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古诗词 > 五代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朝代:五代     作者:李煜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为你、唱首歌”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往事回想起来,只令人徒增哀叹;即便面对多么美好的景色,也终究难以排遣心中的愁苦。
秋风萧瑟,冷落的庭院中,爬满苔藓的台阶,触目可见。门前的珠帘,任凭它慵懒地垂着,从不卷起,反正整天也不会有人来探望。
横江的铁锁链,已经深深地埋于江底;豪壮的气概,也早已付与荒郊野草。
傍晚的天气渐渐转凉,这时的天空是那样的明净,月光毫无遮拦地洒满秦淮河上。
注释
词语注释
①藓侵阶:苔藓上阶,表明很少有人来。
②一任:任凭。吴本、吕本、侯本《南唐二主词》、《花草粹编》作“一行”。《续选草堂诗余》、《古今词统》作“一片”。粟本《二主词》、《历代诗余》、《全唐诗》作“桁(héng)”。一桁:一列,一挂。如杜牧《十九兄郡楼有宴病不赴》:“燕子嗔重一桁帘。”
③终日谁来:整天没有人来。
④金锁:即铁锁,用三国时吴国用铁锁封江对抗晋军事。或以为“金锁”即“金琐”,指南唐旧日宫殿。也有人把“金锁”解为金线串制的铠甲,代表南唐对宋兵的抵抗。众说皆可通。锁:萧本、晨本《二主词》作“琐”。侯本《南唐二主词》、《花草粹编》、《词综》、《历代诗余》、《全唐诗》作“金剑”。《续选草堂诗余》、《古今词统》作“金敛”。《古今词统》并注:“敛,一作剑。”按:作敛不可解,盖承“金剑”而误。
⑤已:《草堂诗余续集》、《古今词统》作“玉”。《古今词统》并注:“玉,一作已。
⑥”蒿莱:蒿莱,借指野草、杂草,这里用作动词,意为淹没野草之中,以此象征消沉,衰落。
⑦净:吴讷《百家词》旧抄本、吕本、侯本、萧本《南唐二主词》、《花草粹编》、《词综》、《续集》、《词综》、《全唐诗》俱作“静”。
⑧秦淮:即秦淮河。是长江下游流经今南京市区的一条支流。据说是秦始皇为疏通淮水而开凿的,故名秦淮。秦淮一直是南京的胜地,南唐时期两岸有舞馆歌楼,河中有画舫游船。
 

【作品鉴赏】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诗词上片起句“往事只堪哀”,表现出眼前景物而写孤苦的凄凉心境
起句“往事只堪哀”,将全篇基调定出,并凝结到一个“哀”字上。这“哀”是如此深重,以至于“对景难排”。本来“对景难排”就在说无人可以倾诉,只好独自面对景物,希望能作排遣,在诉说哀痛深重的同时,已有孤独之意。由此拈出“难”,是说孤苦之深,面对景物也无法排遣。更接以“秋风庭院藓侵阶”,用苔藓满地写无人造访,用庭院秋风写空旷凄凉,景色已然寂寞,孤苦唯见深重。这样便将人的孤独写得很具体,很形象,那内心的哀伤,非但是“难排”,“对景”更是徒然增痛而已。时当秋天,是枯索萧瑟之季;身在庭院,有高墙围困之难。而在这小院中,秋风吹过,树叶黄落,唯一的绿色就是蔓延生长的苔藓,那层暗绿一直爬到了进入堂室的台阶上,看着令人心酸。刘禹锡的《陋室铭》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名句,表现高逸脱俗的文人雅趣。这里写苔藓,是说生活的孤寂,在寒瑟的秋天虽然有这一点绿色,却是长年没有人行走的痕迹,尤增悲哀。于是作者“一任珠帘闲不卷”,既然“终日”都无人来。“一桁”写索性,不是痛快的豪放,而是无奈的放弃。“闲”写门帘长垂的状态,实指自己百无聊赖的生活处境,既不是“一帘风月闲”(《长相思》)的悠闲,也不是“同醉与闲平,诗随羯鼓成”(《菩萨蛮》)的闲散。上片就眼前景物而写孤苦的凄凉心境。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下片转折而起,以“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悲悼国家破灭、身陷为虏的遭遇

