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译文
古松枝干高耸,有八百多尺,直上青天,迥然超出众木。
山壑间夜风吹拂传来松涛阵阵,月冷千山,罥挂秋季的阴云。
哪里是凭借粪土的栽培,自是靠天地造化的神功仁德。
要是国家朝廷宗庙缺少良材,就当被取用,只是没有优良的工匠就不要砍伐它啊。
注释
⑴青冥:青天高处。李白《长相思》:“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不附林:独立山林之外。韩愈《孟生》:“异质忌处群,孤芳难寄林。”
⑵“岂因”句:语本唐人张九龄《感遇》:“岂因地气暖,自有岁寒心。”粪壤:肥土。屈原《离骚》:“苏粪壤以充祎兮,谓申椒其不芳。”唐人柳宗元《新植海石榴》:“粪壤擢珠树,莓苔插琼英。”
⑶造化心:语本杜甫《古柏行》:“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
⑷廊庙材:本指建筑朝堂宗庙的高大之材,引指可在国家政治上大有作为的杰出人才。战国慎到《慎子》:“廊庙之材,盖非一木之枝也。”又可称廊庙具、廊庙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
⑸良匠:高明的匠人。东汉桓谭《盐铁论》:“残材木以成室屋者,非良匠也。”北齐刘昼《刘子·适才》:“君子善能拔士,故无弃人;良匠善能运斤,故无弃材。”唐太宗李世民《帝范审官》:“故良匠无弃材,明主无弃士。”
【作品鉴赏】
《古松》本篇所写古松,形象高俊,立身纯洁,既具献身精神,有具处世理性,确是诗人自我写照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世称临川先生。抚州临川人(现为抚州东乡县上池里洋村),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大诗人、改革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死后谥号“文”。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强,受到较好的教育。庆历二年(1042年)登杨镇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的官吏。治平四年(1067年)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文。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宋神宗时宰相。创新法,改革旧政,世称王荆公。文学上的主要成就在诗方面,词作不多,但其词能够“一洗五代旧习”,境界醒豁。今传《临川先生文集》、《王文公文集》。
名人诗词
李白 杜甫 苏轼 白居易 王维 陶渊明 陆游 韩愈 王安石 欧阳修 李清照 刘禹锡 辛弃疾 杜牧 李商隐 柳宗元 孟浩然 李煜 黄庭坚 柳永 王昌龄 龚自珍 晏殊 高适 韦应物 王之涣 元好问 更多经典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诗海泛“舟” 诗空飘“雪” 诗坛品“酒” 诗园看“柳” 诗中“乡情” 诗中“亲情” 诗中“友情” 诗中“爱情” 诗厩观“马” 诗台点“烛” 诗国寻“梦” 诗空赏“云” 诗空飞“雨” 诗中捉“鸟” 诗中觅“愁” 诗苑洒“泪” 诗空摘“星” 诗中买“醉” “物事人非” “传统节日” 诗中“美女” 色彩之“红” 色彩之“绿” 色彩之“黄” 色彩之“紫” 更多
读题目,就知道此诗来得真适时,或许就是为南海争端、东海保钓之近期国土纷争事件接连发生有所感悟有所愤慨而吟唱的,但却不知道这涂运桥会把一首游览诗吟唱得这么痛快、这么豪爽、这么激荡国人的情志与胸臆。要说一说这首七律的豪放气魄与精彩文笔如何地首屈一指,还不是三言两语便可说得透彻之事,这里只择紧要之处作一番解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