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江边的亭子,背衬着天际的残霞和树木。平坦的沙岸上芳草簇簇,弥漫着淡淡的烟雾。行人跳下马来,把坐骑在杨柳荫中拴住。夕阳西下,近水近山,各有村庄和人家的居屋。
注释
①阳关:地名,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南。这里泛指边远地区。
②红尘:闹市的飞尘,形容繁华。
③阑干:即栏杆。
【作品鉴赏】
《【越调】天净沙·闲题》意境苍凉,用前两句作静景铺陈,第三句为全曲的中心
此曲共四首,前三首为:"长江万里归帆,西风几度阳关。依旧红尘满眼。夕阳新雁,此情时拍栏杆。""楚云飞满长空,湘江不断流东。何事离多恨冗?夕阳低送,小楼数点残鸿。""数声短笛沧州,半江远水孤舟。愁更浓如病酒。夕阳时候,断肠人倚西楼。"四首皆含"夕阳"二字,而互无密切的联系,可见作者的"闲题",是类似于画家就某一灵感作随意素描式的试笔。以"夕阳"为背景,便决定了作品意境的苍凉基调。
这首小令写的是夏末秋初的江乡风景。前两句是静景的铺陈,由最远处的"江亭"、"远树"、"残霞",到中景的"淡烟"、"芳草"、"平沙",于开阔的意象中融入了苍茫的情思。这种排比景物、组合层次来汇总印象的手法,在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及白朴《天净沙·秋》中已有先例,作者无疑是受到他们的影响。但第三句就迅速将镜头拉近,出现了具有人物身影与动态的特写,句法也发生了变化。这就自然而然使这一句成为全曲的中心,引人瞩目和深味。
《【越调】天净沙·闲题》采用由情景交融而至以景导情写作手法,令人咀嚼无穷
"绿柳阴中系马",并无进一步的交代,作者甚至不提示系马者的身份。但因前两句充溢着旷远、清寂和苍凉的气氛,其惯性便决定了思维的导向。可知此处的"系马"决不是一种轻快、得意的举动,其行为者也必然别有隐衷。这就使读者可以意识到那是一位行客游子,风尘鞅掌;柳阴系马,为的是得到暂时的歇息,或者是一种无奈的寻觅。由情景交融而至以景导情,这正是作品妙味的表现。
末两句又返回绘景。"夕阳"的加入增添了画面的苍凉,"水村山郭人家"则证实了第三句中主角身份的推论。而这样一来,游子的漂泊与人家的安居又形成了意质上的对比。"绿柳阴中系马"本身也成为大块空间中的一景,而客愁旅恨,则在水村山郭、夕阳人家的静景中弥散开来。情景又一回交融,此时的悲凉足以撼动人心,"闲题"的妙味,也就更觉咀嚼无穷了。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上片词人写景,一出手将我们带入"晴雨江风吹万里,云鹤怡怩追洗礼"两句,江风习习,风景宜人,使人看到雨后日出晴空万里美丽景象,这一雨一晴,也让天边的云鹤在万里江天上,翩翩起舞,嘻气追逐,接受大自然的洗礼。不由使人倍感人与鸟对自然的向往。更应了张志和(渔歌子)中"斜风细雨不须归,"的另类感受。"洗礼"一词,在人们的现实中,一用于西方教堂,二用于大自然。前者为宗教,后者为自然。中国人千百年来都信奉大自然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