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古诗词 > 唐代

哀溺文序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恩、想伱了╰╮”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永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一天,河水上涨的厉害,有五六个人乘着小船横渡湘江。渡到江中时,船破了,船上的人纷纷游水逃生。其中一个人尽力游泳但仍然游不了多远,他的同伴们说:“你最会游泳,现在为什么落在后面?”他说:“我腰上缠着很多钱,很重,所以落后了。”同伴们说:“为什么不丢掉它呢?”他不回答,摇摇他的头。一会儿,他更加疲乏了。已经游过河的人站在岸上,又呼又叫:“你愚蠢到了极点,蒙昧到了极点,自己快淹死了,还要钱财干什么呢?”他又摇摇他的头。于是就淹死了。
我对此感到十分悲哀。如果像这样,难道不会有大利淹死大人物的事情吗?于是写下了《哀溺》。

注释
1.永:即永州。
2.氓(méng):古代指百姓。
3.咸:都。
4.善:通“擅”,擅长。
5.暴:涨
6.绝:渡过。
7.湘水:即湖南境内的湘江。
8.济:渡河。中济:渡到河中央。
9.寻常:古代八尺为寻,再加倍为常,意为几尺远。不能寻常:达不到平时游泳的水平。
10.侣:同伴。
11.后:落后。何后为:犹言“何以为后”。
12.腰:腰缠。
13.是以:即“以是”,因此。
14.去:丢弃,放弃。
15.有顷:一会
16.益:更
17.怠:疲乏。有顷益怠:一会儿就更疲乏了。
18.呼且号:喊叫、大声吆喝。
19.蔽:受蒙蔽。这里指蒙昧,昏聩,不明是非。
20.且:将,将要。
21.货:这里指钱。
22.吾哀之:哀,意动用法。我为他感到悲哀。
23.得不有:能不有。
24.大货:大钱财。大氓:大人物,一说更愚蠢的人。

【作品鉴赏】

《哀溺文序》柳宗元记叙一个平素最善于游泳的人因舍不得钱财而被淹死的故事

序文的主题在于“贬时弊与抒孤愤”。“哀溺”是哀叹溺水者的意思,"哀"的原因是作者哀叹那个至死还不能醒悟的溺水者,他对钱财的贪婪使他丧失了对生命的顾及,从而引起了作者"大利淹死大人物"的感想,进而表达了其对官场贪图名利者的担忧与讽刺!
一个人盲目崇拜或迷恋某样东西已到了成为一种精神寄托的时候,就会丧失理智,在生死关头分不清主次利弊,连性命也不顾了。《哀溺文序》讽刺了那些利令智昏的人,丢失了性命,再多的钱财也是无用。
《哀溺文序》的故事建构符合柳宗元永州寓言系列的共同特色:取材贴近生活际遇,结合被贬永州后的所见所闻与所感,就地取材;语言简洁,故事完整,重点关节点都交待得完整、准确、简洁;体察细腻、抓住特征,百字之中写活人物,突出性格特点;立意精警、主观色彩浓郁,实为有感而久思之作。
短文用白描手法,用词简省浅近,人物特点却入木三分,体现了柳氏寓言一贯的特点。
《哀溺文序》的特色是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主要刻划了溺死者要钱不要命的心态,使全文叙述相当精炼,人物形象十分生动传神。
正面描写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行动描写,“尽力而不能寻常”,暗示钱的累赘;二是语言描写,“吾腰千钱,重,是以后”,说明他明知关键在钱,却仍不愿割舍;三是表情描写,两次“不应,摇其首”,说明他要钱不要命,至死不悟。

《哀溺文序》柳宗元讽刺了世上贪于财货、爱财如命之人的愚昧无知,警告他们若不猛醒回头,必葬身于名利场中
侧面烘托也是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反衬,“善游最也”,借他人之口指出他平素善于游泳,从而反衬他今日“尽力而不能寻常”的反常行为;二是对比,把最善游泳的他反倒淹死,与本来游水本领不如他的人都能安全到达彼岸进行对比。三是用“己济者”的呼号,从侧面揭示他的蒙昧自蔽。
作者通过三个正面描写和三次侧面烘托,在简省的白描中通过强烈而深刻的对比,戏剧化地突出了人物性格物征,深刻而令人警醒地彰明了“哀溺”的主题。
从细节运用与结构分析方面来看,此文也可圈可点。
在永州民众“咸善游”,而水“暴甚”,几人渡河,船破于中流的背景下,众人皆游。“咸”点明人人都水性好,即使水“暴甚”,本来众人也可以游至岸边。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一笔转折,使读者注意力自然聚于此“一氓”,而后又特借“其侣”来点明,这个“尽力却不能寻常”的人正是“善游最也“之人,那所有人都不禁要问“今何后为”了。
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腰缠千钱,财难舍,可谓“氓”之常情。到底是钱重要还是命重要?
读者都要问“何不去之?”了,生死危机下,应该“去之”了吧?结果“氓”“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
对这样要钱不顾命的人,人们都忍不住喊出“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的劝诫。

