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徐侨人物生平之晚年复出,“庆元党禁”迫害理学信徒,徐侨因丁忧在家躲过一劫

作者:徐侨

 

徐侨屡次推辞皇帝让他复职的旨意,史弥远死后,理宗言“徐侨屡召未至,可谕朕意促其来。”徐侨才到临安入见皇帝

宋朝有“祠禄”制度,大臣罢职后,可以主管或提举道教官、观名义,无职事而享俸禄。宝庆初,参政知事葛洪、丞相乔行简(皆东阳人)因念徐侨闲居已久,代为奏请祠禄封赏,理宗封徐侨华州云台观主管,徐侨推辞。至绍定二年(1229),理宗又封徐侨建康府崇禧观主管,徐侨又辞,并数次以年老提出告老还乡,终得皇帝允许,遂回义乌于丹溪结庐居住。

  理宗绍定六年(1233),史弥远死。皇帝开始亲揽国政,谋取用老成宿望的人以惩贪风,新大化。当时朝野仰首盼望真德秀、魏了翁、徐侨等诸人入朝主政,皇帝下旨,委徐侨秘书少监,徐侨推辞。次年改元端平,又委徐侨为太常少卿,再次婉言谢辞。帝诏婺州知州以礼津遣,徐侨犹力辞未上路。帝对讲官叶味道(曾任太学博士兼崇政殿说书)说:“徐侨屡召未至,可谕朕意促其来。”叶转达上意,徐侨才于端平元年(1234)九月到临安入见皇帝,奏说:“帝王之为天下,其要道有四:正心,齐家,知人,安民。学以正心为本,治以知人为急。君心正则朝廷正.以至百官万民莫敢不正。”委兼侍讲,职掌为皇帝进读书史,讲释经义,备顾问应对。同年十一月,又兼国子祭酒,总治皇朝最高学府国子监之事。过十日,又命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任命公布,国子监太学生莫不敛肃风动,皆称得师。后迁侍讲。在讲解中,徐侨,敷陈友爱大义,遂复皇子竑济工爵位(赵竑原是皇位继承人,宝庆元年八月被史弥远阴谋害死,改由赵昀继宁宗赵扩为帝)。

徐侨以“领祠劝读乃体貌重臣之殊礼,尤非资浅者所当。”再四恳辞,帝允仍任侍讲

  蒙古遗使臣至京,徐侨以他无国书,不应按正式使节接待,不宜留住国宾馆。此建议与原为史弥远党羽、时任丞相的郑清之意见不合,未被采纳。徐侨力求辞职,帝慰留甚勤,御笔授工部侍郎,兼职依旧。徐侨决意求去,因辞不受。帝亲谕知枢密院事(即丞相)乔行简说:“联更新政化之初,特召老成有德望之人,以重朝廷,以辅朕不逮。徐侨乃坚欲退去,朕屡留之不可。卿可以朕意谕之。”两日后宣召,帝抚劳再三,命坐赐茶,徐侨力恳免新命,帝面谕不要坚辞。六月,升集英殿修撰、提举佑神观兼侍读,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赐紫金鱼袋。徐侨以“领祠劝读乃体貌重臣之殊礼,尤非资浅者所当。”再四恳辞,帝允仍任侍讲。

南宋宁宗即位外戚受重用,赵汝愚被贬永州,朱熹的道学(理学)亦视为“伪学”,史称“庆元党禁”

  南宋孝宗后期由宗室赵汝愚任丞相,得到朱熹等大批理学家的拥护,外戚韩?胄则受冷落。宁宗即位,韩受重用,言听计从。庆元元年(1195),赵汝愚被贬永州,朱熹的道学(理学)亦视为“伪学”,禁止传播。庆元三年(1197) 十二月,又定以赵汝愚、朱熹为首的朝野文武59人为“伪学”党籍,重要成员遭贬斥,史称“庆元党禁”,至嘉泰二年(1202)才解除。徐侨时任州县佐吏,职位不高,又两次丁忧在家守孝,故未因理学信徒而受迫害,但理学的流传则遭大挫折。徐侨任侍讲,主要为皇上讲解儒家经典兼及理学。他与侍读真德秀等人,合力请准理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从祠孔庙。“五经”尤其是“四书”及朱熹的解释重新成为士子必读书,历元、明、清朝代各级科举考试皆据此命题。理学得以复兴且长时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学术、伦理思想体系。他不赞成只将理学作为猎取功名的工具,强调真履实践,修身齐家,利国惠民,始终言行一致,因而受人敬重。

徐侨九次上奏章,请求辞官归故,78岁病逝于家

  徐侨九次上奏章,请求辞官归故里。嘉熙元年(1237)四月,诏“徐侨辞荣避宠,雅志莫回,有道之朝当遂其高风而励其靖节”,以集英殿修撰、提举佑神观兼侍读,徐侨力辞不敢当,以宝漠阁待制致仕,告老还乡。十一月病逝于家,享年78岁。讣闻于朝,谥文清。墓葬五云山南麓。夫人胡氏,先侨15年病故。长子?,从事郎、监潭州南岳庙。次子钧,迪功郎、新绍兴府上虞县主簿。幼子?,承奉郎、宁国县丞。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牵伱的手却感觉不到的爱っ”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徐侨简介

徐侨(1160—1237),字崇甫。婺州义乌靖安里龙陂(今浙江义乌佛堂镇王宅片徐塘下村)人。南宋政治家、理学家。中年辞官归里,家居十余年,热心传播理学,以博学、刚直、显达而煊赫于世。

本    名
徐侨
字    号
字崇甫
所处时代
南宋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
出生时间
1160年
去世时间
1237年
主要作品
《读易纪》3卷、《续史纪咏》1卷、《文集》10卷、《毅斋别录》。
主要成就
诗歌、散文
祖    籍
浙江诸暨
谥    号
文清公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