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古诗词 > 唐代

过陈琳墓

朝代:唐代     作者:温庭筠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独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自由天空?”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曾在史书上拜读过您留下的诗文,今天在飘流蓬转中又经过这座土坟。
假如您这词人在天有灵应当了解我,有经世之才而无主依托开始倾慕您。
墓前的石麒麟已经被萋萋荒草埋没,魏武帝的铜雀台一片荒凉对着暮云。
请别怪我临风凭吊而倍感悲伤惆怅,我也想要效仿先贤携带书剑去从军。
 

注释
⑴陈琳:汉末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擅长章表书记。初为大将军何进主簿,曾向何进献计诛灭宦官,不被采纳;后避难冀州,袁绍让他典文章,曾为绍起草讨伐曹操的檄文;袁绍败灭后,归附曹操,操不计前嫌,予以重用,军国书檄,多出其手。陈琳墓:在今江苏邳县。
⑵青史:古代以竹简记事,故称史籍为“青史”。
⑶飘蓬:一作“飘零”。诗人用以比自己迁徙不定。此:一作“古”。
⑷霸才:犹盖世超群之才。始:一作“亦”。
⑸石麟:石麒麟,陵墓前的石雕的麒麟。春草:一作“秋草”。
⑹铜雀:铜雀台。曹操所建,故址在邺城(今河北临漳)西。
⑺“欲将”句:意谓弃文从武,持剑从军。
 

【作品鉴赏】

《过陈琳墓》是作者凭吊陈琳墓有感而作
这是一首咏怀古迹之作,表面上是凭吊古人,实际上是自抒身世遭遇之感。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开头两句用充满仰慕、感慨的笔调领起全篇。古代史书常引录一些有关军国大计的著名文章,这类大手笔,往往成为文家名垂青史的重要凭借。“青史见遗文”,不仅点出陈琳以文章名世,而且寓含着歆慕尊崇的感情。第二句正面点题。“今日飘蓬”四字,暗透出诗中所抒的感慨和诗人的际遇分不开,而这种感慨又是紧密联系着陈琳这位前贤来抒写的。不妨说,这是对全篇主旨和构思的一个提示。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颔联紧承次句,“君”、“我”对举夹写,是全篇托寓的重笔。词客,指以文章名世的陈琳;识,这里含有真正了解、相知的意思。上句蕴含的感情颇为复杂。其中既有对自己才能的自负自信,又暗含才人惺惺相惜、异代同心的意思。纪昀评道:“‘应’字极兀傲。”这是很有见地的。但却忽略了另一更重要的方面,这就是诗句中所蕴含的极沉痛的感情。诗人在一首书怀的长诗中曾慨叹道:“有气干牛斗,无人辨辘轳(即鹿卢,一种宝剑)。”他觉得自己就像一柄气冲斗牛而被沉埋的宝剑,不为世人所知。一个杰出的才人,竟不得不把真正了解自己的希望寄托在早已作古的前贤身上,正反映出他见弃于当时的寂寞处境和“举世无相识”的沉重悲慨。因此,“应”字便不单是自负,而且含有世无知音的自伤与愤郁。下句“霸才”,是诗人自指。陈琳遇到曹操那样一位豁达大度、爱惜才士的主帅,应该说是“霸才有主”了。而诗人自己的际遇,则与陈琳相反,“霸才无主”四字正是自己境遇的写照。“始怜君”的“怜”,是怜慕、欣羡的意思。这里实际上暗含着一个对比:陈琳的“霸才有主”和自己的“霸才无主”的对比。正因为这样,才对陈琳的际遇特别欣羡。这时,流露了生不逢时的深沉感慨。

《过陈琳墓》全诗文采斐然,寄托遥深,既凭吊陈琳,又自伤身世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腹联分承三、四句,从“墓”字生意。上句是墓前即景,下句是墓前遥想。年深日久,陈琳墓前的石麟已经埋藏在萋萋春草之中,更显出古坟的荒凉寥落。这是寄托自己对前贤的追思缅怀,也暗示当代的不重才士,任凭一代才人的坟墓芜没荒废。由于缅怀陈琳,便进而联想到重用陈琳的曹操,想象到远在邺都的铜雀台,想必也只剩下荒凉的遗迹,在遥对黯淡的暮云了。这不仅是对曹操这样一位重视贤才的明主的追思,也是对那个重才的时代的追恋。“铜雀荒凉”,正象征着一个重才的时代的消逝。而诗人对当前这个弃贤毁才时代的不满,也就在不言中了。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文章无用,霸才无主,只能弃文就武,持剑从军,这已经使人不胜感慨;而时代不同,今日从军,又焉知不是无所遇合,再历飘蓬。想到这里,不能不临风惆怅,黯然神伤。这一结,将诗人那种因“霸才无主”引起的生不逢时之感,更进一步地表现出来了。
全诗贯串着诗人自己和陈琳之间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际遇的对比,即霸才无主和霸才有主的对比,青史垂名和书剑飘零的对比,文采斐然,寄托遥深,不下李商隐咏史佳作。就咏怀古迹一体看,不妨视为杜甫此类作品的嫡传。
 

