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松赞干布
松赞干布经过多重考虑,在平定叛乱后,和大相尚囊等人相度形势,决定迁都到逻些
松赞干布平定叛乱以后,便产生了迁都的想法。他北巡彭域时,曾到逻些地区,这里的险要地理形势,秀美的原野,雄峙的布达拉山,令他十分喜爱。在他平叛之前,曾在这里招集士卒,训练军队,与这里的部落首领及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并得到他们的拥戴,他平定叛乱的武力,都是这里的部落成员,如果想控制着这支兵力,就不能远离这个地区。山南的琼结、泽当一带,虽然是吐蕃的发祥地,那里有祖先的坟墓,但由于朗日论赞的被害,他始终对那里的旧贵族心存疑虑。与小而窄的雅隆河谷相比,吉曲河谷地域更为广阔,逻些(今西藏拉萨)地处吉曲河下游,是彭域的中心,曾是苏毗的根据地,具有西藏高原政治中心的地位。逻些北有念青唐古拉山作屏障,东连娘波、工布等地,西邻羊同,南依雅隆河谷,位置适中。迁都逻些,更有利于防御北面的苏毗和西方的羊同。由于以上各种考虑,在平定叛乱后,松赞干布和大相尚囊等人相度形势,决定迁都到逻些。
迁都到逻些后过去的游牧也改变为定居放牧,促进生产的发展,吐蕃国力日益强盛
贞观七年(633年),适应形势,松赞干布把都城从山南琼结,迁到逻些。随着都城的迁徙,许多依山而居的部落也纷纷迁到平原中居住,更多的人从事农耕,过去的游牧也改变为定居放牧,促进生产的发展。迁都逻些,使吐蕃真正据有西藏高原心腹地区,可以居中控制四方,为吐蕃的发展与强盛提供了有利条件。迁都以后,平原出现了大片农田,牛羊遍野,马匹肥壮。
吐蕃国力日益强盛,松赞干布开始他统一西藏高原的计划。当时吐蕃北面的诸羌中,最大的是苏毗,平叛以后,虽然苏毗的进攻被遏止,但其威胁仍然存在。所以松赞干布决定派具有政治和军事才能的宰相尚囊出征苏毗。尚囊在打败苏毗的抵抗后,采取招抚的办法,宣传松赞干布接纳归附者的政策,对苏毗庶民与吐蕃本部民户一样对待,使之安居乐业;允许苏毗贵族保留自己领地,按规定缴纳贡赋,所以很快就招降了苏毗各部,从此吐蕃的国土扩展到青海南部。收复苏毗后,东部的多弥、白兰、党项等部也相继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