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孔尚任
孔尚任五言长诗《张敬止中丞招饮日涉园之斗室,醉后观多福砚,为张华东先生故物,感其天合之奇,赋以识之》
康熙四十年(1701)腊月,孔尚任受邀去张府赴宴,酒酣耳热之际,张勄出示了他珍藏多年的一方名叫“多福砚”的砚台。孔尚任不禁反复把玩爱不释手,及至酒醒,便奋笔疾书作五言长诗一首以记之:
斗室温如春,腊酒排拇战。
卒岁无褐人,翻忆蒲轮扇。
解酲索葛花,镇热得石片。
主人郑重言,石名多福砚。
请观母蝠形,张翅筋脉见。
小蝠附乳稠,蝠蝠形略变。
何年风雨飞,出海成石燕?
张家两中丞,得失如轮转。
一砚供二贤,先后荷殊眷。
厘祝非巫辞,确信天与善。
予待平州颜,恍睹华东面。
前身传后身,砚比唐虞禅。
奇合百年珍,一日摩挲遍。
予虽鉴古多,惊此双眸眩。
爱玩酒力消,请君重张宴。
孔尚任五言长诗注释
此诗题为《张敬止中丞招饮日涉园之斗室,醉后观多福砚,为张华东先生故物,感其天合之奇,赋以识之》。
前三句写饮酒的场面和诗人醉酒的情景
此诗的前三句写饮酒的场面和诗人醉酒的情景。拇战,就是猜拳,酒令的一种。褐,本指粗毛布,引申为粗布衣服,无褐,就是没有御寒的衣服,形容生活贫困艰辛。《诗经·豳风·七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是指诗人居留北京期间生活贫困潦倒的境况。酒逢知己,诗人不禁喝得酩酊大醉浑身燥热,而向主人索要解酒的葛花,而主人却给他拿来了一块石片让他“镇热”。
接下来诗人写到,“主人郑重言,石名多福砚”。主人郑重地告诉孔先生,这可不是一块一般的石片啊,这可是一块精雕细刻而成的砚台,名叫“多蝠砚”。你看,这石片上精美的图案多像展翅欲飞的蝙蝠,母蝠翅膀上的筋脉清晰可见,而母蝠翅膀下的小蝠却紧偎母怀,恋恋不舍。张勄给诗人拿出来的就是一块用蝙蝠石制成的砚台。蝙蝠石,又名燕子石,因其化石虫体形如飞燕,故称燕子石。诗人看到这精美的图案,又听到主人的介绍,不禁把那些蝙蝠一样的图案想象成了从海底凌空飞来的石燕,“何年风雨飞,出海成石燕”?你们是什么时候从海底飞上来的,在这冰冷的石头之上变成了一只只翻飞的石燕,定格了你们那美丽的瞬间?
接下来,诗人写出了这块多福砚的来历
接下来,诗人写出了这块多福砚的来历。从“张家两中丞”并结合下面的“予待平州颜,恍睹华东面”,我们可以知道,这“两中丞”一是指主人张勄,二是指张延登。清代一般称巡抚为中丞,张勄是辽阳人,曾做过浙江巡抚,而辽阳一带古称平州,因此称张勄为“张中丞”亦称“张平州”。 “一砚供二贤,先后荷殊眷……前身传后身,砚比唐虞禅”,这块多福砚曾先后为“二贤”张华东和张平州的爱物,从张华东手里传到张平州手里,就像是尧把帝位禅让给舜一样。这里,诗人不仅仅是对多福砚的赞美,更是对二张的大力褒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