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译文
官吏们颁布命令时已经很晚,
楚南乡村的农民们早就开始春耕。
想起自己老家那一池悠悠春水,
空闲在那里等待着灌园的人。
注释
九扈 :根据《左传》等资料的解释,帝少昊特地安排春、夏、秋、冬、棘、行、宵、桑、老等九个扈从(随从),负责管理从事农桑耕种活动的百姓。他们的职责各不相同:春扈趣民(驱赶百姓)耕种,夏扈趣民耘除(去田地中锄草),秋扈趣民收敛(收获庄稼),冬扈趣民盖藏(盖:同“盖”,即把粮食藏盖起来),棘扈掌民百药(掌管给百姓治病的药材),行扈昼为民驱鸟(白天给老百姓驱赶来田地中啄食的鸟类),宵扈夜为民除兽(夜间为老百姓驱除野兽),桑扈趣民收麦(收割麦子),老扈晏晏(晏:同“宴”,即掌管百姓婚丧喜庆之类事情)。
【作品鉴赏】
《春怀故园》是诗人身居永州,怀念家乡长安之作
柳宗元于大历八年(公元773 年)生于长安。他家在长安城西南、渭水支流的沣川岸边,有一个“数顷田、树果数百株”的小庄园,规模虽然不大,但也有房屋、亭台楼阁、池塘和少数佃户。他的父亲柳镇,一生奔走仕途,长期沉于下僚,去世前一年才返回京城,任侍御史。柳宗元从小才华出众,勤奋博学,立志为国建功立业。长安是他步入政坛的地方,也是他参加革新、施展才干的地方,自然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柳宗元的《春怀故园》,从眼前农村的春耕景物写起,延伸到记忆中的故园。前两句写实,后两句写虚;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前两句写现在,后两句写过去。在时间与空间上,进行移位对照,从而在情感方面,透露出强烈的反差与对比。记忆之中的故园,留下多少甜蜜的往事,而眼前的所见所闻,带来的是无穷的忧虑和烦恼。他想走,走不了;想躲,躲不掉,只能老老实实地呆在永州。
《春怀故园》用了很多的典故,来表达他想告别仕途却身不由己之情
诗中的“九扈”,用来借代“官吏们”。这首诗还用了不少的典故:于陵子辞掉卿相的职位,回老家去灌园;戴宏做过河间相,自己罢官而回,浇灌蔬菜;向秀与吕安在山阳灌园,将收获剩余下来的利润,作酒食费用的开支;范丹学通三经,曾经自己去租了菜园来浇灌。历史上的这些贤德人士,辞官不做,退隐山林,甘愿成为一个种地浇园的农夫,原因是他们已经看破了红尘,不愿与那些奸臣权贵们为伍罢了。柳宗元非常羡慕这些贤人志士,也产生了告别仕途,归隐庄园的念头,可惜身不由己,欲罢不能。柳宗元对故园的怀念之情,真是非同一般,在他同一时期所写的另一首诗《零陵早春》中,也可感受得到。“问春从此去,几日到秦原。凭寄还乡梦,殷勤入故园。”意思为:春天从这里前去,几天才能到达关中平原?我想托春天寄一个回乡的梦,进入故园后会受到殷情的接待。
柳宗元刚到永州时,还抱着一些幻想,以为很快就会被朝廷重新起用,开始借住在龙兴寺。由于当时的南方,主要是竹木建筑,容易发生火灾。他的住处五年之内,遭过四次大火,有一次是从窗户里跳出来,好不容易才死里逃生。公元 810 年,他在潇水西边的一条支流冉溪旁,买了一块地,自己建造房屋,过上了与农民为邻居的乡村生活。从此心情才逐渐安定下来,开始集中精力从事论探讨,著书立说,终于成为唐代著名的理论大师和文学大师。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善用叠字,淋漓尽致,妙趣横生。如《永世酬恩》全词竟鬼使神差用了104个叠字,跌跌宕宕,起起伏伏,情真意切。将从李清照处学来的叠字推到高峰,可谓出神入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