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译文
吴王宫里色偏深,一簇纤条万缕金。
不愤钱塘苏小小,引郎松下结同心。
注释
⑴吴王宫:此指吴王夫差为西施所造的馆娃宫,今江苏苏州西南灵岩山上有灵岩寺,即其故址。宫中多柳,故言“色偏深”。
⑵不愤:不怨。一解为不服。苏小小:南齐时钱塘名妓,才倾士类,容华绝世,其家院多柳。
⑶“引郎”句:言苏小小多情,曾结同心于松柏树下。古乐府《苏小小歌》:“我乘油壁车,郎乘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西陵在钱塘江之西。今浙江嘉兴县西南有苏小小墓。结同心:用锦带制成的连环回文结,表示恩爱之意,又称“同心结”。李贺《苏小小墓》诗:“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此词引用苏小小的故事,意思是柳色与松色同青,柳也是多情之物,而苏小小不在柳下结同心,而引入松下,柳岂不怨乎?然柳却“不怨”,可见柳之情更深厚也。白居易有《杨柳枝》词十首,现录二首与此词意境相似者:“苏州杨柳任君夸,更有钱塘胜馆娃。若解多情寻小小,绿杨深处是苏家。”“苏家小女旧知名,杨柳风前别有情。剥条盘作银环样,卷叶吹为玉笛声。”
【作品鉴赏】
《杨柳枝五首·其二》这首词是借柳咏情,因柳有分别之意,而松柏是坚贞不渝的象征,据此“不愤钱塘苏小小,引郎松下结同心”还可理解为羡慕甚至嫉妒之意
这首词是借柳咏情。一、二句写柳色,一簇簇,一条条,如缕如金,形象娩媚。三、四句是借题发挥,写柳色与松色一样,而苏小小偏偏要在松下与郎定情,却不在柳下,对此,一般有情之物都将怪怨苏小小厚此薄彼。而词中的柳却“不愤”,可见柳之宽厚温柔,能对苏小小之情的体谅。从咏柳中,也称道了人的情操。此词提到馆娃宫和苏小小,周啸天教授认为是说苏州之柳胜于钱塘,似乎与白居易的《杨柳枝》词唱着反调。前两句是说吴王宫柳非常繁富。后两句是说,要是钱塘的柳色更好,苏小小就不会约郎到松柏之下去“结同心”了。周啸天把“不愤”解为不服,认为词人是根据古乐府《苏小小歌》,对白词进行了反讽,词意是说苏州宫柳胜于杭州。当然,此词意味还不止于此。它可以引起读者更多的联想。因柳有分别之意,而松柏是坚贞不渝的象征。据此“不愤钱塘苏小小,引郎松下结同心”还可理解为羡慕甚至嫉妒之意。这就是诗词的“味外味”。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古代诗人大都追求创新,力求从新的角度和视野观察、描写事物,力求有新的体验,能给人以独特的启示。诗人在创作“佳句”和“惊人之语”时能体验到一种高峰的快感。如李清照的《如梦令》词中的“绿肥红瘦”,是善于观察而酝酿出来的独特的描述,给人以新颖、别致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