炟曾孙,河间孝王刘开之孙,蠡吾侯刘翼之子,母匽明,东汉第十位皇帝。本初元年质帝崩,梁太后与兄大将军梁冀定策,迎立为帝,时年十五。太后临政。初由外戚梁冀掌握朝政。延 查看原文

刘宏

刘宏

朝代:东汉

汉灵帝刘宏(157年,一作156年189年5月13日),生于冀州河间国(今河北深州)。汉章帝刘炟的玄孙。世袭解渎亭侯,父刘苌早逝,母董氏。永康元年(167年)十二月,汉桓帝刘志逝世,刘宏被外戚窦氏挑选为皇位继承人,于建宁 查看原文

刘辩

刘辩

朝代:东汉

刘辩(176年-190年3月6日)东汉第十三位皇帝,是汉灵帝刘宏与何皇后的嫡长子。光熹元年四月十三戊午日至昭宁元年九月初一甲戌日,即公元189年5月15日-189年9月28日在位。刘辩在灵帝驾崩后继位为帝,史称少 查看原文

刘协

刘协

朝代:东汉

汉献帝刘协(公元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汉灵帝刘宏次子,汉少帝刘辩异母弟,母灵怀皇后王荣,东汉最后一任皇帝,公元189年-220年在位。因被董太后抚养,故称“董侯”,初封渤海王,后改封陈留王。公元189年,董卓 查看原文

曹操

曹操

朝代:东汉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 ),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 查看原文

曹丕

曹丕

朝代:三国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的开国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魏武帝曹操与卞夫人的长子。曹丕文武双全,八岁能提笔为文,善骑射,好击剑,博览古今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220年正月,曹操逝世,曹丕继任丞相、魏王 查看原文

曹睿

曹睿

朝代:三国

曹睿一般指曹叡(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位皇帝),魏明帝曹叡(204年-239年1月22日),字元仲,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魏文帝曹丕长子,母文昭皇后甄氏,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位皇帝,公元226年-239年在位。曹叡能诗文,与曹操、曹 查看原文

曹芳

曹芳

朝代:三国

曹芳(232年-274年),字兰卿,魏明帝曹叡养子,三国时期曹魏第三位皇帝,239年254年在位。曹芳于235年被封为齐王,239年曹叡病逝后继立为帝。254年,司马师将曹芳废为齐王,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司马炎代魏称帝 查看原文

曹髦

曹髦

朝代:三国

曹髦(241年11月15日-260年6月2日),字彦士,魏文帝曹丕之孙,东海定王曹霖之子,三国时期曹魏第四位皇帝,公元254-260年在位。曹髦即位前为高贵乡公,司马师废齐王曹芳后,身为宗室的曹髦被立为新君,但曹髦对司马氏 查看原文

曹奂

曹奂

朝代:三国

曹奂(246年-302年),本名曹璜,字景明,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魏武帝曹操之孙,燕王曹宇之子,三国时期魏国最后一位皇帝,260年-265年在位。甘露三年(258年),封常道乡公。甘露五年(260年),魏帝高贵乡公曹髦被成济弑杀,司 查看原文

刘备

刘备

朝代:三国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少年与公孙瓒拜卢植为师求学,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 查看原文

刘禅

刘禅

朝代:三国

刘禅(shàn)(207年-271年),即蜀汉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昭烈帝刘备之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幼年时多遭难,幸得大将赵云两次相救,刘备定益州后入蜀,蜀汉建立后被立为太子。于 查看原文

孙坚

孙坚

朝代:三国

吴始祖武烈皇帝孙坚(155年-191年),字文台,汉族,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人,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的后裔。东汉末年将领、军阀,三国中吴国的奠基人。史书说他“容貌不凡,性阔达,好奇节”。曾参与讨伐黄巾军的战 查看原文

孙策

孙策

朝代:三国

孙策(175年200年),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孙坚长子,孙权长兄。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三国时期孙吴的奠基者之一。《三国演义》中绰号“小霸王”。为继承父亲孙坚的遗业而屈事 查看原文

孙权

孙权

朝代:三国

吴太祖大皇帝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生于下邳(今江苏徐州市邳州)。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 查看原文

孙亮

孙亮

朝代:三国

孙亮(243年-260年),字子明,三国时期吴国的第二位皇帝,公元252-258年在位。母潘皇后,他是吴大帝孙权最小的儿子(七子)。太平二年(257年),孙亮亲政,太平三年(258年)被权臣孙綝废为会稽王。永安三年(260年),孙亮再被贬 查看原文

孙休

孙休

朝代:三国

吴景帝孙休(235264年),字子烈,三国时期吴国的第三位皇帝,吴大帝孙权第六子,公元258至264年在位。十八岁时,受封为琅琊王。太平三年(258年)九月二十六日,孙綝发动政变,罢黜孙亮为会稽王,迎立孙休为帝,孙休三让 查看原文

孙皓

孙皓

朝代:三国

孙皓(242年284年),字元宗(一说字元景,出自《册府元龟》)一名彭祖,字皓宗。264年280年在位。吴大帝孙权之孙,废太子孙和之子,三国时期吴国末代皇帝。在位初期虽施行过明政,但不久即沉溺酒色,专于杀戮,变得昏庸 查看原文

司马懿

司马懿

朝代:三国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四 查看原文

司马师

司马师

朝代:三国

司马师(208年-255年3月23日),字子元,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官至大将军,西晋奠基人之一。他是司马懿与张春华的长子,司马昭的兄长,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的伯父。司马师沉着坚强,雄才大略 查看原文

