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古诗词 > 先秦

良耜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畟畟良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实函斯活。或来瞻女,载筐及莒,其饟伊黍。其笠伊纠,其镈斯赵,以薅荼蓼。荼蓼朽止,黍稷茂止。获之挃挃,积之栗栗。其崇如墉,其比如栉。以开百室,百室盈止,妇子宁止。杀时犉牡,有捄其角。以似以续,续古之人。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做迩的天”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犁头入土真锋利,
先到南面去耕地。
百谷种子播田头,
粒粒孕育富生机。
有人送饭来看你,
挑着方筐和圆篓,
里面装的是黍米。
头戴手编草斗笠,
手持锄头来翻土,
除草田畦得清理。
野草腐烂作肥料,
庄稼生长真茂密。
挥镰收割响声齐,
打下谷子高堆起。
看那高处似城墙,
看那两旁似梳齿,
粮仓成百开不闭。
各个粮仓都装满,
妇女儿童心神怡。
杀头黑唇大黄牛,
弯弯双角真美丽。
不断祭祀后续前,
继承古人的礼仪。

注释
⑴畟(cè)畟:形容耒耜(古代一种像犁的农具)的锋刃快速入土的样子。
⑵俶(chù):开始。载:“菑(zī)”的假借。载是“哉声”字,菑是“甾声”字,古音同部,故可相通。菑,初耕一年的土地。南亩:古时将东西向的耕地叫东亩,南北向的叫南亩。
⑶实:百谷的种子。函:含,指种子播下之后孕育发芽。斯:乃。
⑷瞻: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认为当读同“赡给之赡”。瞻、赡都是“詹声”字,古音同部,故可相通。女:读同“汝”,指耕地者。
⑸筐:方筐。筥(jǔ):圆筐。
⑹饟(xiǎng):此指所送的饭食。
⑺纠:指用草绳编织而成。
⑻镈(bó):古代锄田去草的农具。赵:锋利好使。
⑼薅(hāo):去掉田中杂草。荼蓼:两种野草名。
⑽止:语助词。
⑾挃(zhì)挃:形容收割庄稼的磨擦声。
⑿栗栗:形容收割的庄稼堆积之多。
⒀崇:高。墉(yōng):高高的城墙。
⒁比:排列,此言其广度。栉(zhì):梳子。
⒂百室:指众多的粮仓。
⒃犉(rǔn):黄毛黑唇的牛。
⒄捄(qíu):形容牛角很长。
⒅姒(sì):通“嗣”,继续。

 

【作品鉴赏】

《周颂·良耜》全诗一章,二十三句。是当时农业大发展的真实写照

《周颂》中的《良耜》与前一篇《载芟),是《诗经》中的农事诗的代表作。《毛诗序》云:“《载芟》,春藉田而祈社稷也。”“《良耜》,秋报社稷也。”一前一后相映成趣,堪称是姊妹篇。
《良耜》是在西周初期也就是成、康时期农业大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诗的价值显而易见。众所周知,周人的祖先后稷、公刘、古公亶父(即周太王)历来形成了一种重农的传统;再经过周文王、周武王父子两代人的努力,终于结束了殷王朝的腐朽统治,建立了以“敬天保民”为号召的西周王朝,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奴隶从事大规模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良耜》正是当时这种农业大发展的真实写照。在此诗中,已经可以看到当时的农奴所使用的耒耜的犁头及“鎛(锄草农具)”是用金属制作的,这也是了不起的进步。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的最大特色是“诗中有画”。
全诗一章到底,共二十三句,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从开头到“黍稷茂止”十二句,是追写春耕夏耘的情景;第二层,从“获之挃挃”到“妇子宁止”七句,写眼前秋天大丰收的情景;第三层,最后四句,写秋冬报赛祭祀的情景。
诗一开头展示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春耕夏耘的画面:当春日到来的时候,男农奴们手扶耒耜在南亩深翻土地,尖利的犁头发出了快速前进的嚓嚓声。接着又把各种农作物的种子撒入土中,让它孕育、发芽、生长。在他们劳动到饥饿之时,家中的妇女、孩子挑着方筐圆筐,给他们送来了香气腾腾的黄米饭。炎夏耘苗之时,烈日当空,农奴们头戴用草绳编织的斗笠,除草的锄头刺入土中,把荼、蓼等杂草统统锄掉。荼、蓼腐烂变成了肥料,大片大片绿油油的黍、稷长势喜人。这里写了劳动场面,写了劳动与送饭的人们,还刻画了头戴斗笠的人物形象,真是人在画图中。

 

