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填空:
(1)庄子,名 , 中期 国人,他继承并发展了 的思想,为 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2)《庄子》有 篇, 七篇 十五篇,《杂篇》十一篇,研究者的多认为 是庄子所作。
2.解释加点的词语:
秋水时至 百川灌河 不辨牛马
至于北海 东面而视 不见水端
始旋其面目 闻道百 以为莫己若者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轻伯夷之义者 子之难穷
则殆矣 大方之家
3.指出下列之的含义。
野语有之日( )我之谓也( ) 少仲尼之闻( )泾流之大( )
4. 古今异义
(1)百川灌河 古: 今:
(2)至于北海 古: 今:
(3)于是焉 古: 今:
5..一词多义
始 河伯始旋其面目 见 不见水端
始吾弗信 见笑于大方之家
闻 闻道百 面 东面而视
少仲尼之闻 伯始旋其面目
若 望洋向若而叹 少 少有大志
以为莫己若者 少仲尼之闻
之 泾流之大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吾非至于子之门/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
野语有之曰
我之谓也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而 顺流而东行
东面而视
望洋向若而叹
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
6.填空:
⑴《秋水》中写河伯骄傲自大的句子是 。
⑵由本文引出的两个成语是 、 。
7.翻译:
(1)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2)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
(3)始吾弗信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 。
8.给下列文字加标点:
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9.给选文划分层次并概括意思。
答: 。
10.本文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答:
。
参考答案:
1.周战国宋老子道家33内篇外篇外篇。
2.按时,黄河,面孔,见识,得大道的人
3. 这样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的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 (1)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2)望洋兴叹 贻笑大方 本意是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藐小,现在用来比喻要做一件事情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5.(1)认为天下的美都在自己身上。(2)俗语有这样的话:听说了许多道理,就以为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的,这是说我啊!(3)开始我不相信这一点。
6.天/,者/,也。
7. 课文可分两层。
第一层(开头至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写黄河的壮阔和河伯的骄傲自满。
第二层(顺流而东行至文末),写河伯见到大海后自叹弗如。
8. 这篇文章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大小都是相对的,告诫人们不能囿于己见而骄傲自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