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10 | 20 | 2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查看原题] 对下列句子的描写类型判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大概是一场梦吧!”他想,“过一会儿我肯定还会再变成一个人。”(心理描写) B: 猫突然一跃,径直朝他扑了过去,把他摔倒在地,跳到他身上。(动作描写) C: 那是一只大黑猫,脖子下面有个白斑点,皮毛平滑,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神态描写) D: 那些鸡没完没了地叫着:“他活该!他活该……”(语言描写) |
2、[查看原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疑问 玻璃 洪亮 声泪具下 B: 石蕊 齿轮 领域 沧沧凉凉 C: 事列 灵感 盘盂 追根求源 D: 单调 实验 鸿鹄 过犹不急 |
3、[查看原题] 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B: 因为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所以一定会兴旺起来。 C: 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 D: 我们虽然还是一天一天衰弱下去,但比起光吃草根野菜来毕竟好多啦。 |
4、[查看原题] 下列阅读名著的方法,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读书时,可以在页面的空白处随时写下自己的感触 B: 看到特别喜欢的段落,可以摘抄下来,并标注出来内容的页码 C: 遇到人物关系复杂的名著,可以不用理会人物的关系,往下读就行了 D: 读完一本书后,可以把全书的结构写下来,还可以写写作者在书中表达的一些想法 |
5、[查看原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王浩阅读了大量的小说、诗歌、散文以及文学名著。 B: 读世界名著,既能增长知识,又能启迪智慧。 C: 通过同学们的帮助,使小刚的语文水平大大提高。 D: 老班长一路上安定我们的情绪,增加我们的信心。 |
1、[查看原题] 给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绝”的解释:A.极,最; B.没有出路的; C.独一无二的; D.断绝。 ( 1 )法官和他的几个朋友逗他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________( 2 )波莉姨妈已经陷入了悲痛和绝望之中。________ ( 3 )大刚聪明好学,身怀绝技。________ | ||||||||||
2、[查看原题] 词语搭配。 特别的______ 基业 百年的______ 树 存活的______ 能量 依赖的______ 树苗 巨大的______ 心 | ||||||||||
3、[查看原题] 下列句子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填在后面横线上 ①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______ ②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______ 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______ | ||||||||||
4、[查看原题] 读拼音,写词语。
|
1、[查看原题] 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①,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注】①卷帘人:站在窗口卷帘子的侍女。 (《语文主题阅读》丛书六下——1) ( 1 )这首小令用精练的语言写了一段对话。其中“绿肥红瘦”是什么意思?请作简要赏析。( 2 )作者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2、[查看原题] 诗词阅读。 ( 1 )根据这首词的内容,作者写的应是________时节,表现了强烈的________之情。 ( 2 )阅读这首词,根据要求完成赏析。 词的上片,一个“________”字直接道出了作者的设想:有人知道春的去处,唤回与自己同住。词的下片,通过黄鹂“________”,写出了春天已过,初夏已来。整首词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________之情。 ( 3 )这首词运用的最明显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试分析这种手法使用的妙处。( 4 )这首词的下片充满了奇妙的想象和美丽悠长的情味,请对此进行阐述。 |
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有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________多忙,对我的问题________很感兴趣,________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急。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 1 )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他________多忙,对我的问题________很感兴趣,________耐心地讲给我听。
( 2 )从这组关联词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什么?父亲不肯轻易离开北京的原因是:________。这段语言描写,表现了李大钊________。
[查看原题]阅读欣赏,回答问题。格登少年时对虫子很感兴趣,很想成为研究它们的科学家,可是他实在太“笨”了。
那天,从伊顿公学加德姆老师手中,格登接过自己的成绩单,看了看,顿时满脸通红,羞愧不已。是的,这的确是一份令人尴尬的成绩单,分数惨不忍睹。各科成绩的总和不及人家的零头,尤其是理科,门门功课倒数,而生物学甚至在全年级250名学生中排倒数第一。加德姆老师给予的评语更加令人难堪,他说:“我相信你想成为科学家,但以你目前的学业表现,这个想法非常荒谬。你连简单的生物知识都学不会,根本不可能成为专家,对于你个人以及想教导你的人来说,这根本是浪费时间。”
拿着成绩单,格登郁闷极了,含着眼泪跑到了自己的“实验室”——那是学校一间闲置的小仓库,他课余时在那里饲养了很多毛毛虫。
忽然,一只蝴蝶在他眼前飞舞了几圈,扑落在成绩单上。格登不禁眼前一亮,这才注意到,原来他所饲养的毛毛虫好多已经变成蝴蝶,在仓房里翩翩起舞。他甚至注意到,一只蝴蝶正在从蛹壳中挣脱出来,那柔软皱缩的翅片,就在空中尽力地伸展着,虽然艰难,却很执着。格登深受感染,满心郁闷烟消云散。他想,我这只笨笨的毛毛虫,难道真如加德姆老师所说,不能羽化成蝶吗?
于是,他把差评成绩单放在自己房间的书桌上,用玻璃板压着。此后,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盯着它看上一会儿,明显是在与之较劲。
这样的举动,不止一次,也不止两次,是无数次;坚持了不止一年,也不止两年,而是六十四年……凭着一股倔强劲儿,格登发奋学习,刻苦钻研,一次又一次用实际成就向那份差评成绩单宣告:“你所说的不是事实!”中学毕业后,他考入牛津大学,攻读动物学;25岁那年,他成功克隆出一只青蛙而一举成名,被称为“克隆之父”;79岁时,因为巨大的专业成就,他荣获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1 )“惨不忍睹”的意思是________。在文中表现在哪些地方?用横线画出来。要求:
①语句通顺,书写规范、整洁。
②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感情真实。
③如果在事情发展的过程中,情感有所变化,要把情感的变化也写清楚。
④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字数在45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