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古诗词 > 宋代

归次汉中境上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云栈屏山阅月游,马蹄初喜踏梁州。
地连秦雍川原壮,水下荆扬日夜流。
遗虏孱孱宁远略,孤臣耿耿独私忧。
良时恐作他年恨,大散关头又一秋。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兽性大发﹌”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连云栈、锦屏山,一个多月来,我在这一带漫游。到如今,心欢喜,马蹄声声中,重又回到了梁州。
这里的土地连接着秦雍,山川原野是这般雄壮,滔滔的汉水想着那荆扬,浩浩荡荡在日夜奔流。
笑那些残存虏寇,怯弱无能,怎会有远大的谋略?叹我这茕茕孤臣,耿耿难眠,独个儿怀藏着深忧。
大好时机一旦丢失,只怕到他年悔恨不及,大散关前不见王师,眼看着一年又到尽头!

注释

(1)汉中:战国楚地,秦置汉中郡,统前陕西汉中、兴安及湖北郧阳诸府,蜀汉以后,始专以汉中府为汉中郡。
(2)云栈屏山:《舆程记》:“陕西栈道长四百二十里,自凤县东北草凉驿,为入栈道之始,南至褒城之开山驿,路始平,为出栈道之始。”绵绵如连云,故称云栈。屏山,喻崇山峻岭,宛如屏蔽也。
(3)梁州:汉中有梁山,州以此名,蜀汉以后置梁州于汉中,隋废。扬雄《益州箴》:“岩岩岷山,古曰梁州。”
(4)秦:古秦地,即今陕西。雍:亦古九州之一。《尚书.禹贡》:“黑水西河惟雍州。”应勋曰:雍,壅也。四面有山壅塞为固也。又为西北之位,阳所不及,阴气壅阏也。今陕西、甘肃及青海额济纳之地皆是。《晋书.地理志》:“秦雍流人,多南出樊沔。”
(5)荆:古九州名。《尚书》:“荆及衡阳惟荆州。”《尔雅》:“汉南曰荆州。”李巡曰:汉南其气燥刚,秉性强梁,故曰荆。荆,强也。《释名》以为取荆山之名。扬:亦古州名。《禹贡》:“淮海惟扬州。”《尔雅》:“江南曰扬州。”李巡注:“江南其气燥劲,厥性轻扬。”故名。
(6)孱孱(jiān):窘迫也。曾巩文:“养其饥孱。”远略:谓立功于远方也。《左传》:“齐侯不务德而勤远略。”
(7)大散关:大散关为周朝散国之关隘,故称散关。中国关中四关之一。位于宝鸡市南郊秦岭北麓,自古为“川陕咽喉”。

【作品鉴赏】
《归次汉中境上》“初喜”和“私忧”,不仅反映了陆游深沉的爱国热忱,而且在诗的写法上表现出跌宕多姿

诗一开始用“云栈屏山阅月游”,叙述了去四川的经历和时间。从“阅月”得知诗人这次去四川往返有一个多月的光景。在这一个多月里,途中所见风光,主要写了“云栈”和“屏山”。从汉中去四川,沿途都是重山峻岭,悬崖峭壁,十分艰险,前人架木为栈道,故称“云栈”。诗人到四川特意游览了镜屏山,并写下《游镜屏山谒杜少陵祠堂》一诗,表达了对杜甫的仰慕之情。诗人往来与汉中、四川之间,所见景物很多,但这里只选了“云栈”和“屏山”,这样高度的概括,表现了他的精练特色。诗的第二句,既是点题,又表达了诗人回到汉中的喜悦心情。诗人这次远行归来,路途艰险,风尘仆仆,好不容易回到汉中,一看到广阔的汉中平原,当然有说不出来的喜悦。但诗人避而不说,却写出了“马蹄初喜踏梁州”。唐人孟郊用“春风得意马蹄疾”来形容中进士后的得意,而这里却用“马蹄初喜”反衬诗人回到汉中的欢快心情,真有青出于蓝的妙处。诗的三四句,承前意而来。汉中地连秦雍(指秦国故地,今陕西、甘肃一带)。秦川八百里,地势宽阔,民风豪爽,物产丰富。又有水利之便,汉水流经汉中平原,注入长江,更可远达荆州和扬州。山川形势如此好,正是兵家用武之地。诸葛亮北伐中原,就曾以此为根据地。诗人在描述汉中地理形势之后,接着又对金人的军事力量作了描绘。“遗虏孱孱宁远略”,像这样兵力不多,又缺少战斗里的对方,不会有深谋远虑。言外之意是,正好趁此大好时机进行反攻,夺回失地,重整山河。陆游从青年时期就立下了匡扶之志,但不被重用,自来汉中之后,看到陕南的山川形胜,他心中又起收复中原的希望。他曾积极建议朝廷“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取长安,必自陇右始。”(《宋史·陆游传》)但此时南宋统治者已和金人订了“隆兴和议”,无意收复失地。当他看到“将军不战空临边”和“朱门沉沉按歌舞”(《关山月》)的情景时,不免黯然“私忧”,“孤臣耿耿独私忧”就是他当时心情的写照。此诗中间两联的描写,既描写汉中川原雄伟壮阔的地理形势,也体现了诗人深谋远虑的战略思想。而首联的“初喜”和颈联的“私忧”,不仅反映了陆游深沉的爱国热忱;而且在诗的写法上表现出跌宕多姿。

