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古诗词 > 唐代

山中依韵答刘书记见赠

朝代:唐代     作者:李山甫

幽居少人事,三径草不开。隐几虚室静,闲云入坐来。
至道非内外,讵言才不才。宝月当秋空,高洁无纤埃。
心灭百虑减,诗成万象回。亦有吾庐在,寂寞旧山隈。
从容未归去,满地生青苔。谢公寄我诗,清奇不可陪。
白雪飞不尽,碧云欲成堆。惊风出地户,虩虩似震雷。
吟哦山岳动,令人心胆摧。思君览章句,还复如望梅。
慷慨追古意,旷望登高台。何当陶渊明,远师劝倾杯。
流年将老来,华发自相催。野寺连屏障,左右相裴回。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ゝ1颗心”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李山甫
李山甫,字明叟,一字公晦,号龙溪钓叟,军事家,诗人,北宋建昌军南城县龙溪保,今资溪县高田乡龙荫村。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卒于宋神宗元祐二年(1087年),终年69岁。李山甫是李觏五服内堂侄,是南唐李氏在资溪的第二号人物,受到神宗...
评论(235人参与,136条评论)
网友 ∝空洞的美 的原文1

从诗词的特质来看,立意、创境、寓趣、融情、蕴理、遣词、造句、描状等,皆是作诗的要旨:

网友 安静就好 的原文1

我要背下来。

网友 海誓不盟 的原文1

比喻:化平淡为神奇,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

谢公寄我诗,清奇不可陪意境太深了

网友 弱水三千 的原文1

自古深情惟一痴。,字字珠玑,相思一叙,一步一曲,一花一絮,君兮我兮,词工韵美,

网友 贩卖温柔我的温柔 的原文1

惊风出地户,虩虩似震雷我要背下来。

至道非内外,讵言才不才nice

网友 纳情已完结 的原文1

吟哦山岳动,令人心胆摧点个赞!

心灭百虑减,诗成万象回我要背下来。

网友 丶僅有的幸福 的原文1

真有才

网友 别把世界看得太清ヽ 的原文1

幽居少人事,三径草不开如品美酒

白雪飞不尽,碧云欲成堆太美妙了

亦有吾庐在,寂寞旧山隈真是让我感叹啊!

网友 乐活青春 的原文1

慷慨追古意,旷望登高台怎么写出来的

从容未归去,满地生青苔,这句妙不可言

网友 、B⒈奥特曼 的原文1

都是围绕同一个思想主题展开的。这样,它就从内容上产生一种彼此协调一致的和谐美。

隐几虚室静,闲云入坐来我就会这句

网友 牵手、默相惜 的原文1

读起来声调抑扬顿挫,高低错落有致,犹如珠落玉盘,极富韵律美和艺术美。格律诗词作为一种独立的、特殊的文学艺术形式,除了追求文学共性的情感美、意境美、文字美、构思美、趣味美之外,其精致的格式、优美的韵律、凝炼的文辞和深邃的蕴含,更为广大诗家津津乐道,也为广大群众所喜爱。因为格律诗词是数千年来经过无数人、无数次的探索、改进、创新,不断

网友 囚禁、[幸福] 的原文1

何当陶渊明,远师劝倾杯,完美

好古老...早学过...可是还是点个赞…

野寺连屏障,左右相裴回,尼玛,太赞了

网友 简简单单 的原文1

意蕴上或空灵或充盈、或疏朗或稠密的均衡,格调上或委婉或昂扬、或恬淡或浓艳的均衡。

网友 迩丶只是记忆 的原文1

思君览章句,还复如望梅,我超喜欢

流年将老来,华发自相催,我最喜欢这句

网友 -疯言疯语疯脾气~ 的原文1

宝月当秋空,高洁无纤埃太美妙了

网友 孤岛惊魂 的原文1

我学过

【李山甫的名句】
【诗词点击排行榜】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