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茅盾也是一位出色的书法家,其字布局缜密严谨,笔法精劲含蓄以及其个人作品介绍

作者:茅盾

 

茅盾的个人作品的详细列举
中长篇小说

长篇小说 中篇小说
子夜  一个人的死
少年印刷工
三人行 劫后拾遗
霜叶红似二月花 霜叶红似二月花续稿 蚀·三部曲(含《幻灭》、《追求》、《动摇》)
第一阶段的故事 锻炼 他们的儿子 多角关系

短篇小说

保施  创造 大鼻子的故事
农村·三部曲(含《春蚕》、《秋收》《残冬》 野蔷薇
林家铺子 诗与散文 石碣
手的故事 水藻行 小巫
烟云 有志者 自杀
宿奔 色盲 喜剧

散文名篇

白杨礼赞  风景谈 卖豆腐的哨子 人造丝 全运会印象
车中一瞥 鞭炮岁月 谈月亮 雾中偶记 大地山河
黄昏 天窗  

童话作品

寻快乐 大槐国家 负国报恩 千匹绢 兔娶妇 海斯交运
树中饿 驴大哥 金龟 平和会议 书呆子 狮骡访猪
飞行鞋 怪花园 风雪云 蛙公主 牧羊郎官  

戏剧作品
《清明前后》
国学研究

庄子选注  淮南子
红楼梦(洁本)叙订 楚辞选注

文艺理论
小说研究ABC(理论)1928,世界
欧洲大战与文学(理论)1928,开明
神话的研究(理论)1928,商务
中国神话研究ABC(理论,上下册)1929,世界
骑士文学ABC(理论)1929,世界
现代文艺杂论(理论)1929,世界
六个欧洲文学家(理论)1929,世界
神话杂论(理论)1929,世界
西洋文学(理论)1930,世界
希腊文学ABC(理论1930,世界
北欧神话ABC(理论)1930,世界
汉译西洋文学名著(理论)1935,中国文化服务社
世界文学名著讲话(评论)1936,开明
创作的准备(理论1936,生活
文艺论文集(理论)1942,群益
青年与文艺(理论)1942,耕耘出版社
夜读偶记(理论)1958,百花
鼓吹集(理论)1959,作家
反映社会主义跃进的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时代的跃进!(理论)1960,人文
鼓吹续集(理论)1962,作家
关于历史和历史剧(理论)1962,作家
读书杂记(评论)1963,作家
茅盾近作(理论)1980,四川人民
茅盾论创作(理论)1980,上海文艺
茅盾的书法造诣极高,其笔法秀逸疏朗,淳雅婉丽,似取法于瘦金体
茅盾是一位出色的书法家。其字布局缜密严谨,笔法精劲含蓄,秀逸疏朗,淳雅婉丽,似取法于瘦金体,然实则学于《董美人墓志》,茅盾从中取其华美坚挺,故而给人以一种清朗爽劲之感,而中宫紧收,线条舒展雅致,纤细而不羸弱,秀挺而富有弹力。唯一不足之处则是显得过于光滑流畅,使得其字美妍有余而韵味不足。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你定”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茅盾简介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茅盾出生在一个思想观念颇为新颖的家庭里,从小接受新式的教育。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商务印书馆工作,从此走上了改革中国文艺的道路,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春蚕》和文学评论《夜读偶记》。
1981年3月14日,茅盾自知病将不起,将稿费25万元人民币捐出设立茅盾文学奖,以鼓励当代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

中文名
茅盾
外文名
Mao Tun
别    名
沈德鸿
国    籍
中国
民    族
出生地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
出生日期
1896年7月4日
逝世日期
1981年3月27日
职    业
作家,文学评论家,社会活动家
毕业院校
北京大学预科
主要成就
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 
中国革命文艺奠基人
代表作品
《子夜》,《霜叶红似二月花》,《春蚕》,《白杨礼赞》等
雁冰
笔    名
郎损、蒲牢、沈余、微明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