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谈笑中。
在这个假期中,我读了《三国演义》一书。《三国演义》是一部断代体古典名着小说,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说起《三国演义》的剧情,只要是中国人恐怕都知道一些,哪怕不全知道,桃园结义、三顾茅庐、赤壁之战的典故也是妇孺皆知。作者罗贯中,别号湖海散人,杭州人,祖籍太原,生卒年不详。罗贯中一生奔走,有政治抱负和军事才能,但与人寡合。相传他写了许多着作,但他用力最大,影响最广,艺术上最为成功的要数《三国演义》了。
由于时间关系,不能仔细拜读罗先生的大作,但在匆匆的浏览再加上以前电视剧的影响之下,我已能知晓《三国演义》的总体思想是拥刘反曹,其实质是尊崇仁德、贬乏残暴、尊崇忠义、贬斥奸诈。小说有意识的将刘备的宽仁和曹操的残忍作对比,褒刘贬曹的倾向十分明显,因此其情节线索和人物塑造大都以蜀汉为中心。
小说中描绘了上百个人物,有庸主献帝、刘禅,无能之辈吕布、袁术、袁绍、刘表、刘璋,足智多谋的孔明,气量狭隘的周瑜,长厚的鲁肃,勇者张飞、许楮、典韦,无不个性鲜明。其中令我感受最深的还是以下几个英雄人物。
先说诸葛亮。自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后,孔明就为了蜀国的基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至死方休。他上知天文,下通地理,神机妙算,足智多谋,足不出户便知天下大事;更兼能呼风唤雨,会六丁六甲之术。他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空城计、七星灯、七擒孟获、六出祁山、锦囊杀魏延诸葛亮真的是无所不能。尽管是出师未捷身先死,但能长使英雄泪满襟。
但是,人无完人,我认为诸葛亮也存在失误:
正如许多人想的那样,关于处理荆州问题,诸葛亮要承担一定的责任。荆州具有十分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所以,诸葛亮在隆中对刘备说: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赤壁之战曹操大败后,刘备乘机借得荆州,遂建立了家业。但在根基未稳,人心未定之时,正是由于诸葛亮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的战争策略,刘备令关羽取樊城、襄阳。这让老谋深算的曹操、孙权有机可乘,短短的几个月时间,荆州沦陷。我想孔明是难辞其咎。
除此之外,诸葛亮还在用人、育人等方面有所欠缺。但是诸葛亮毕竟是三国时期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他的高尚品德、恪守诺言、忠于职守,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称赞。
再论周瑜。一提起周瑜,人们总会认为他是心胸狭隘之辈,这都要拜罗先生的大作所赐。小说中为了塑造诸葛亮形象把周瑜当作了主要陪衬人物,未免有使他在大众心里的形象受到歪曲之嫌。小说中周瑜给人的印象是这样的。赤壁一役,周公瑾一战成名,达到了他人生光辉的最高点。与东吴霸主孙权成为连襟后,地位、名利、美人这些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他全都拥有了,的确算得上是上帝的宠儿。但天妒英才,虽然上天给了他世人想要的一切,却没有给他宽大的容人气量。出身显贵的他是不会体会到贫贱的滋味的,在他的头脑中,将相之才应该是历代相续的,就是这种愚蠢的思想意识让他无法接受布衣出身却又有雄才大略的诸葛亮。而他在东吴的地位和自身所具备的才能,又对诸葛孔明帮助刘备完成一统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必将对方除之而后快。
但翻开正史,周瑜并非像小说所描述的那样,倒反还是个完美之人。难怪有人会这样评论:一个刚柔相济的人物又有无可挑剔的优秀品格和令人赞叹的文武宏才,加之上天又特别偏爱给了他俊美的外貌,内外皆秀又风度翩翩,他称不上完美又有谁能称得上呢?用一句话形容周瑜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他可谓人如其名:周瑜就像他的名字一般如瑾似瑜,是一块完美无瑕的美玉啊!
