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烛之武退秦师》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烛之武退秦师》片段,回答16~20题(每题2分,共10分)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6、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夜缒(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送下来)而出

B. 越国以鄙(偏僻)远

C. 行李(出使的人)之往来,共其乏困

D. 阙(使缺,损害)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17、以为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B.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C. 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D. 以为得之矣

18、下列句中其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君知其难也

A. 共其乏困 B. 又欲肆其西封 C. 吾其还也 D. 失其所与

19、对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B. 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C. 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D. 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20、烛之武劝说秦伯退师的理由,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秦军欲越过晋国并看不起远方的郑国,这实际上是很困难的事。

B. 相邻的晋国实力雄厚了,实际上自己的力量就削弱了,保留下郑国对秦也是会有好处的。

C. 秦对晋侯有过恩赐,但晋侯回国后就违背承诺,并迅速筑墙拒守。

D. 如让晋占领了郑,那么他们还要扩张势力,势必危及秦的安全,这种损秦肥晋的作法,实不足取。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B A C B A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且贰于楚也 贰:从属二主

B.共其乏困 共:同供,供给

C.失其所与,不知 与:结交,亲附

D.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破旧

15.下列句子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阙秦以利晋

A.越国以鄙远 B.敢以烦执事

C.焉用亡郑以陪邻 D.以其无礼于晋

16.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篇数语既点出战事爆发的原因,又暗示郑国有机可乘,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B.烛之武临危受命,体现出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也说明佚之狐对他的外交才能了解之深。

C.说退秦师是全文重点,烛之武似乎都在为秦国利益着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D.为了塑造烛之武的形象,本文集中笔墨重点表现烛之武如何说退秦师,而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一字未提。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4.D(敝:损害)

15.C(A.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B.介词,拿,用。C.连词,表目的。例句同。D.连词,因为)

16.D(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

阅览排行: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