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译文
心忧难眠嫌夜长,黎明带雾欲过江。
猿鸣声稀天色朗,登石但见清波荡。
日出更显江洲静,晶莹洁白了无垠。
高翔飞鸟映日光,浅底游鱼披彩鳞。
潇湘会合西流去,托出宝山名香零。
孤山北峙江中心,上有奇树倚神灵。
急流回旋惊游客,疑心岛屿共摇振。
但见陶工择黏土,更有采蒲捕鱼人。
景色虽美非故土,羁留他乡忧心焚。
心底纠结或可解,胸中抑郁亦可伸。
欲作放达高歌还,自欺欺人非我性。
注释
(1)永夜:长夜。
(2)清沦:微波。
(3)晶:明亮洁白。
(4)双江:指潇湘二水。
(5)坤珍:地之珍宝,此处谓香零山是天造地设的珍宝。
(6)孤山:香零山。
(7)陶埴:制陶的黏土。
(8)蒲鱼:此处指采蒲和捕鱼之人。蒲为蒲草,老可制席,嫩者可食。
(9)信:确实,真的。
(10)纡郁:抑郁。
(11)罔:欺骗,蒙蔽。
【作品鉴赏】
《登蒲州石矶望横江口潭岛深迥斜对香零山 》所写香零山为永州八景之一,香零山也因此而得名
本诗所写香零山为永州八景之一,清代《一统志·湖南》卷云:“香零山在县东潇水中,山中所产草木,当春皆有香气。”香零山也因此而得名。前人对此诗曾有过高度的评价,如苏轼《东坡题跋》卷二云:“子厚此诗,远在灵运上。”说明柳宗元不仅山水游记有名,山水诗的地位也是很高的。汪森的《韩柳诗选》也将此诗与柳宗元的游记相提并论:“一题便抵一篇游记,妙在言简而曲折无穷,诗便是逐笔皴染而出。”所谓“言简而曲折无穷”,其实也就是指此诗的跳跃性大,省去了许多过度性笔墨。诗一开始,便由辗转难眠的长夜,突然来到了黎明的河边,第三句写能听到稀稀落落的猿声,说明夜色未尽,第四句写见到了荡漾的微波,说明天色已明。时间的流逝过程诗人并不用心交代,而游踪所至的胜景却一一点出,洲渚上晶莹的银沙耀人眼目,似乎要引人往远处眺望;飞鸟翱翔于头顶;游鱼身披彩鳞;远眺双江汇流西奔去,回头看北边:“孤山乃北峙”的香零山。孤山上的树木令人神往,孤山下湍急的旋流让人心惊,被旋流包围的孤山让人觉得摇曳不定。这种感觉是诗人自己登山时的真实经历还是只凭视觉得到的感应?只能由读者去想象了。从诗题看,诗人是“望”香零山,似乎并未登上它,但诗人所描写的感觉却又真真切切,决非“远望”所能得到的。所以,此诗从单个的景色描写来说,的确“言简”,但要将整个景色贯穿起来,就有了“曲折无穷”的意味,因为这是需要读者加进许多想象和体会才能真正品味出其中意蕴的。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古朴典雅又不乏登高壮观的超拔。其词作或黄钟大吕豪放不羁,或柳岸晓月雄鸡高唱。既让人热血奔涌又牛角挂书,既让人赏心悦目又感受到古道热肠、图腾复活、灵魂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