《归次汉中境上》诗人壮志难酬的哀叹,也是对国家前途的无限深愁
最后两句,抒发了诗人的感慨。这种感叹是承接“私忧”而来的。诗人一生都在忧国忧民,而当他亲临西北前线,观察山川形胜,分析敌情之后,认为这时正是收复中原的大好时机,时不可失,机不再来,一旦失去,便成为千载的遗恨。“良时恐作他年恨”,正反映了诗人此时深切的忧虑。“恐作”是推测之语,也是论定之词。由他后来写的“中原机会嗟屡失”(《楼上醉书》),更是证实诗人的判断是正确的。诗的最后一句,“大散关头又一秋”,表达了无可奈何的悲叹。陆游自从来到汉中以后,不仅积极向四川宣抚使王炎提出建议,由此收复中原;而且时着戎装,骑战马,戍守边关,“铁马秋风大散关”(《书愤》)形象地反映出陆游此时得意的军旅生活。然而年复一年,按兵不动,岁月空逝,壮志难伸,使得他不得不发出“又一秋”的哀叹。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结,即要总括全诗,又要开拓出去,给人以深思遐想。此诗的尾联,虽说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的哀叹,也是对国家前途的无限深愁。此诗表现了诗人的“寄意恢复”,而“云栈”和“地联”更见其“浩荡丰腴”(《南湖集·方回序》)的特色。这首律诗的另一特点是对仗工整,名词、动词、叠词都对得极工。[4]

 

【名家点评】
清朝诗人沈德潜《说诗晬语》:“七言律对仗工整,使事熨贴,当时无与比埒。”
清代中期文学家及思想家方东树《昭昧詹言》:“从题前起,次入归,三四汉中境上,后半感时忧事。”
清朝第六位皇帝乾隆《御选唐宋诗醇》:“才气慷慨,不诡风人。”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
评论(235人参与,136条评论)
网友 爱是一朵鋸毒的花 的原文1

这首诗就是强

网友 巴黎左岸 的原文1

读题目,就知道此诗来得真适时,或许就是为南海争端、东海保钓之近期国土纷争事件接连发生有所感悟有所愤慨而吟唱的,但却不知道这涂运桥会把一首游览诗吟唱得这么痛快、这么豪爽、这么激荡国人的情志与胸臆。要说一说这首七律的豪放气魄与精彩文笔如何地首屈一指,还不是三言两语便可说得透彻之事,这里只择紧要之处作一番解读吧。

网友 一辈子知心 的原文1

巧联地名人名使古今贯通,意蕴衔接。如《长沙》全词一连嵌入了屈原、曾国藩、毛泽东、马英九、雷锋等22位长沙名人和过客。字字担纲,典典精确,高坡注马又珠连壁合。又如《沁园春*共合基石—黄兴故居》连续嵌进了广州、汉阳、长沙、日本、花岗、石城、南北七个地名。高度概括了黄兴的足迹所至,读来妙不胜收,韵味无穷。

网友 乐活青春 的原文1

不错呀。。看起来。。

网友 是我的海 的原文1

这只不过是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具备了扎实的功底,在此基础上,心中的激情恰与眼前的实景交汇,顿时撞击出思想的光芒,笔下写出来的诗句,竟是可遇不可求的天籁之音。例如这结句的“手提落

网友 没好网名 的原文1

诗的好坏,不在于思想性的高低,而在于是否发自真情,以及这种出自真情的吟唱能否引起读者的共鸣。当然,境界高的诗更容易受到读者的欢迎,是好诗无容置疑,但境界这个概念,空泛得很,有些诗,你很难界定或比较其

网友 滔滔人生 的原文1

格律严谨言淺意深更易引起共鸣

网友 咎由自取 的原文1

用词精辟,寓意明确令人信服。

网友 シ夏雪风雷メ 的原文1

词工律正,珠玑含泪,句句憾心,盼燕归,感动中,,,,

网友 隔境之羌 的原文1

字句也不多,均简短精炼,却能描述动人的场景,抒发深切的情感,表达独到的见解,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和鉴赏的空间。诗词正因为简短,促使作者必须反复推敲、琢磨,所谓“新诗改罢自长吟”。因此,不少诗词名作,其遣字用词,极为妥贴、精致,令人拍案叫绝。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僧敲月下门”等。诗词唯其简短精炼,读之朗朗上口,也便于背诵、记忆和流传。

【陆游的名句】
【诗词点击排行榜】

历代古诗词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代 更多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

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十大诗词

十大咏“春”诗词 十大咏“夏”诗词 十大咏“秋”诗词 十大咏“冬”诗词 十大咏“山”诗词 十大咏“水”诗词 十大咏“日”诗词 十大咏“月”诗词 十大咏“风”诗词 十大咏“花”诗词 十大咏“雨”诗词 十大咏“雪”诗词 十大咏“江”诗词 更多

诗词分类

泰山 华山 黄山 庐山 天山 长江 黄河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春节 梅花 荷花 菊花 月亮 牡丹 竹子 桃花 母亲 北斗 腊月 更多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