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赵普想要罢官还乡,宋太宗在他临行前亲自向他道别,让赵普甚为感动

作者:赵普

 

赵普深知自己年岁已高身体又不好,便三次上表向宋太宗请求罢官
端拱元年(988年),宋太宗免除赵普朝见的礼节,只是每天到中书省办公,遇有重大政事就召见他问对。这年冬天,赵普病倒请求休假,宋太宗多次到他家看望他,赏赐加倍。赵普于是声称病重,三次上表请求罢官,宋太宗勉强依从,任命赵普为西京留守、河南尹,仍旧兼任太保兼中书令。赵普三次上表恳切辞让,宋太宗赐他手写诏书说:“开国旧勋,只有你一个人,与他人不能等同,不要再推让,等出发上路那天,我到你家来与你道别。”赵普捧着手诏哭泣,于是请求带病与宋太宗面谈,宋太宗赐座与他面谈很久,多谈论国家大事,宋太宗赞许并采纳他的意见。赵普即将出发,宋太宗来到他家。
淳化元年(990年),赵普请求致仕,遂为西京留守、河南尹、太保、中书令。吕蒙正以宽简自任,政事多取决于王沔,王沔与张齐贤同掌枢务,关系很不好。


淳化三年(992年),赵普三次上表以年老多病,请求告老。皇帝派出使者快速前来安抚慰问,并加太师衔、封魏国公,享受宰相待遇,让他在家中养病。俟损日赴阙,仍遣其弟宗正少卿安易赍诏书赐之。又特遣使赐普诏曰:"卿顷属微瑑,恳求致政,朕以居守之重,虑烦耆耋,维师之命,用表尊贤。伫闻有瘳,与朕相见。今赐羊酒如别录,卿宜爱精神,近医药,强饮食,以副朕眷遇之意。

淳化三年的七月,已经七十一岁的赵普在洛阳病世
是年七月十四日病卒于洛阳,终年七十一岁。 宋太宗听到消息后非常震惊悲痛,对侍奉的大臣说:“赵普侍奉辅佐先帝,和我也有旧交情,他果断能决断大事,之前和我有些不愉快,这是很多人知道的事情。我即位以来,常常待他优厚礼遇,赵普也倾尽全力效忠于我,对国尽忠,是真正的社稷之臣。我失去他非常痛惜。”于是痛哭涕泣,左右大臣都非常感动。
太宗追赠赵普为尚书令,追封真定郡王,赐谥忠献。次年二月,葬于洛阳邙山。
宋真宗咸平元年(998年),追封韩王。
咸平二年(999年)八月,赵普得以配飨宋太祖庙庭。
宝庆二年(1226年),宋理宗赵昀图二十四功臣神像于昭勋崇德阁,赵普位列其中。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普罗旺斯的光”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赵普简介

赵普(922年-992年),字则平,幽州蓟人,后徙居洛阳,五代至北宋初年著名政治家,北宋开国功臣。早年曾被刘词辟为从事,后担任赵匡胤(宋太祖)的掌书记。显德七年(960年),与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推翻后周,建立宋朝。乾德二年(964年)拜相,协助太祖筹划削夺藩镇,罢禁军宿将兵权,实行更戍法,改革官制,制定守边防辽等许多重大措施。淳化三年(992年),赵普病逝,年七十一。追封真定王,赐谥“忠献”,宋太宗亲自撰写八分字神道碑赐之。咸平元年(998年),追封韩王。次年,配飨太祖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赵普虽读书少,但喜《论语》。其“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对后世很有影响,成为以儒学治国的名言。

本    名
赵普
别    称
赵忠献、赵韩王
字    号
字则平
所处时代
北宋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时间
922年
去世时间
992年8月14日
主要成就
北宋开国功臣
官    职
宰相、太子少保、太师
封    爵
许国公、魏国公
追    赠
尚书令、真定王、韩王
谥    号
忠献
籍    贯
幽州蓟县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