《周颂·良耜》最大特色是“诗中有画”,一章到底,分为三层

在秋天大丰收的时候,展示的是另一种欢快的画面:收割庄稼的镰刀声此起彼伏,如同音乐的节奏一般,各种谷物很快就堆积成山,从高处看像高高的城墙,从两边看像密密的梳齿,于是上百个粮仓一字儿排开收粮入库。个个粮仓都装满了粮食,妇人孩子喜气洋洋。“民以食为天”,有了粮食心不慌,才能过上安稳的日子。这可说是“田家乐图”吧!
另外,这首诗用韵或不用韵,依据内容的需要而作灵活处理,也是它的一大特色。“畟畟良耜,俶载南亩”,开头两句都用韵,“耜”、“亩”叶之部韵。接着“播厥百谷,实函斯活”两句,却是无韵句。“或来瞻女,载筐及筥,其饟伊黍”三句描写妇女、孩子到田间送饭,句句用韵,“女”、“筥”、“黍”叶鱼部韵,节奏明快。“其笠伊纠,其鎛斯赵,以薅荼蓼。荼蓼朽止,黍稷茂止。”这五句写夏日耘苗的情景,句句用韵,“纠”、“赵”、“蓼”、“朽”、“茂”是幽宵合韵,节奏也明快。“获之挃挃,积之栗栗。其崇如墉,其比如栉,以开百室。百室盈止,妇子宁止。”这七句描写秋天农业大丰收情景,除“其崇如墉”一句不用韵外,其余句句用韵,“桎”、“栗”、“栉”、“室”叶质部韵,“盈”、“宁”叶耕部韵,同样节奏明快。最后四句,除中间两句“角”、“续”叶屋部韵外,其余两句均无韵。

作者介绍

佚名
佚名,亦称无名氏,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在汉语中,常用张三、李四、某君、某某、李桑、某甲、子虚乌有等暂时用作为无名氏的名字。另外,陈小明、陈大文,常见于香港影视。佚名...
评论(235人参与,136条评论)
网友 ゆ那是我的泪 的原文1

荼蓼朽止,黍稷茂止什么意思?有知道的吗?

网友 未语先笑つ 的原文1

这诗的美,好比美丽的女人,不能分析,只能品啊!如果女人被拆分为皮,肉,血和骨头,还会有那么美吗?

网友 来世〃我带你穿越 的原文1

这只不过是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具备了扎实的功底,在此基础上,心中的激情恰与眼前的实景交汇,顿时撞击出思想的光芒,笔下写出来的诗句,竟是可遇不可求的天籁之音。例如这结句的“手提落

网友 歇斯底里 的原文1

我喜欢;风景、心境、风格,我喜欢。

网友 年少轻狂 的原文1

这诗的有才就在于,诗作结构严谨,首尾衔接,一二句承接稳而七八句转结妙,中二联对仗工整,且颌联写实而颈联入虚,虚实相济恰到好处。层次展开脉络分明,开合有致笔力停当,收结之雄浑豪爽直有王昌龄边塞诗的那种气魄。

网友 脑海的记忆 的原文1

畟畟良耜,俶载南亩真是让我感叹啊!

网友 随便 的原文1

用词精辟,寓意明确令人信服。

网友 如此爱ゝ 的原文1

杀时犉牡,有捄其角,如作者亲临,真实生动,很有现场感!

网友 冰公主 的原文1

很精练的品评,老诗新意,尽发乎于肺腑。

网友 记忆是阵阵花香。 的原文1

直抒胸意,文笔精炼,词句工整

网友 卑微的承诺 的原文1

其崇如墉,其比如栉直抒胸意,文笔精炼,词句工整。

获之挃挃,积之栗栗文笔犀利,诙谐耐人寻味。

以似以续,续古之人,这句读来饶有兴趣,品味十足。

网友 个寂寞旳兲 的原文1

其笠伊纠,其镈斯赵,以薅荼蓼,写到我心里了

网友 鲨鱼爱上美人鱼ゝ 的原文1

或来瞻女,载筐及莒,其饟伊黍意境太深了

网友 非礼×勿视 的原文1

以开百室,百室盈止,妇子宁止,文辞典雅,情景交融,意蕴飘逸,温婉凄清,词和韵美。

网友 非主流(∥?)啥玩意︾ 的原文1

播厥百谷,实函斯活,这句妙不可言

网友 ◆小哲___落寞ゞ 的原文1

实属寻常。难能可贵的是,这么多对子,既对且工,炉火纯青,天衣无缝,至真至美。

格律严谨言淺意深更易引起共鸣

网友 天然呆智仅限于此 的原文1

点赞!

【佚名的名句】
【诗词点击排行榜】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