下片转折而起,以“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悲悼国家破灭、身陷为虏的遭遇。想当年,身为君主,群臣俯首,宫娥簇拥,有过颐指气使的威严,有过春花雪月的风流,而所有的繁华与富贵都一起随着金陵的陷落而烟消云散,化为了乌有。此时徘徊庭院,往事无限,看秋夜天高,秋月澄明,那金陵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却不再是往日的气象。南唐已破灭,君主成囚虏,秋月还是那轮秋月,只是“空照秦淮”而已。这里的“玉楼瑶殿影”,可以分作两层理解。第一层是指秦淮河边的旧时宫苑,映照在月光下,投影在河水中,却是有楼影而无人影,重在一个“照”字。第二层是指神话传说中的月宫,华丽壮观却虚无缥缈,就像此刻记忆中的故国宫苑,重在一个“空”。就第一层讲,作者是凭着想象回到旧地,就第二层讲,则作者是在当地望月而遥寄哀思。这两层意思就将一人而两地的情思通过一轮秋月糅合到一起,“空照”不仅在秦淮的楼阁,也在汴京的人一心。“空照”的感受中有无尽的心酸与哀苦。
这首词写当前的孤寂,与往日的繁华相对,不过不是直接道出,而是借景抒情。上片景色“秋风庭院藓侵阶”,写得寒瑟凄惨;下片景色“晚凉天净月华开”,虽然清冷,却是一片澄明。这两处景色,一明一暗,又一在白日,一在夜晚,就构成了双重的联系。在格调上是现在与过去的对比,在时间上则是日以继夜的相承。因此,“对景难排”不仅是说眼前景,而且是指所有的景物,无论四季,无论日夜,都不能为孤苦的作者排遣悲哀,不说“往事只堪哀”,用其他的话也是无法表达出悲哀的。
 

【名家点评】
沈际飞《草堂诗余续集》卷上:此在汴京念秣陵事作,读不忍霓。
陈廷焯《大雅集》卷一:起五字极凄婉,而来势妙,极突兀。陈廷焯《云韶集》卷一:起五字凄婉,却来得突兀,故妙。凄恻之词而笔力精健,古今词人谁不低首。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藓阶帘静,凄寂等于长门,“金锁”二句有铁锁沉江,王气黯然之慨。回首秦淮,宜其凄咽。唐人《浪淘沙》,本七言断句,至后主始制二段,每段尚存七言诗二句,盖因旧曲名而别创新声也。原注谓此词昔已散佚,乃白池州夏氏家藏传播者。
唐圭璋《李后主评传》:他自迁宋都后,自然是事事不得自由。他看不见江南的人物风景,他也挽不回过去的青春。仅仅有自由的梦魂,时时去萦绕他的故国。他的词说:“往事只堪哀(略)”,“无言独上西楼(略)”。可想见他孤独的悲哀。李易安所谓“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生活,也正是他的写照。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念秣陵。上片,白昼凄清状况,哀思弥切。起两句,总括全篇。“秋风”一句,补实上句难排之景。秋风袅袅,苔藓满阶,想见荒凉无人之情,与当年“春殿嫔娥鱼贯列”之盛较之,真有天渊之别。“一桁”两句,极致孤独之哀。后主人汴以后之生活,于此可见。换头,自叹当年之意气都已销尽。“晚凉”一句,点月出。“想得”两句,因月生感,怅望无极。月影空照秦淮,画出失国后惨淡景象。
詹安泰《李璟李煜词》:这是李煜抒写入宋后怀念南唐的一种哀痛的心情。前后段都先以无比怨愤的声调冲激而出,然后通过具体的生活现象和内心活动来表达当时十分难堪的情况。前段写风景撩人,而珠帘不卷,无谁告语,是日间生活的难堪。后段写天清月白,想起秦淮河畔的楼殿,只有影儿投入河里,一切繁华旧事,都成空花,是夜间生活的难堪。日夜并举,用突出的形象,作高度的概括。

作者介绍

李煜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
评论(235人参与,136条评论)

这首诗好美啊

对称美、均衡美、和谐美、修辞美、意境美

网友 灬花谢丶谁哭泣 的原文1

很好很不错大家都来看看吧

网友 落幕の蕜傷 的原文1

儿庄大捷,相信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知道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最可以扬眉吐气的一场漂亮战役。在历时近半个月的激战中,共歼灭日军1万余人。为此,中国军队也付出了巨大牺牲,参战部队46万人,伤亡、失踪7500人。这场战役,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必胜信

网友 遇之表白 的原文1

太有诗意了,有韵,喜欢

网友 我不想逃 的原文1

且载图明示。笔锋遒劲,语句铿锵。

网友 一个纠结的小男人 的原文1

对称美、均衡美、和谐美、修辞美、意境美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这句真好

网友 空格 的原文1

诗人一下笔就不同凡响,“弹痕”二字先把人带进一个具体的实在的叙述场景,似乎那地方硝烟还在,读者凭借自己的想象就可以浮现一个昔日战场的遗迹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如作者亲临,真实生动,很有现场感!

网友 刨根问底、拦不住 的原文1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这句读来饶有兴趣,品味十足。

网友 ∝空洞的美 的原文1

一直在学诗 从小就学诗 很有意思

网友 ╄→简简单单&iove 的原文1

晚凉天净月华开,这句意境把握的太好了,不服不行啊!

网友 只言片语 的原文1

有木简短一点的赏析

网友 ^:情人节的西兰花 的原文1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我最喜欢这句

网友 你明白逃不过。 的原文1

秋风庭院藓侵阶,文辞典雅,情景交融,意蕴飘逸,温婉凄清,词和韵美。

【李煜的名句】
【诗词点击排行榜】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