【名家点评】
《批点唐音》:此篇前四句浊俗,后语颇实,终不脱晚唐。
《唐诗隽》:感怀寄意中,尽伤心语。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弼列为前虚后实体。周珽曰:自古称才难:才非难,知之为难。知而宠遇唯艰,犹弗知也;遇而明良乖配,犹弗遇也。如陈琳名列“邺中七子”,比贾生之于汉文,终屈长沙差殊,而飞卿犹以“霸才无主”为琳叹息。若弥衡不免杀戮之惨,怀才至此,时运之厄,不令人千载感吊乎?
《东岩草堂评订唐诗鼓吹》:朱东岩曰:一言昔读公之文,二言今过公之墓,无端于二句十四字中,忽地插入“飘零”二字,顿将读史、过墓二句文字,一齐都收到自己身上来,妙,妙……通首只将“飘零”二字,写尽满腔怨愤,参差屈曲,绝妙之章。
《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三四“词客有灵”、“霸才无主”、“应识我”、“始怜君”,其辞参差屈曲,不计如何措口,妙,妙!
《五朝诗善鸣集》:凭吊古人诗,得恁般亲切,性情不远。
《唐三体诗评》:感愤抑扬,不觉其词之过。
《围炉诗话》:诗意之明显者,无可著论,唯意之隐僻者,词必纡回婉曲,必须发明。温飞卿《过陈琳墓》诗,意有望于君相也。飞卿于邂逅无聊中,语言开罪于宣宗,又为令狐绹所嫉,遂被远贬。陈琳为袁绍作檄,辱及曹操之祖先,可谓酷毒矣,操能赦而用之,视宣宗何如哉?又不可将曹操比宣宗,故托之陈琳,以便于措词,亦未必真过其墓也。……“霸才无主始怜君”,“怜”字诗中多作“羡”字解,因今日无霸才之君、大度容人之过如孟德者,是以深羡于君。“石麟埋没藏春草”,赋实景也;“铜雀荒凉起暮云”,忆孟德也。此句是一诗之主意。“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言将受辟于幕府,永为朝廷所弃绝,无复可望也。怨而不怒,深得风人之意。
《唐诗绎》:此诗吊陈琳,都用自上伴说,盖己之才与遇,有与琳相似者,伤琳即以自伤也。
《唐诗贯珠》:五六承古坟,是中二联分承一二之法。结仍以三四之意归于己,欲学古人,故“倍惆怅”耳。自有一种回环情致。
《唐体肤诠》:自写飘零,已伏下意(首二句下)。以琳自况,回顾飘零(末二句下)。
《唐诗成法》:抑扬顿挫,沉痛悲凉,法亦甚合。“飘零”一篇之主,三四紧承二字。
《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题是吊古,诗却是感遇。看他起手,一提一落,何尝不为陈琳而设,而特于其中间下得“飘零”二字,此便是通篇血脉也。
《唐诗别裁》:补入自己凭吊(“词客有灵”句下)。魏武亦难保其荒台矣,对活(“铜雀荒凉”句下)。己与琳踪迹相似(末二句下)。
《网师园唐诗笺》:同调相惜,才不是泛然凭吊。
《唐诗笺要》:飞卿此篇,不愧与义山对垒。
《一瓢诗话》:《过陈琳墓》一起,汉唐之远,知心之迩,千古同怀,何曾少隔!三四神魂互接,尔我无间,乃胡马向风而立,越燕对日而嬉,惺惺相惜,无可告语。
《瀛奎律髓汇评》:冯班:第四句自叹也。纪昀:“词客”指陈,“霸才”自谓,此一联有异代同心之感,实则彼此互文。“应”字极兀傲,“始”字极沉痛,通首以此二语为骨,纯是自感,非吊陈琳也。
《精选五七言律耐吟集》:飘然而来,声泪俱下,自写骚扰。
《唐七律隽》:飞卿负才不遇,一尉终身,此诗借他人杯酒,浇自己块垒,读之堕千古才人之泪。

作者介绍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约866),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汉族,太原祁(今天山西省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很不得志,行为放浪。他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富有天才...
评论(235人参与,136条评论)
网友 花╮χ缘灭 的原文1

这首诗 好简单

网友 物是人非 的原文1

对仗工稳,巧构出彩

网友 留恋你的一切 的原文1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独怜君,完美

网友 漫步、在寂寞的路上 的原文1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意境太深了

网友 仰望向日葵 的原文1

比喻:化平淡为神奇,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

网友 风记忆 的原文1

我说的是名句

网友 -自演自醉╮ 的原文1

全篇结构上片是景中之情,下片也是景中之情。条理清楚,在结构上无大起大落,但读来如入其境,不禁拍案叫绝。

网友 〝有些情入苦难回绵 的原文1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什么意思?有知道的吗?

网友 ╰携尓到末日 的原文1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文笔犀利,诙谐耐人寻味。

我要努力,也写一首好诗

网友 记住你的温柔 的原文1

打酱油~~~

网友 幸福是自己给的 的原文1

这首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

网友 我很舍得 的原文1

这诗的美,好比美丽的女人,不能分析,只能品啊!如果女人被拆分为皮,肉,血和骨头,还会有那么美吗?

网友 你知我爱 的原文1

长国人志气好词,鼎力支持

【温庭筠的名句】
【诗词点击排行榜】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