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胡蝶东北三省沦陷,“温柔乡是英雄冢”使胡蝶成为舆论的焦点

作者:胡蝶

 

九一八事变张学良因采用不抵抗使东北三省沦陷,使胡蝶饱受争议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张学良因为执行“不抵抗政策”而丢掉东北三省,当时北平民国大学校长马君武在《时事新报》发表感怀讽喻诗《哀沈阳》二首:
(一)
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最当行。
温柔乡是英雄冢,哪管东师入沈阳。
(二)
告急军书夜半来,开场弦管又相催。
沈阳已陷休回顾,更抱阿娇舞几回。
严厉谴责时任“全国陆海空军副司令”的张学良腐化堕落,“要美人不要江山”,竟然置军事重责不顾,在北平的东交民巷六国饭店歌舞场整夜跳舞:“赵四、朱五狂,翩翩蝴蝶最当行”,贻误军机,断送了东北三省。活该受到全国民众的痛恨和唾骂!国民党元老马君武点名道姓直接斥责为“陆海空军副司令时张学良”伴舞的“赵四、朱五、蝴蝶”三名交际花,商女不知亡国恨。
“赵四”即张学良的小秘或二奶赵一荻(张的正妻为于凤至);“朱五”即交际花朱湄筠,原北洋政府内务总长、代总理朱启钤的第五个爱女;蝴蝶则指电影明星胡蝶。诗作发表后,全国各报广为转载。“少帅”张学良被舆论愤怒声讨为“风流将军”、“不抵抗将军”。对于马君武的讽喻诗,身为当事人的张学良、赵四小姐、朱五女士均未敢置一词,因为看来“共舞”实有其事,无从抵赖!东北强盗“胡子匪帮”出身的军阀张作霖之花花公子张学良,后来承认“我年轻时什么都来,最喜欢女人和赌博!”所谓“少帅私生活的糜烂污浊不堪”,当然成了舆论非议的靶子,群起攻之。

 

胡蝶在《申报》上辟谣:商女不知亡国恨?是猪狗不如者矣!
之后胡蝶在《申报》上登载辟谣启事:“蝶亦国民一分子也,虽尚未能以颈血溅仇人,岂能于国难当头之时,与负守土之责者相与跳舞耶?‘商女不知亡国恨’,是猪狗不如者矣!”表现了民族气节凛然大义。明星电影公司导演张石川及全体演职员,也在《申报》等报刊上发表声明为胡蝶作证。
事实俱在:明星影片公司为赴北平拍外景,一行40余人在导演张石川率领下,于1931年9月中旬离开上海北上,“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才到达天津。胡蝶到北平已经在9月底、10月初。因此,所谓“九一八”事变之夜胡蝶与张学良翩翩起舞一事,纯属子虚乌有。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无关风月,只为真心。”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胡蝶简介

胡蝶(1908.3.23-1989.4.23),原名胡瑞华,民国第一美女,中国早期最著名的影星,生于上海,祖籍广东鹤山。

胡蝶是横跨中国默片时代和有声片时代的电影皇后,被誉为“中国的葛利泰· 嘉宝”。1931年主演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上映后轰动全国,甚至吸引众多海外侨胞的目光。1933年元旦,上海《明星日报》发起“电影皇后”评选,胡蝶以21334票的最高票数当选,同年英商中国肥皂公司发起的力士香皂电影明星选举及1934中国福新烟草公司发起的中国电影皇后竞选中,两年之内“三连冠”,胡蝶又被人们称为“老牌影后”。

1949年胡蝶主演了中国第一部七彩国语片《锦绣天堂》。1960年在日本举行的第七届亚洲电影节上,《后门》获得最佳影片金禾奖,胡蝶获得最佳女主角奖。同年,该片再获日本文部大臣颁赠的最佳电影奖。52岁的胡蝶跃登“亚洲影后”的宝座,也是中国第一位“亚洲影后”,晚年移居加拿大,1986年年近八十的胡蝶又获得台湾金马奖殊荣,1989年病逝于温哥华,遗言留下一句“蝴蝶(胡蝶)要飞走了。”
胡蝶一生饰演过娘姨、慈母、教师、娼妓、舞女、阔小姐、劳动妇女等角色,胡蝶气质富丽华贵、雅致脱俗,表演温良敦厚、娇美风雅。

中文名
胡蝶
外文名
Hu Die
别    名
胡瑞华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星    座
白羊座
出生地
上海
出生日期
1908年3月23日
逝世日期
1989年4月23日
职    业
演员
毕业院校
上海中华电影学校
经纪公司
明星公司
代表作品
歌女红牡丹、姊妹花、空谷兰、火烧红莲寺、啼笑因缘、绝代佳人
主要成就
“电影皇后”,亚洲影后
籍    贯
广东鹤山沙坪坡山水寨村
乳    名
胡宝娟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