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古诗词 > 魏晋

铜雀台赋

朝代:魏晋     作者:曹植

从明后而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天云垣其既立兮,家愿得而获逞。
扬仁化于宇内兮,尽肃恭于上京。
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
休矣美矣!惠泽远扬。
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晖光。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年寿于东王。《三国志》版

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
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
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
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云天亘其既立兮,家愿得乎双逞。
扬仁化于宇宙兮,尽肃恭于上京。
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
休矣美矣!惠泽远扬。
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辉光。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君寿于东皇。
御龙旗以遨游兮,回鸾驾而周章。
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
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三国演义》版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我想要的,你一直不懂#”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跟随丞相,游春观景,登上了铜雀台,欢娱之情油然而生。
仰脸望天,天空显得无比开阔,低头看地,地上记载着丞相的伟绩.
这真是个雄伟而高大的建筑,两边的高台好似漂浮在太空。
美丽的飞阁高接云天,远远地连着西城。
可以看到漳河之水曲弯流长,亦可看到座座花园郁郁青青。
(在这里)左右还有另两座高台,台上有龙凤的金玉雕像。①
而东西两侧又有两座高桥,如同空中彩虹一般。
(在这里)低头可看到皇都的宏大壮丽之美,抬头则见云霞的轻慢浮动之美。
(于高台上)喜悦于众多才子的争相荟萃,好似周文王梦见飞熊而得太公望。②
(如此得意之下)仰头享受春风的温暖轻柔,闻听春季百鸟那宛如幼婴哭泣般的嘤嘤鸣叫。
直达天云的高台既然都已经立起来了,那么家父的愿望必定能实现!
对天下施以仁政,使得人们对京都倍加恭敬。
这样还要说只有齐桓公和晋文公所治理的才算是盛世,这种人岂明白到底何为圣明之君?
就(像家父管理的)这样已经很好了!恩惠和恩泽已经远扬于天下了!
这般成功地辅助了皇帝,安定了四方啊!
(家父)顺天地的规律而行,其辉煌的光芒如同日月一般!
(这般人物)应该永远尊贵而没有终止的一天,其地位会和东皇太一般,其年岁也会和东皇太一一样长寿③
(他会)拿着龙旗遨游天地,驾着鸾车周游浏览。
其恩德广布五湖四海,美好的事物越来越多,百姓也安康。
希望这台子永远牢固,快乐的心情永远都不会结束。

注释
①龙凤的金玉雕像:原文里的玉龙与金凤指的是铜雀台旁边的另两座高台,一为冰井台,一为金凤台,曹植谓之玉龙与金凤。
②周文王梦见飞熊而得太公望:太公望即姜太公。传闻周文王梦见奇像,译梦为“虎生双翼为飞熊,必有贵人相助”,后来果然有姜太公相助。曹植此说是指家父必有贵人相助,得以成大业。
③东皇太一:是汉代人崇敬的太阳神,是《九歌》中最高天神,人首鸟身。

【作品鉴赏】

《铜雀台赋》是东汉末年曹植在今河北省邯郸市临漳邺城铜雀台落成时所作,为汉赋中的经典作品,文辞华美
建安十五年,曹操击败袁绍及其三子,并北征乌桓,平定北方。于是在邺建都,于漳河畔大兴土木修建铜雀台,高十丈,分三台,各相距六十步远,中间各架飞桥相连。然后曹植做出这部作品。

  曹操听后大为赞赏,封其为平原侯,并勉励说:“吾昔为顿丘令,正值二十初度,思当时所行,无愧于今。今汝已长成,可不勉哉!”
 

作者介绍

曹植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于东武阳(今山东莘县),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曹植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
评论(235人参与,136条评论)
网友 记忆、格式化 的原文1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nice

网友 友情and爱情 的原文1

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休矣美矣!惠泽远扬太美妙了

网友 纯情小怪兽丶 的原文1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晖光经典语句,必须收藏!

网友 蒲公英的半海 的原文1

欢迎诗友,请茶。以文字为桥,交流快乐。

网友 落幕の蕜傷 的原文1

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这句意境把握的太好了,不服不行啊!

网友 一个纠结的小男人 的原文1

我要背下来。

网友 独守1份记忆 的原文1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君寿于东皇,这句妙不可言

网友 用微笑、帶濄 的原文1

扬仁化于宇宙兮,尽肃恭于上京good

网友 瘦尽灯花 的原文1

从明后而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诗情画意啊

网友 冇伱、旳黑夜 的原文1

“撩开”和“驶入”两个动词用得特别精准,动感相当强烈,正符合电动快艇这一物象。

网友 魅眸(▲)2ou1 的原文1

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点个赞!

网友 默落丶此釹孓 的原文1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如品美酒

网友 冷色咖啡♥ 的原文1

云天亘其既立兮,家愿得乎双逞我就会这句

网友 扯出’微笑 的原文1

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尼玛,太赞了

网友 腐败着莪德高调. 的原文1

《三国志》版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辞工韵美,立意优雅。

网友 沵的笑眸 的原文1

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如品美酒

网友 自顾自乐 的原文1

能营造出一种艺术氛围、艺术境界,能给人以审美体验。这是各种艺术作品共性的要求。

网友 这个女人我爱定了╰ 的原文1

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写到我心里了

网友 花╮χ缘灭 的原文1

扬仁化于宇内兮,尽肃恭于上京怎么写出来的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如一杯浓酒,越品越香。

网友 ︶ ̄伪装°sunshin 的原文1

字句也不多,均简短精炼,却能描述动人的场景,抒发深切的情感,表达独到的见解,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和鉴赏的空间。诗词正因为简短,促使作者必须反复推敲、琢磨,所谓“新诗改罢自长吟”。因此,不少诗词名作,其遣字用词,极为妥贴、精致,令人拍案叫绝。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僧敲月下门”等。诗词唯其简短精炼,读之朗朗上口,也便于背诵、记忆和流传。

网友 迷人的危险。 的原文1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辉光真是让我感叹啊!

网友 不复返的恋爱 的原文1

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千古名句

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我喜欢

网友 热气球い 的原文1

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三国演义》版什么意思?有知道的吗?

网友 未來、峩們怎樣走╮ 的原文1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词工律正,珠玑含泪,句句憾心。

网友 ご愛老虎油ミ↗ 的原文1

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我要背下来。

网友 忘不下那伤。 的原文1

御龙旗以遨游兮,回鸾驾而周章意境太深了

网友 类似爱情 的原文1

既叙事,又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恰如一篇浓缩且诗化了的报告文学,是此联的又一大亮点。

天云垣其既立兮,家愿得而获逞,我超喜欢

网友 前路莫无知己- 的原文1

此诗很好!

网友 纪念の歌 的原文1

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完美

网友 、B⒈奥特曼 的原文1

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我最喜欢这句

网友 ゆ其实你很美 的原文1

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我能背这句了

网友 脆弱的玫瑰 的原文1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年寿于东王文辞典雅,飘逸洒脱,对仗工整,意境优美。

“撩开”和“驶入”两个动词用得特别精准,动感相当强烈,正符合电动快艇这一物象。

网友 斷線de鋼琴 的原文1

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休矣美矣!惠泽远扬,完美

网友 愚蠢的女人 的原文1

作者亲临,真实生动,很有现场感!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我就会这句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意境深远,引人深思!

网友 ∝空洞的美 的原文1

特别想知道此诗的写作背景

【曹植的名句】
【诗词点击排行榜】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