最后谈关羽。关羽这个人物深入人心的程度大大超过了诸葛亮与周瑜。提起他,就会想起温酒斩华雄的故事;会想起许都护嫂、夜读《春秋》的佳话;会想起霸陵桥挑袍的典故;会想起千里走单骑的豪迈;会想起三国第一猛将败走麦城的辛酸和无奈;会想起
他虽然有勇少谋,但最重义气,所以,就被塑造成义的化身。他在后世的影响很大。武侯祠就在成都,而关帝庙则遍布大江南北,甚至海外。关羽在平民百姓心中成为正义的化身,世代相传,香火不断,这完全归功于《三国演义》的精彩刻画。关羽的道德模范比孔子、孟子更加普及、有效和重要。香港的警察以及黑社会人物都要设神坛拜关公,决不拜孔子,也不拜耶稣、不拜如来佛。小说人物成为大众宗教式崇拜的对象,这是全世界任何文学作品都做不到的。
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才感觉到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作者的写作能力,罗贯中把所有人物都描述得栩栩如生。这部小说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成功的人物形象刻画,尤其是对于诸葛亮、周瑜、关羽等人物形象的刻画。而以上几人也给了我很深的感受,他们很值得我借鉴学习。全书艺术上的造诣可谓登峰造极,历来评价很高。
天气很冷,还没有下雪,天气预报说有雪的,世间的一切显的格外的苍凉。也许是上帝睡着了,忘记了人间。周围的人和物都透着浅浅的忧伤,没有温度。所有的人都在等,等待那个银装素裹的世界的降临,等待雪的洗礼,那纯洁的心灵的慰藉,那一刻包括心灵都很纯粹,安安静静的。
记得去年的这个时节,没有这样的冷,但雪却早就来了,幸福。像个亲密的恋人般,陪伴所有人度过那个不太冷的时节。
明年的这个时候,这些曾经的朋友都身在何方,天南地北,世界都有他们的身影,因为未来的逼迫,那时候的我们有谁还记得那些曾经的朋友,没有悲伤,没有伤感,只是忘记了而已。
高考,这群人死亡的季节,愈来愈近。
面对死亡,有人提前离开,有人原地游离,也有人坦然面对,因为问心无愧。
我不曾想过,那一刻自己会在那里,也许我不属于这样的饿悲伤,谁还会在这悲伤的河流发现早已溺水的我,我想没有人,这世界本就是这样的残酷,没有温度。
许多的时候,我们都会天真地认为,我们的友谊会天长地久,也许真的有天长地久,有谁知道呢,友谊没有谁可以为你承担质量保险,当他没有保质期的时候,我们的友谊是悲哀还是幸运呢?
天气还是那养的冷,只是早已物事人非。
旅行还在继续,没有终点。
在这旅途中,悲伤、疼痛,无知与麻木一直都是我们的符号,
彩虹悬挂心头,幸福却永远追随。
人生路长,风霜雪雨留脸上,何去何从,曾有过几多快乐,几多惆怅。
题记
有人说,人生如梦,的确,天性与环境的差异,造就了不同的人,从而有了这个大千世界中形形色色的人。一生如梦,这梦境中有屈辱,有有贫困,有胆却,亦有光彩,有辉煌,有成功,可人经常感伤,时光流逝,岁月摧人老,叹息自己年过花甲竞未成一事,而有的人,志存高远,无论自己条件如何,总能以满腔热忱面对人生。如果要我们把各异人生分类,我想目前最先进的技术也难以解决。
我赞赏平凡的,能为人民做好事的人,无论事情大小,他们的形象是不朽的丰碑,激励了来者,鼓舞了后人。其实,人生在世,不只是因为高官厚禄,句可以成为满足,每个人的志趣是不同的,但只要对得起人,人民,对得起自己,那这一生就无撼。
我们讨厌虚伪的,只为自己谋名图利的人,他们不顾人民利益,无视法律的存在,从个人角度出发做事,实在是不应该呀,值得我们唾弃。当然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的种种坏事都记在我们的心里。
人们崇拜彪炳千秋的伟人,藐视臭名招着的伪君子。但是如果静下心来想一想,伟人与小人若缺一者,那么另一者是否依然会被我们崇拜或藐视呢?其结果该是如何?
唉,社会就是这个样子,奥妙,虚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