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谢朓害怕黑暗混乱的现实,他希望能在山水中求得心灵的超脱。,因为人高傲,所以被人陷害,不久便死在狱中,年仅36岁

作者:谢朓

 

谢朓亲眼目击了一系列的事态变化的,并被升迁为萧鸾的谘议官、领记室、掌霸府文笔、中书诏诰的显要职位,他害怕黑暗混乱的现实,他希望能在山水中求得心灵的超脱。
永明十一年(493)冬,萧赜的长孙萧昭业即位。由于介入了萧子良和萧昭业叔侄之间的矛盾,“竟陵八友”之一的王融被诛,不久萧子良也忧惧而死。这无疑为萧鸾篡位提供了机会。
次年秋季,萧鸾废去萧昭业的帝位,改立他的胞弟萧昭文为帝,进一步独揽了军政大权。接着萧鸾又假手萧昭文,诛杀尽武帝的诸王子,最后又废杀了萧昭文自己,从血泊中爬上了皇帝的宝座。谢朓是亲眼目击了一系列的事态变化的,并被升迁为萧鸾的谘议官、领记室、掌霸府文笔、中书诏诰的显要职位。
谢朓被这同室相残,刀光血影的杀戮场面惊呆了。素日向往的高位显仕、出人头地,难道是这样的吗?他陷入更深的矛盾痛苦之中,他唱道:“因此得萧散,垂竿深涧底”(《始出尚书省》),“安得凌风翰,聊恣山泉赏”(《值中书省》)。他害怕黑暗混乱的现实,他希望能在山水中求得心灵的超脱。

谢朓因为人高傲,曾经讽刺过江祐、刘讽等,因此他们便寻找机会加害于他。恰巧赶上这件事,江祐等人便联合始安王恶人先告状,诬告他欲谋反。便将他再次打入大狱。不久他就死在狱中,时年仅36岁。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向被人们论为独步之作: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这时候谢朓的诗歌除了“语皆自然流出”(刘熙载《艺概》),依然清新自然外,还将佛、道的哲理自然地织入诗篇,使人读来“觉笔墨之中,笔墨之外,别有一段深情妙理”(沈德潜《古诗源》),因此每有篇什,皆臻绝唱。钟嵘在《诗品》中说,谢朓的诗歌“至为后进士子所嗟慕”,想见其在当时曾风靡诗坛,对文风有推动的作用。
宋明帝死了以后,东昏候即位,这位新皇帝奢侈无道,把国家弄得一团糟,官吏们十分腐败。江祐等人想废东昏候,立始安王遥光为帝,使国家安定下来。始安王就派遣心腹刘氵风,去见谢跳,拉他一齐参与这件事。但谢脁认为自己受思于明帝,东昏候虽然无道,但毕竟是明帝之子,所以不肯答应,并且将江祐等人的私谋,告诉了别人。江佑等人对他自然恨之入骨。再加上以前谢脁因为人高傲,曾经讽刺过江祐、刘讽等,因此他们便寻找机会加害于他。恰巧赶上这件事,江祐等人便联合始安王恶人先告状,诬告他欲谋反。东昏候是个糊涂皇帝,便将他再次打入大狱。
不久他就死在狱中,时年仅36岁。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阴霾深处”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谢朓简介

谢朓(tiǎo)(464-499年),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杰出的山水诗人,出身高门士族,与“大谢”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19岁解褐豫章王太尉行参军。永明五年(487年),与竟陵王萧子良西邸之游,初任其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永明九年(491年),随随王萧子隆至荆州,十一年还京,为骠骑咨议、领记室。建武二年(495年),出为宣城太守。两年后,复返京为中书郎。之后,又出为南东海太守,寻迁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元年(499年)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死狱中,时年36岁。
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本    名
谢脁
别    称
谢玄晖
字    号
字 玄晖
所处时代
南朝齐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建康
出生时间
南朝宋—公元464年
去世时间
南朝齐—公元499年
主要作品
谢宣城集
主要成就
中国山水诗开创者 唐诗奠基人
职    务
宣城太守 尚书吏部郎
信    仰
道教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