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汉武帝对酷吏的重用使暴政之风盛行,使得百姓人人惶恐民不聊生

作者:王温舒

 

汉武帝重用酷吏打击豪强地主,因此助长了酷吏的嚣张气焰
汉代酷吏 西汉建立以后,经过六七十年的恢复和发展,到了武帝时期,封建的政治、经济都达到了鼎盛阶段。与此同时,一批豪强地主势力也开始膨胀起来。他们凭借强大的宗族势力,勾结官府和贵族,武断乡曲,横行霸道,大量吞并农民土地。为了打击豪强地主势力,汉武帝重用了一大批酷吏。这些人以皇权做后盾,以酷杀而著称。他们的活动,对于抑制豪强地主的气焰,加强专制皇权,起了显著的作用。但是,必须指出,有些酷吏决非清官廉吏。他们往往以酷行贪,以酷掩贪,这既是他们聚敛财富的主要方式,也是这一时期贪官的重要特点。因此,一批豪强地主被打下去了,一批酷吏贪官却滋生起来,这是汉武帝始料所未及的。王温舒就是这批人中的一个典型。

 

残酷吏法的推行是百姓民不聊生,逐渐造成官逼民反的局面
自从王温舒用严酷凶残的手段处理政事受到朝廷的青睐后,各级官吏都开始效法王温舒。然而这样做的结果是百姓一不小心就会触犯法律,所谓官逼民反,刑法越严到了苛刻的地步,只会使天下的盗贼越来越多。他们大的团伙多达数千人,擅自称王称号,攻打城池,夺取兵器,释放罪犯,拘捕惩罚郡太守、都尉,杀死二千石的官员,发布檄文,催促各县为他们准备粮食。小的团伙也有几百人,至于劫掠乡村的多得数也数不过来。
于是武帝开始派御史中丞、丞相长史督办剿灭之事,但还是不能禁止。天子又派官员拿着符节,发兵攻击,有时剿灭大的团伙时,应该处死的竟多至一万多人。还有那些私通盗贼,供应粮食遭到株连的多达数千人。至于犯罪的首领,往往几年之后才能抓住。此时,那些被打败走散逃跑的士卒又聚集成党,占据险要的山川反叛。他们往往聚众躲藏在偏僻易守难攻的地方,朝廷对他们无可奈何。
后来,朝廷颁行“沈命法”,如果当地群盗产生而官吏没有发觉,或发觉了却没有捕捉到规定的数额,有关主持此事的官员都要处死。从此以后,官员怕被诛杀,纵然有盗贼也不敢上报。就算上报,上级官府害怕捕不到盗贼,为避免遭到连累,也不敢向上汇报。所以天下的盗贼越来越多,而政府上下互相隐瞒,玩弄文辞,期望逃避法律制裁。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开不了口”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王温舒,阳陵(今陕西咸阳市东)人。年轻时就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为了抢夺路人财物,他常常在月黑风高之夜以锤杀人而埋之。这种杀人越货的强盗行径,养成了他后来好杀行威的暴虐性格。他年轻时曾干过盗墓的勾当。他后来当了小官,因善于处理案件慢慢升为御史。他督捕盗贼,杀死了很多人,逐渐升迁为广平都尉,后又升任河内太守。最后被诛灭五族。

本    名
王温舒
所处时代
汉代
民族族群
汉人
出生地
阳陵
出生时间
不详
去世时间
不详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