《哀溺文序》柳宗元主要刻划了溺死者要钱不要命的心态,使全文叙述相当精炼,人物形象十分生动传神
出人意料的是,“氓”“又摇其首。遂溺死。”这一转笔,直让人慨叹竟然真有这样要钱不要命的人,何其可悲。再回想前文,这人是“咸善游”的民众中“善游最也”之人啊——这样的人,竟是溺死河中。为何?已不言自明。
小小篇幅,重重铺垫,层层对比。设悬念、作伏笔,起承转合,多在细节处见匠心。
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最后“合”笔之处,点明主旨,“善游最也”的“氓”为千钱便溺死河中而不顾,那“大货”又会溺死多少“大氓”呢?
“得不有”一句是理解整篇辞赋的关键,也是作者由“序文”过渡到赋文的桥梁。林纾在《柳文研究法》中说:“《哀溺文》与《蝂传》同一命意。然柳州每于一篇言之中,必有一句最有力量、最透辟者镇之。……‘序’之结尾即曰:‘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语极沉重,有关系。”
从故事到人物,从记述到描写,都鲜明具体,活灵活现,如一篇“小小说”。这个被淹死的“氓”,钱迷心窍,爱钱超过爱命,死到临头还执迷不悟,最后终因金钱的拖累而被淹死,实在可悲而又可怜。可是从另一方面说,他在紧急的关头,分不清主要、次要,依然恋钱不舍,又有些死得活该。柳宗元在“哀之”的同时,马上想到“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从被淹死的“氓”想到正在被淹没的“大氓”,从永州一件具体的生活事件想到整个社会现实。
【名家点评】
林纾《韩柳文研究法》:《哀溺文》与《蝜版传》同一命意。然柳州每于一篇言之中,必有一句最有力量 、最透辟者镇之。文言永民善游,乃以腰千钱之故,不舍而溺。 《序》之结尾 ,即曰:“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语极沉重,有关系。文中如“既浮颐 而灭旅兮,不必释利而离尤。” “发披鬤而舞澜兮,魂伥伥而焉游?”写溺状如画。
余秋雨《柳侯祠》:他在永州呆了10年,日子过得孤寂而荒凉。亲族朋友不来理睬,地方官员时时监视。
灾难使他十分狼狈,一度蓬头垢面,丧魂落魄。但是,灾难也给了他一份宁静,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自然相晤,与自我对话。于是,他进入了最佳写作状态,中国文化史拥有了《永州八记》和其他篇什,华夏文学又一次凝聚出了高峰性的构建。
黄震《黄氏日钞》:惟记志人物,以寄其嘲骂,模写山水,以舒郁其抑,则峻洁精秀,如明珠夜光,见辄奇目。
欧阳修《永州万石亭寄知永州王顾》:天于生子厚,禀予独艰哉。超凌骤拔擢,过盛辄伤摧。苦其危虑心,常使鸣心哀。投以空旷地,纵横放天才。山穷与水险,上下极沿洄。故其于文章,出语多崔嵬。人迹所罕到,遗踪久荒颓。王君好奇士,后二百年来。剪薙发幽荟,搜寻得琼瑰。感物不自贵,因人乃成才。谁知古所慕,岂免今所咍。我亦奇子厚,开编每徘徊。作诗示同好,为我铭山隈。
苏轼:所贵乎枯谈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
严羽:唐人惟子厚深得骚学。

作者介绍

柳宗元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
评论(235人参与,136条评论)
网友 风行者 的原文1

对仗词句登峰造极,妙不可言。

网友 广岛之恋 的原文1

比喻:化平淡为神奇,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

网友 透明的惆怅。 的原文1

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太美妙了

网友 为时已晚!! 的原文1

”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我要背下来。

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什么意思?有知道的吗?

网友 如何忘了你. 的原文1

语言必须诗化,内容必须有诗的意境。语言必须诗化,就是说要用形象思维,要隽永,耐人寻味。

网友 维多利亚 的原文1

看到还有这么多人喜欢读近体和古体诗,心里感觉很好

网友 孤岛惊魂 的原文1

儿庄大捷,相信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知道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最可以扬眉吐气的一场漂亮战役。在历时近半个月的激战中,共歼灭日军1万余人。为此,中国军队也付出了巨大牺牲,参战部队46万人,伤亡、失踪7500人。这场战役,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必胜信

吾哀之,完美

网友 丢了自由∷ 的原文1

遂溺死意境太深了

网友 的原文1

比喻:化平淡为神奇,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

网友 同ー种执着- 的原文1

有顷,益怠真是让我感叹啊!

网友 向阳花丶我旳命 的原文1

中济,船破,皆游棒棒哒

网友 华丽的低调 的原文1

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这句妙不可言

网友 红楼梦中人 的原文1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good

网友 不想懂爱゛ 的原文1

不错呀。。看起来。。

网友 扯出’微笑 的原文1

艺术源于生活,旅游赏景乃一大快事,又能提供素材,词工韵美,

网友 眼神空眼眶红 的原文1

永之氓咸善游我喜欢

网友 继续丶悲伤_ 的原文1

善用叠字,淋漓尽致,妙趣横生。如《永世酬恩》全词竟鬼使神差用了104个叠字,跌跌宕宕,起起伏伏,情真意切。将从李清照处学来的叠字推到高峰,可谓出神入化!

网友 当依赖变成习惯。 的原文1

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诗情画意啊

网友 黄昏之后黎明之前 的原文1

比喻:化平淡为神奇,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

【柳宗元的名句】
【诗词点击排行榜】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