司马昭

司马昭

朝代:三国

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他是司马懿与张春华的次子,司马师的弟弟,西晋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的父亲。早年随父抗蜀,多有战功。景 查看原文

司马炎

司马炎

朝代:西晋

司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字安世,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晋朝开国皇帝。司马懿之孙,司马昭嫡长子,晋元帝司马睿从父。265-290年在位,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史称晋武帝。咸熙二年(265年)袭父爵晋王,数月后逼迫 查看原文

司马衷

司马衷

朝代:西晋

晋惠帝司马衷(259年-307年),字正度,晋武帝司马炎次子,母武元皇后杨艳,西晋第二位皇帝,290年-307年在位。在位17年。司马衷于267年被立为皇太子,290年即位,改元永熙。他为人痴呆不任事,初由太傅杨骏辅政,后皇后 查看原文

司马伦

司马伦

朝代:西晋

司马伦(?301年4月13日),字子彝,晋宣帝司马懿第九子,晋景帝司马师、文帝司马昭异母弟,晋武帝司马炎的叔叔,母柏夫人,西晋宗室,八王之乱中的八王之一。司马伦在曹魏时封安乐亭侯,后进封东安子,任谏议大夫。西晋 查看原文

司马炽

司马炽

朝代:西晋

晋怀帝司马炽(284年-313年3月14日),字丰度,晋武帝司马炎第二十五子,晋惠帝司马衷异母弟,母王媛姬,西晋第三位皇帝,公元307年-311年在位。初封豫章王,惠帝在位期间,被立为皇太弟。司马越毒死惠帝后,司马炽被扶 查看原文

司马邺

司马邺

朝代:西晋

晋愍帝司马邺(300年―318年2月7日),一作司马业,字彦旗,晋武帝司马炎之孙,吴敬王司马晏之子,晋惠帝司马衷和晋怀帝司马炽之侄,西晋最后一位皇帝,公元313年―317年在位。司马邺最初过继给伯父秦献王司马柬,袭 查看原文

司马睿

司马睿

朝代:东晋

晋元帝司马睿(276年-323年),字景文,东晋的开国皇帝(318年-323年在位)。司马懿的曾孙,琅邪武王司马伷之孙,琅邪恭王司马觐之子,晋武帝司马炎从子。司马睿于290年袭封琅邪王,曾经参与讨伐成都王司马颖的战役;但 查看原文

司马绍

司马绍

朝代:东晋

晋明帝司马绍(299年-325年10月18日),字道畿,晋元帝司马睿长子,晋简文帝司马昱异母兄,母宫人荀氏,东晋第二位皇帝,322年-325年间在位。司马绍于322年即位,太宁二年(324年)平定王敦的叛乱,停止对于王敦党羽的追 查看原文

司马衍

司马衍

朝代:东晋

晋成帝司马衍(321年―342年7月26日),字世根,晋明帝司马绍长子,晋康帝司马岳同母兄,母明穆皇后庾文君,东晋第三位皇帝,公元325年342年在位。晋成帝于325年即位,因其年幼故由母亲庾太后辅政;庾太后死后由王 查看原文

司马岳

司马岳

朝代:东晋

晋康帝司马岳(322年―344年),字世同,晋明帝司马绍次子,晋成帝司马衍同母弟,母明穆皇后庾文君,东晋第四位皇帝,342年―344年在位。司马岳在其兄晋成帝继位后,受封吴王。后改封琅邪王,历任散骑常侍、骠骑将 查看原文

司马聃

司马聃

朝代:东晋

晋穆帝司马聃(dān)(343年―361年),字彭子,东晋第五代国君,晋康帝司马岳之子,母褚蒜子。344年司马岳死,司马聃即位;由于年幼而由母太后褚蒜子掌政,并由何充辅政。何充过世后改由蔡谟与司马昱辅政。司马聃 查看原文

司马丕

司马丕

朝代:东晋

司马丕(341年365年),字千龄,晋成帝司马衍长子,晋康帝司马岳之侄,晋穆帝司马聃的堂兄弟、母周贵人。东晋的第六位皇帝,361年至365年在位。公元342年,司马丕受封琅邪王。361年,晋穆帝去世,皇太后令司马丕登 查看原文

司马奕

司马奕

朝代:东晋

司马奕(公元342年公元386年),字延龄,晋成帝司马衍次子,晋哀帝司马丕同母弟,母周贵人,东晋第七位皇帝,也是东晋唯一一位在位期间被废黜的皇帝。兴宁三年(公元365年)二月,司马丕死后。同年二月丁酉(2月23日),司 查看原文

司马昱

司马昱

朝代:东晋

晋太宗简文皇帝司马昱(320年―372年9月12日),字道万。晋元帝司马睿幼子,东晋第八位皇帝。历仕元、明、成、康、穆、哀、废帝七朝,先封琅玡王,后徙封会稽王,历任散骑常侍、右将军、抚军将军等职。穆帝即 查看原文

司马曜

司马曜

朝代:东晋

司马曜(362年396年),字昌明,中国东晋第九任皇帝(372年396年在位)。他是晋简文帝司马昱第六子,母为李陵容。司马曜四岁时被封为会稽王,372年晋简文帝驾崩前夕被立为皇太子并继承皇位,时年十一岁。最初由大 查看原文

 572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