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亲戚共一处,子孙还相保。
觞弦肆朝日,尊中酒不燥。
缓带尽欢娱,起晚眠常早。
孰若当世士,冰炭满怀抱。
百年归丘垄,用此空名道!
【作品鉴赏】
《杂诗·丈夫志四海》通过描写作者对“亲戚共一处,子孙还相保。”乐事种种,发舒自由生活之欢欣情趣
淳真之性情与自然之语言,是陶诗之体和用。其性情之淳真,乃包涵着深刻丰富的思想;其语言之自然,亦出自炉火纯青的功夫。钟嵘《诗品》称最高造诣的诗歌,当“使味之者无极”,唯陶诗最是如此。陶渊明这《杂诗十二首》之第四首“丈夫志四海”,发舒自由生活之欢欣情趣,语甚旷达,其意蕴,则深具一种执著、严肃的人生态度。“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起笔两句即是一人生态度之对比,为全诗举纲。“丈夫”即下文“当世士”,“志四海”言其进取心。渊明自己,则异乎“丈夫”之志,而但愿“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此借用《论语·述而》语)。以下六句,便展开抒写其乐事种种。“亲戚共一处,子孙还相保。”亲人相聚,子孙相保,首先意味着的是弃官还家,可见渊明对于做官看得轻,对于骨肉之情、天伦之乐看得重。“亲戚共一处”之“一处”,与《归去来辞》“悦亲戚之情话”之“悦”,皆情见乎辞。“子孙还相保”之“相保”,尤须体会。当晋宋之际,杀戮、战争,年年岁岁,无休无止,能够子孙相保,便非寻常事情,而是至为真实的幸事、乐事呵。“觞弦肆朝日,尊中酒不燥。”清陶澍注云:“燥,干也。与孔文举‘尊中酒不空’意同。”杯酒弦歌,以消时日,杯中之酒,尤喜不空。
《杂诗·丈夫志四海》暗喻自己弃官归隐后,从心所欲的自由生活,表达了独立自由的人生,才是真实不虚的人生
这在诗人,又是一份乐事。若是在官拘束,又哪得如此畅快。透露个中消息,尤其在于下面两句。“缓带尽欢娱,起晚眠常早。”“缓带”二字便不可轻易放过。萧统《陶渊明传》所记那著名的故事:渊明为彭泽令,“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至于“尽欢娱”三字,则概言此六句所写一切乐事。下句“起晚眠常早”,若理解为懒散,却是不妥。《归园田居》云:“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渊明之勤劳如此。此二句言不修边幅,无拘无束,早睡晚起,乐在其中,实意味着永远摆脱宦游场中“应束带见之”、“违己交病”之种种烦恼。以上六句所写,皆至寻常事,却又是至真实之事,皆喻说着弃官归隐之后,不再丧失自我,喻说着自由。一个依自不依他,从心所欲的人,是真正快活的人。“孰若当世士,冰炭满怀抱。”意思是:哪像当世士人们,内心充满了矛盾冲突,有如冰炭相加那样!“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澍注《靖节先生集》附录引朱熹语)其中那些能诗之士,作起诗来,也是“志深轩冕,而泛咏皋壤;心缠机务,而虚述人外”(《文心雕龙·情采》)。当时士风虚妄不实如此。“冰炭满怀抱”一语,实一针见血。“百年归丘垄,用此空名道。”明何孟春注云:“谢灵运《吊庐陵王》诗‘一随往化灭,安用空名扬’,意同。”解得甚是。人生一世,终归坟墓,不须称扬空名。空名,正是当世士们所追逐的标的。追逐空名的人生,终是丧失自我的人生。独立自由的人生,才是真实不虚的人生。两种人生之价值,谁正谁负,诗中已揭示得明白。
《杂诗·丈夫志四海》表达了作者自由生活之欢欣情趣和执著、严肃的人生态度
回顾首句“丈夫志四海”,原来是微婉之语。“冰炭满怀抱”的“当世士”,实在算不上真文夫。其所谓“四海志”,不过是“志深轩冕”、“招权纳货”之私。其名实之不合,又何啻冰炭。渊明本是“猛志逸四海”之人,可是在晋宋之际那一乱世,一位正直的士人往往连自己生命也无法保全,就不必论实现天下之志了。退出黑暗政治,不与同流合污,保全独立自由之生命、人格,此便是一种至为真实可贵之志。透过全诗的旷达之语,可以体会到渊明严肃的人生态度。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殇弦肆朝日,尊中滔不燥文笔犀利,诙谐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