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帝尧对后世的影响,到唐尧时确定了龙这一形象

作者:

 
刘氏族谱
 
上古时代,血祖帝尧,受封于陶,而迁于唐,福荫其后,得我刘姓。
 

儒墨之宗,以儒家和墨家两个学派最有势力的先秦时期,两家号称“显学”,都以尧舜为号召
 
在先秦时期,以儒家和墨家两个学派最有势力,号称“显学”,两家都以尧舜为号召。从那时起,尧就成为古昔圣王,既是伦理道德方面的理想人格,又是治国平天下的君主楷模。孔子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孔子对尧的赞美,随着儒家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地位渐趋重要,而亦日益深入人心。后来儒家即以“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为标帜;到唐代韩愈以至于宋明理学,大倡“道统”之说,尧遂成为儒家精神上的始祖。在整个封建时代,从未有人怀疑过尧在历史上的存在和他的业绩。
 
龙图腾,民族大融合到唐尧时基本完成,确定了龙这一形象
 
民族大融合到唐尧时基本完成,确定了龙这一形象。根据《竹书纪年》 记载 ,尧生在伊祈山(在保定市顺平县境),尧母庆都为陈锋氏部族,生于斗维之野。唐县有庆都山,传为尧母居住之地,庆都出生时常有黄云覆其上,及成年常有龙随之……既而阴风四合,赤龙感之有孕,十四月生尧于丹陵(伊祈山)。伊祁山尧母洞,即尧出生地。这就说明赤龙族当时就栖身生活于伊祈山附近,更加深了龙与中华民族的血肉关系,也说明了龙的传人在尧时已为世人所共认。
 
“冀州”由来,就是寄予希望之州
 
河北省简称冀,“冀”是由古冀州而来。古代传说中的帝尧,诞生于河北省顺平县,后建都平阳(山西省临汾市,亦为古冀州之地)。曾在河北省中、南部活动,顺平县、定州市、唐县、望都县、隆尧县的地方志中,都有关于帝尧活动的记载。东汉时书《释名》在解释“冀州”这个地名的由来时写道“冀州位于北方,这里居住过帝王,这个地方有险有易,纷乱希望得到治理,贫弱希望变得富强,荒歉希望获得丰收” 冀在汉语里有多种含义,其中有一义是“希望”的意思。书面语中有“希冀”、“冀望”、“期冀”这些词。《释名》解释冀州的含义,就是在“希冀”这个意义上使用的。冀州就是寄予希望之州。
 
尧王牧马坡,临汾八景之一,在这里和鹿仙女成婚,有了长子丹朱
 
传说上古姑射山北仙洞一带有尧王牧马坡。山头绿草如茵,山坡灌木丛生,沟下一片林海。春天草木萌发,生机勃勃,夏天树木茂盛,山花烂漫,秋天枫叶红似火,冬天松柏傲霜雪。传说这里“树为尧王栽”,是尧王的放马山,至今那里北有生马庄,南有牧马滩,生马、二驹的村名都是尧王时留传下来的名称。《临汾县志》中以此地为临汾八景之一。山下汾水西边的东马栅、西马栅传为尧王的牧马场,鹿仙女与尧王婚后,还在这一带管理过马场哩。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xiaowang”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尧简介

尧(约前2447—前2307年),姓伊祁,名放勋,古唐国(今山西临汾尧都区)人。中国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尧为帝喾之子,母为陈锋氏。十三岁封于陶(山东菏泽市定陶区)。十五岁辅佐兄长帝挚,改封于唐地,号为陶唐氏。二十岁,尧代挚为天子,定都平阳。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后,尧老,舜代替尧执政,尧让位二十八年后死去,葬于谷林(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境内)。尧从父亲帝喾那里继承帝位,并禅让于舜。他命羲和测定推求历法,制定四时成岁,为百姓颁授农耕时令。测定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尧设置谏言之鼓,让天下百姓尽其言;立诽谤之木,让天下百姓攻击他的过错。帝尧德高望重,人民倾心于帝尧。

本    名
伊祁放勋
别    称
唐尧、帝尧
字    号
陶唐氏
所处时代
上古时代
民族族群
华夏族
出生地
丹陵(今河北保定唐县北高昌村)
出生时间
约公元前2447年
去世时间
约公元前2307年
主要成就
开创禅让制;设立诽谤木;治理水患;颁授农耕时令;制定四时成岁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